宋传文:千年隋堤薰草香

来源:“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集发布活动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10-24

  隋堤已不是千年前的隋堤了。隋堤和运河在亲密相处期间,他们是黄淮平原伟岸的主角。在隋、唐、宋三个朝代,几百年的时光,一个是沟通南北的官道,行人如织,车马喧嚣;一个是全国经济的主动脉,商船云集、桅帆飘飘。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他们共同构筑了美丽神州里一道跨越时空的风流。历史不会忘记这条人工河流,也不会忘记长龙似的隋堤。

  然而时光弄人,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时间,是一把不朽的雕刻刀,它把运河打造成辉煌尤物,作用空前;它也能把运河和隋堤从历史版图上挖掉,弃之荒野。任何事物,其盈必亏,有涨必消。这是哲学问题,这是人类无法逃避的规则。

  南宋时期,宋金对峙,战乱纷起,运河年久,加之黄河泛滥,夺河毁道,风扫雨洗。一条繁忙的黄金水道几乎消失了,以至使通济渠段的流经线路成了历史悬案。

  运河北线尚有余迹、遗存。多被称为黄河故道,运河的南线在学界就颇有争议。甚至很多人认为南线说不成立,因为在这条线路上,从河南到安徽,可找到的运河遗存不多。运河消失了,隋堤也被铲平了。

  可是时光再次证明了它的伟大。

  1998年,在运河和隋堤的位置,一条泗永省道被重修,意外挖出了许多破碎的瓷器以及船板、石锚等珍贵文物,从而引起考古界的重视。最终证明这里是运河故道。通济渠就从此经过。考古学者通过努力破解了这个历史悬疑。

  时光依旧在书写着传奇。中国隋唐大运河柳孜遗址成了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遗址周围也成了保护区。2014年6月22日,柳孜运河遗址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随之而来的保护与开发两条马车并驾齐驱,把运河文化进一步推到世人面前。淮北市规划设立大运河柳孜遗址博物馆。  自年初就开始对泗永路两旁进行培土、植绿,建设遗址公园,以及薰衣草庄园。一切来得看似平淡,实则不凡。

  盛夏我独自拜访了仍在建设中的世界文化遗址柳孜风景区。

  在公路之北的这块狭长地带内,是运河遗址保护区。运河和大堤都被圈进了围墙之内。这里被分割成了多个版块,被道路串起来。紫色的薰衣草开了一簇簇、一丛丛很热烈、很洋溢, 在炽热的阳光下笑意盈盈。还有黄色的花像从天空播下的黄金,一片片、一块块十分抢眼。

  我站在这块黄沙地上,伸手抓一把黄土细细揉碎,那些细碎了的土从我指间泻下去,凉凉的。感觉真像是抓起了一把运河水,产生无数的畅想。

  夏日的阳光很强烈,在酷热下忙碌的建设者个个汗流浃背,靠路边的薰衣草低矮,刚刚开花。

  进入景区东部,那里的薰衣草已齐腰深了。如一片蓝紫色的海洋,群群白色的蝴蝶在花海中畅游,翩翩起舞。景区中间是一条弯曲的河,几座虹桥已展现了雄姿,飞跨河上。弯曲的道路没有硬化,裸露着黄色的肌肤,不过一脚踩上去,却觉得柔软舒服。

  纵横交织的小路把花分成条块状。它们是一个整体,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各吐芬芳。在松树、柳树的覆盖下,编织着生态的梦想。

  我无法统计这千亩园区内到底有多少花和树。它们大多都是外来移民,在这块运河故道上,找到了各自的归属。它们是顽强的植物,只要有水、阳光和土壤,它们就会绽放笑脸,笑迎八方宾朋。

  在一坡运河故土上,重新展现的是一种现世的繁华,快捷而短暂的幸福。它能把全国各地的美景迅速复制到我们的生活,对于我们这些不能远足的人来说,也是一种幸福。

  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有清清的水、灿烂的阳光、美丽的白云和蔚蓝的天空,也足够了。加上花草温暖,充斥视觉和嗅觉,那就更好了。

  当风吹过面颊、耳旁,打乱头发,一派鸟语花香。我们说大地是宽厚的,地球是仁慈的,文化是深厚宽广的。所有附着在大地上村庄、楼舍、花草、人类,以及文化、都是土地的产物,都带着大地的胎记。真正的文化在形体上消失了,其精神之光却依旧明亮。我们不仅要看看附着在文化上的风物,也要关注文化本身的传承和发扬。

  沧海桑田,时代变迁。曾经的繁华远了,曾经的喧嚣不在了。现在,人们又为运河穿上花花绿绿、红红艳艳的衣裳,欲把它打扮成一位漂亮的小姑娘,喜迎八方来客。

  历史是枯燥的,况且很多关于运河历史的记载只是寥寥数语,语焉不详。很少有人能沉下心解读。不过,如今面对一园的苍翠树木,紫花琼草,人们可以尽情地跳跃、歌唱,与树木合影,与花草合照,这种简单的愉悦来得很快捷,也很自然。

  时代更需要孤独的思考者。他们不仅能看到现在,还应思考过去与未来。他们不仅能嗅到如今的花香,看到美丽的景致,也应嗅到历史的风雨,世道的沧桑。对于未来,他还应有自己的构设与理想。

  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一本本巨书,博大而精深。它们都包涵在中国庞大的文化体系之内。每个人都应该认真书写,仔细阅读和思考。

  朋友,当你某天忽然站在这里,在这个花香四溢的庄园里,希望能给你带来别样的体验,也能使你留下独特的思考。

  花是美丽的,思想是芬芳的。

 

  作者:宋传文,安徽省濉溪县政协文史委。

  (本文为“大运河沿线八省市社科联+北京市网信办”联合主办的“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集发布活动办公室来稿。)

社科普及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理论知识,人文之光网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扫一扫关注

京社科微信公众号

//51tongji //51tongji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