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津俐:记通州三教庙(上)

来源:“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集发布活动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07-27

  

  (通州三教庙;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教庙位于运河西岸,通惠河南岸,通州城北部大成街,儒教的文庙(亦称学宫)、佛教的佑胜教寺(俗称塔庵)和道教的紫清宫(俗称红孩子庙)在通州治衙署西侧成“品”字形排列,与燃灯佛舍利塔,形成了“三庙一塔”的古建群落景观。今人简称之“三教庙”。

  走近三教庙,但见殿宇轩昂,黄瓦红墙,檐牙高啄,各呈态势,既有寺院的素然,又具现代园林的韵味。遮天蔽日间,浓荫芬芳荡漾;蓊蓊郁郁里,似有琴弦之声。若天朗气清,日影流翠,定有细细的龙吟凤鸣。走进其中,不由自主地肃穆起来,有点“不敢高声语”。置身庙内,你一定有这样的感觉:这里仿佛流淌着永恒的生命律动,仿佛有万水千山在阴阳里旋转,仿佛有一种亘古不变的庄严!一阵清风,庙宇里的青翠一起摇曳,旖旎出生命的芬芳与绵韧。这儿的石头与草木都有一种气息,是历经千百年风雨的一种清醒与灵气,我们人反而显得愚陋无知了。

  雄浑的文庙列居最前,创建于元大德二年,现为北京地区最古老的孔庙,规模最大,道教、佛教庙宇较小,且置于文庙之后左右,从侧面也反映了封建社会统治者的指导思想——以儒家学说为尊,而道、佛两家只是居于辅助地位,主次极为分明地分布在州治衙门旁边,共同为封建统治者所用。

  中华文化对时空的超越,以及超然的智慧、人性的光芒、教化的力量、温润的处世之道、悲悯天下的情怀,在儒家大门前招展成一种博大的气象。整个文庙,跨东西三院,宏阔空灵,结构亦很复杂,可见儒家严格的规律和秩序。

  煌煌的照壁,映衬着宏伟的庙堂,圣洁的感觉悠然升腾。 对前人的感激,对先辈的景仰,都表现在对这样建筑群的朝觐,我默然在内心里接受着洗礼,但愿在晋谒先哲之前,濯洗干净我的世俗与功利,剔除我内心所有的自私,唯要我眼睛的犀利,要我感情的纯洁,还有我的智慧与真实。

  走过文庙,紫清宫与佑胜教寺,东西并列,分居左右,均为一进院落。

  佑胜教寺,供奉的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老师燃灯佛。燃灯佛又称“定光佛”,属过去佛之一,是过去世释迦菩提授记的佛陀。

  震慑于大雄殿的宝象庄严,抑或是天性的拙钝,终是无法参悟生命的轮回过往。但我想,佛家所遵循的宽容、慈悲、无我,是否也类同于我们的读书、做人。只有当你学会宽容,才能尝试着以大海浩淼一样的胸怀来审视人生、包容众生。这样,人生的道路才可能会时时处处被阳光所普度。

  今天来的正是时候,有三位僧人正在做晚课,用那样简单的佛器,敲出的音乐却让人肃然。静静地旁观,看那着黑色长衫的僧人赤足在大殿内来回奔跑,舞蹈一般,或许是什么仪式,不得而知。

  那份心无旁鹜的深陷,和着那些梵音与僧人众口一词诵着的经唱,让自己恍然间被带入另一个世界。一切尘世的纷扰,都纷纷落下,像雨后的轻尘,再也无一丝想飞的欲望。然,却不是消极,只是一种生命里本真的静。似乎,回到最初。

  相对于儒院的青烟袅袅和佛院的梵音阵阵,紫清宫给人的感觉十分清幽神秘,静得连庙中的鸟儿也沾染了些许灵气,不作嘈杂的鸣唱。殿前匆匆走过的行人,不知能否领会到道家所谓的“上善若水”的意蕴?

  紫清宫供奉的是太上老君,相传其原型为老子。始建于明代中期,清光绪年间大规模复建。据说,燃灯塔管镇河,紫清宫管抗旱。每遇旱年,运河运载能力下降,人们便来紫清宫求雨,但求雨的对象不是太上老君,而是宫中壁画里的哪吒,因为传说中哪吒可以请来龙王,因此紫清宫在民间俗称是“红孩子儿庙”。

  紫清宫的西配殿有一眼古井,在落满历史斑痕的流韵里凝固,给这个静寂的庙宇注入深厚的底蕴和沧桑的风采。古井上面的木纹筋筋络络,条缕分明,而因了岁月的反复摩娑,竟有了一种隐晦的光亮,猜不出它的确切年龄。但凭它的阅历和流露出的淡淡书卷气,亦可想象,对《道德经》理解和诠释,它似乎最有资格。

  紫清宫的东山墙上,还有一块制作精美的碑记,记载着光绪年间复建紫清宫的始末。它以凝练的刀法、清丽的风格和流畅的笔调向我们讲述了曾经的云烟变幻,展示给我们这些看似简单却包罗万象的艺术瑰宝。

  屋檐墙角,幽径小桥,青苔和杂草随意生长着,三根巨大的皇木也仿佛躺在旧昔华美的岁月中,安然栖居,苍旧的墨色,在历史的目光里轮回。

  三根木材均为当时建造故宫时的皇木,其质地坚硬,敲木如敲石。最大的一根是千年格木,2005年4月出土,长有10.85米,截面为方形,边长均为60厘米,重达3吨多。两根小的分别长7.5米、重5吨和长8.1米、重3吨有余,皆为“硬合欢”。不知当时它们是如何从皇室的荣华富贵中潜入这里,把荣辱悲欢深深地藏在它们敏锐细密的纹理中,缄口静默,不置一词。

  整个三教庙风格各异,相互映衬,分而有之,合而享之,与皇木、古树、亭台浑然天成,毫无突兀离奇之感,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和谐。正如这三教在此共存,不杂不乱,各自寻求自己所追求的洞天福地、丛林净土,且能够兼容并蓄,和平共处,成为通州独有的人文景观,也反映了大运河文化的开放与包容。

  (未完待续……)

 

  作者:郝津俐,北京市通州区。

  (本文为“大运河沿线八省市社科联+北京市网信办”联合主办的“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集发布活动办公室来稿。)

社科普及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理论知识,人文之光网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扫一扫关注

京社科微信公众号

//51tongji //51tongji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