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集发布活动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06-15
(通州运河公园码头 拍摄者:雪中寒梅;作者供图)
四月在恍惚中鸣响,鲜艳了各种层次的绿色。在季节的缝隙里,各种春天的音符悄然滑过岁月的琴键。那些轻柔婉转的鸟语开始趟过春寒料峭,成群结队、朴素友好地从南方远道而来。而那些娇红粉白嫩黄,也不知道怎么从相望的对岸沿着运河涉水而来,从杭州一直至通州,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人间四月天,需要一个地方与开花的心灵相呼应。这个地方,应该具备足够的水意和诗意,以及让人有想象回旋的余地。
那么,这个地方就是通州运河公园。它栖息在北京的东大门——通州,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通州运河公园北起水岛南端,南至滨河西路,东至北运河防洪堤,总面积368万平方米。
四月里的运河公园,酷似古典的美人,典雅、精致、端庄、玲珑,正浸在陈克的《浣溪纱》里巧笑嫣然,“淡墨花枝掩薄罗,嫩蓝裙子窣湘波”;运河公园的四月也恰似一幅写意清雅的山水画卷,润着墨、敷着彩、留着白,让人醉在其淡雅含蓄的意境里不知回返。
徐志摩说: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我想,他说的一定不会是运河的水波。因为我眼前的水是那样的绵长而恒久,那样的无私而淡定,千百年来,流动着多少繁华与锦绣;承载了多少帆影桨声;送走了多少莺歌燕舞;滋养了多少城邑村镇?一路翻转而下的河水,怎么也想象不到,它能漂来一座城市,漂来一方水土的繁华?与那些泉水、井水不同,运河的水凝碧而不亮澈,厚重而不轻盈,莹莹的、稠稠的、静静的,充满着质感,像褪色的翡翠或陈年的春醪,接近真实,也接近历史。
花开花谢,云卷云舒,沧桑的世事隐在婆娑的水波里,或明或暗,却是相似的从容大度,宁静超逸,在喧嚣的尘世中,显现出一种深邃的意境。
运河广场位于运河公园的北部,占地13.8万平方米,总体布局分为三线三中心,中轴线是运河千年步道,东西轴线为帆形灯。由南至北依次是中心岛、滨水广场和庆典广场。其四平八稳的构造,给人一种质朴硬朗的气质,而过于繁复的历史痕迹,又从它的骨子深处透出一种淡淡的古雅和端庄。
这种气质,也是独特而不可复制的,是张扬而内敛的。它是钟鼓楼仿古铜钟的寂寥;也是水源石头阵的狂放;是东方雕塑群的厚重;也是亲水平台的自由、宽松;是运河意向水景的悠远;也是千年步道的素雅幽深。独特的精神风貌与内核浸染于时光的画卷,既有典雅娴婉的诗情画意,又有气势磅礴的浓烈风采。
在这成熟而饱满的气韵里,历史盘根错节的延伸着,表面波澜不惊,内里气象万千,理性与感性被发挥到了极致。悲或喜都沉淀在水里,酿成了酒,浇成了花,在酒香里把纤歌唱彻,在花影里漕运舞瘦。
几处仙葩点画屏
运河广场,是可以将心灵沉静下来的,沉浸在流水轻盈的呼吸中,沉醉在花木扶疏的幽静中,沉溺于弥漫眼际的绿意中,整个公园也都在这如画的风情中媚态十足。
伴着水声,低头细品,不难感受到她积蕴千年的文化底蕴和内涵。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古塔和长桥隔河相望,龙灯与风车相交辉映,园子里的北关闸、漕运码头、验粮楼等几处历史遗迹无疑是运河文化的浓缩和展现,荟萃了太多的历史与传说,再加之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的渲染,信手掬一捧这充满灵性的水,指尖沾染的便是典故传说,指缝漏下的更是艺术仙葩。
若水是运河广场的血脉,那么散布于公园里的几处艺术创作,则是广场的灵魂了。与水相依,刚柔并存,互相渗透又互相明晰。
进入运河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高大、巍峨的仿古牌楼,飞檐翘拱,雕梁画栋,气势非凡。宛若人间仙阁,更似琼楼玉宇,上书“运河文化广场”几个行云流水的泼墨大字则是由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题写的。古朴中彰显着典雅,大气中透露着厚重。欧阳先生原是山东泰安人,1954年在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在通州师范学校任教多年,后来到首都师范大学当了教授,1985年创办了书法艺术教育专业,编纂了多部关于书法的专著,为培养我国高层次书法人才做出了贡献。牌楼两旁还有一对铜狮子,出自艺术家韩美林之手,栩栩如生,煞是可爱,其活灵活现的姿态,仿佛正在尽号狂舞,周围的景致也因此而变得风生水起灵动神奇。
雷瘸子的故事,又是另外一个携带美好传说与良好祈愿的景致。通州曾经有座有名的建筑——钟鼓楼,一口两千斤重的青铜大钟悬挂于二楼,话说过去,敲钟是有个规矩的,要快、慢、不快不慢分别敲够十八响。这钟可不是用来敲着玩的,它是用来给全城官民报时辰的,马虎不得!相传古代通州有户姓雷的人家,只有母子二人,儿子生来腿有残疾,人们就叫他雷瘸子。这雷瘸子聪敏憨厚,乐于助人,对年迈的母亲极尽孝道,所以深受邻居和亲友们的赞扬,就推荐他到钟鼓楼负责敲钟。雷瘸子尽职尽责,敲钟准时准点,很受官府的信任。有一天,他路过一个窑场子,看到一群犯人带着沉重的脚镣在砖窑背砖,还要受狱卒鞭打,他知道犯人中有些是被冤枉的好人,他就想让他们少受点罪,经多方打听,雷瘸子就得知监狱有规定,每天早晨听到钟鼓楼的钟声,就把手铐脚镣给犯人戴上,每天晚上听到钟声,再如是卸下来。于是,雷瘸子心中有了主意,从此以后,他总是每天晚点敲钟,到了晚上就早点敲钟,使犯人减少戴手铐脚镣的时间。若此,雷瘸子做了许多救苦救难的好事,他的善心感动了上天,上天就派一个仙风道骨的白胡子老头来教他得道成仙。雷瘸子成仙之后,有一天忽然飘然而至来为他娘祝寿,不巧他带来的寿桃被他娘养的大公鸡和大黑狗给偷吃了,不一会大公鸡和大黑狗就从门口飞出升上了天空,雷瘸子就对他娘说:“娘,让我背您走吧。”不待老人家迟疑,雷瘸子背起他娘转眼间就飞上了天。
现今,通州当年的钟鼓楼历朝历代几经修建和毁坏,而那座承载了美好传说的古钟被保存成了文物。美丽的传说如同成年人的童话,可以任意想象,任意丰美,可以在心底浮光掠影,风起云涌,只是当你真正的触摸到时,才发现,一切原来只是如此的平淡和冰冷,传说永远比事实更生动更美好,而事实,却只能在触摸中深深地感悟。此刻,倒真的希望那些过往,如古朴的青砖,蔓延的杂草,都能在梦幻中停滞,由始至终。
我们眼前的这座仿古铜钟,就是根据通州鼓楼的那口古钟的原型仿造的,其高1.8米,口径1.12米,重量2000斤,材质为纯紫铜。据说,摸一摸通州钟喜楼的铜钟可以消灾解难,平安大吉,度过幸福一生。
漫步公园,每一处景致都有它独特的韵味。广场中央共有四组东西对称的帆形灯,构成了广场的东西轴线。帆型灯主体幕墙高12.5米,桅杆高22.7米。以船帆这一古老运河上的景观作为灯柱的主体,像是诉说着通州运河“潞河帆影”的辉煌诗篇。通过高科技手段——激光雕塑、磨砂等技术铭刻在玻璃上的华丽诗篇,是对运河千年漕运所孕育的运河文化的重新演绎。
中国自古便有“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说法,而寓意着吉祥与升腾的蛟龙、麒麟作为中华文化一种符号、一种象征物、一种情结,更是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现在眼前的这座熠熠生辉、意欲腾飞、庄严壮美的磅礴臣作——“东方”,承袭了其设计者韩美林先生一贯的风格,将民间神话、历史事实和现代艺术紧密的融于一体,赋予它夸张、写意的艺术手法,瞬间点燃了游客的激情。2008年的奥运火炬,就是从“东方”开始第一棒,然后从一号码头上船,由“安福舻”(根据乾隆下江南乘坐的皇船安福舻按1:1的比例复制)搭载着奥运圣火开始在大运河上进行火炬传递的。这座“东方”的龙头朝着东南,因为在杭州有着同样一座龙头朝着西北的雕塑,遥相呼应,共同守护着京杭大运河!
运河公园是一道永远看不完的景,就如同通州是一卷永远都读不厌的书。这个人杰地灵之处,孕育和造就了李贽、刘锡信、刘白羽、刘绍棠、浩然、高占祥等杰出的政治家、作家以及数不胜数的文人墨客,同时也吸引了象欧阳中石、韩美林这样的大师来此驻留、客居。她以文化附着于充满灵性的自然之中,既有文化的精魂,又凸现了通州的乡土风情。岁月悠悠,沧桑变幻,昔日的商贾云集,舟车辐辏,尽管被历史的潮汐所淹没,但散落于通州各处的庭园院榭、楼阁塔寺、却依然古色古香,英姿焕发。在浓郁的现代气息中依然有着古朴典雅的特色,簇簇流动的绿波中,通州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美丽的运河源头。
(未完待续……)
作者:郝津俐,北京市通州区。
(本文为“大运河沿线八省市社科联+北京市网信办”联合主办的“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集发布活动办公室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