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旗戏鼓天桥市,多少游人不忆家。”这是清末民初著名诗人易顺鼎在《天桥曲》中写下的脍炙人口的诗句。天桥原是位于北京中轴线南段的一...【详情】
北京“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具有3000多年建城史和800多年建都史。这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沃土,历史积淀深厚,文...【详情】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初夏的一天,京城外的马家堡一带,“呜呜呜——”的汽笛声传来,树林中受惊的鸟儿纷纷飞上天空,一列火车缓缓驶进马...【详情】
在今天的北京地区,目前所知最早在这里建都的,是西周燕国,都蓟。到辽金两朝,这里从北地重镇发展成为中国北方重要政治势力的陪都甚至...【详情】
位于前门大街的正阳桥遗址考古方舱于2025年1月22日正式对外开放,市民、游客可免费预约参观。目前,镇水兽、正阳桥部分桥体、中部和南部...【详情】
1991年11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考古队在朝阳区小红门构件厂进行抢救性发掘。一条长9.7米、宽1.16米的独木舟呈现在大家眼前。考古队队员在...【详情】
“京师至通州闸河,本元时郭守敬所开。”“守敬建闸,往往得旧时砖石故址。……然此河不自守敬始。”这是清代学者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的论...【详情】
蒙古中统三年(1262)的一天,开平府(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王宫大殿内,一位儒者正面对汗王宝座上的忽必烈侃侃而谈。虽然...【详情】
每年的通州开漕节,通州坝外,帆船云集,等待靠岸。一位身着明代服装的“官员”,率领随从,走上石坝,一面巡查、一面叮嘱,这一幕就叫“吴...【详情】
密云博物馆内,陈列着一只潮白河畔十里堡镇出土的明代大铁锚。铁锚重150公斤,锚杆长约180厘米、锚齿长62厘米,齿座上铸有“天顺号”字样...【详情】
元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多民族政权。元朝在燕京建造大都城时,充分借鉴和继承前代都城营建的理念,深度融合农...【详情】
元朝覆灭,大明建立,开启了276年盛衰交替泱泱帝国的历史。燕王朱棣攻陷南京、夺权登基之后,便谋划迁都北京,随后进行大规模城市建设,...【详情】
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在内忧外患中寿终正寝,为一直觊觎中原的清朝提供了定都北京的历史契机。清朝在继承明朝宫廷制度和完善中国历代礼制...【详情】
人们常用“三千多年建城史,八百多年建都史”这句话,来诠释积淀深厚的北京历史文化。所谓“八百多年建都史”,起点就是金中都。金天德三年...【详情】
永定门是明清北京外城的正门,也是从南部出入京城的通衢关口,与内城正阳门相对。永定门取名永定,寓意永远安定、江山稳固。永定门建成...【详情】
扫一扫关注
人文之光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