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圆 人团圆

来源:《中国文化数字报》  发布时间:2023-09-28

  月饼,又称胡饼、宫饼、丰收饼、团圆饼。现如今,虽然中秋节可供选择的美食越来越多,但月饼对大多数人来说仍然是节日必备。古往今来,中秋吃月饼,对于中国人来说,既是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也体现了一种仪式感,代表了一种家国情怀。制作和品尝圆圆的月饼,寓意团团圆圆,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那么,这种传统美食是怎么走进我们生活的呢?

  中秋节,也称月夕、团圆节、八月节等,古时说一年之中,此夜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据记载,早在周朝就有秋分祭月的习俗,到了秦汉,秋日祭月与农业收成有了关系。西汉《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在夜晚祭祀月亮。初唐时,秋日祭月成了固定的习俗,人们开始向月亮祈福,求月神保佑。然而,由于秋分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需有满月应景才好,后来渐渐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魏晋时期,已有中秋赏月之举,唐代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宋代则有了盛大的活动。月饼最初是祭月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相结合,赠月饼、吃月饼,象征人月两团圆。

  传说月饼之称源自唐朝:一年中秋节,唐高祖李渊与文武百官在一起欢度中秋并赏月,有经丝绸之路来大唐经商的西域商人献上一种好吃的圆饼,唐高祖看着这漂亮的圆饼,觉得跟空中升起的明月有些相似,便说“应将胡饼邀蟾蜍”,并现场将圆饼赏赐群臣同吃,大家都称赞圆饼非常好吃,从那以后,每到八月十五,大家就边吃胡饼边赏月。到唐玄宗李隆基时期,有一年八月十五,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华清池对饮赏月,唐玄宗嫌胡饼这个名字不太雅致,便问杨贵妃可否另取一个名字。此时月光洒在楼阁亭台上,也落在美人的掌心,杨贵妃说不如叫月饼,于是,月饼这一叫法开始从宫廷内流出……当然,以上只是民间故事,其实,中秋的正式节日化和月饼名称的出现都是唐朝以后的事了。月饼之名真正有记载是在宋代,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南宋吴自牧所著《梦粱录》则最早将月饼作为一个饼食种类记载下来。不过,月饼直到明代之前都未成为中秋节的节令食品,直到明清时,从北方到南方,从宫廷到民间,才有了在中秋节吃月饼的习惯,中秋吃月饼才更加普及。

  明代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馀》中写道:“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明代宦官刘若愚所作《酌中志》也记载:“自(八月)初一日起,即有卖月饼者……至十五日,家家供奉月饼、瓜果。”可见,到明代时,月饼已经是中秋节的标志性食物了,而且只在中秋节才能吃到,其样式也有了变化,心灵手巧的饼师会在饼上制作一些图案或文字烘托吉祥的祈愿。清代同样有很多关于月饼的记载,据说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八月初十日、八月十三日两天,令妃、愉妃就用去“八百个”月饼。清道光年间苏州文士顾禄在《清嘉录》中介绍,杭州一带有习俗,“中秋食月饼,夜设祭月,取人月双圆意”。《燕京岁时记》更断言:“月饼到处皆有,唯独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中秋鲜果列晶盘,饼样圆分桂魄寒。”晚清时期曾任江南县令的沈兆褆,则以诗句道出了中秋节一家人相聚共餐时的情景——盘中有新鲜的瓜果,有如月的香甜月饼。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清末时期的月饼,所用馅料也有了很大变化,清末学官杨光辅在《淞南采府》里说“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可见,那时的月饼和今天我们吃到的月饼口味已颇为相似。而现如今的月饼,无论样式还是内馅,都有着前人难以想象的繁复:京式、广式、苏式、台式、滇式、港式;甜味、咸味、咸甜味、麻辣味;五仁、豆沙、冰糖、芝麻、火腿,等等,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在中国,尽管各地物候、民俗各有不同,尽管经过了历史的沧桑变迁,但月饼作为中秋节符号的地位没有改变,也仍然是节日期间亲友互赠的重要礼品。中华上下五千年,每个流传下来的节日或食物都携带着历史和民族的基因,并在千百年的传承与发展中被后世赋予深厚情感与人文内涵。中秋月饼尤其如此,“月饼圆,人团圆”,圆满团圆的寓意,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爱与思念,都随着那美味可口的月饼,融入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家庭、每个人的心里。

  (来源:《中国文化数字报》2023年9月26日,第8版;作者:汪志;图片来源:Pixabay)

 

 

社科普及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理论知识,人文之光网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扫一扫关注

京社科微信公众号

//51tongji //51tongji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