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文化报》 发布时间:2024-05-23
山与水,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创作母题,反映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早在上古时期就发展出山水崇拜传统,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祭祀陶瓮上,刻画着抽象的山岳形符号。山水还与仙人、仙境相联系。秦汉时期,昆仑山已是人们向往的仙山,《淮南子》中说:“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仙山成为古人追求自在恬淡、长寿永生的心之向往。古代玉雕作品上出现山水题材不晚于宋金时期,其雕琢往往因材施艺,随玉料的形状刻画出山林、流水、人物、动物等立体景观。此时,绘画艺术影响了玉器的造型、纹饰和布局,传统山水画中的“三远法”构图与多层镂雕技法相结合,使得这一时期的玉雕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宋史·礼乐志》中提到,宋真宗在观赏御花园中的石头山子后曾赋诗留念,宋代玉雕工匠受到启发,将玉雕成山状来模拟自然风光,始有“玉山子”之名。
清代青玉松鹿纹山子(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清代尤其清中期是玉山子制作的繁盛时期。乾隆二十年(1755年)至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廷两次平定准噶尔部、回部的叛乱。新疆的玉料能够源源不断地运到内地,为玉山子的雕琢提供了原料基础。乾隆皇帝对玉器的钟爱,则进一步推动了玉雕艺术的发展。宫廷玉雕通常是先出画样,再进行雕琢,能选料和出画样者一般可作领衔,比如姚宗仁就曾为督办制作玉器的领班。
来自新疆密勒塔山的大型玉料被送往宫廷,雕琢成大型陈设玉山子。比如陈设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宁寿宫乐寿堂中的青玉大禹治水图山子,由乾隆皇帝钦点以清宫藏宋人《大禹治水图》为模本,玉上雕峻岭叠嶂,其间有瀑布急流、古木苍松、洞穴深幽;山崖峭壁上,成群结队的劳动者在开山治水。这件玉山子的制作,最初由宫廷画匠贾全设计出正面、侧面多张画样,先做蜡样、木样,再由造办处制成模型,大致琢出山子的坯料后,又送往扬州进行细部纹饰的琢磨,历时6年完成,之后运回宫廷造办处,经由玉工朱永泰等人镌字,才算最终完工。乾隆时期,这样的巨制还有会昌九老图玉山子、秋山行旅图玉山子、丹台春晓图玉山子。制作玉山子的工程之浩大、成品之恢宏,堪称前无古人。
清代青玉大禹治水图山子(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除了宫廷里的大型陈设玉山子,清代文人书房案头也常放置小件玉山子。小玉山子的玉料多为来自新疆和田的青玉、青白玉籽料,质地细腻温润。有些玉山子除陈设外,还具有架笔的实际功能,比如北京艺术博物馆藏青玉笔架形山子,造型为连绵起伏的山形,山的轮廓错落有致,可以用来架笔。山子表面琢磨细腻,虽光素无纹,却很好地体现了玉石本身的质感。
清代白玉山水人物纹山子(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清代玉山子上的图案往往具有吉祥寓意,比如鹿象征福禄,猴子寓意猿猴献寿等。北京艺术博物馆收藏的白玉山水人物纹山子,整体造型山峰林立,两面以浮雕、阴线刻等技法雕琢纹饰。一面为山水人物纹,远处苍松挺秀,亭台半遮飞檐,近处溪水潺潺,一老者拄杖回首,一童子捧物上前;另一面,皮色若霜染山林,山坡上沟壑毕现,雌鹿静卧回首,雄鹿站立前望,灵芝挺立于石上,寄托长寿福禄的美好寓意。还有一件青玉松鹿纹山子,玉料多处有黄色、棕色玉皮,以圆雕、浮雕、镂空等技法琢制,一棵松树依山石而生,树冠遮住顶部及山子的两面。其中一面,近处为一鹿站立回首,远处有一鹿伏身下望;另一面,一猴坐于松下,左手挠头,回首上望,树顶之上还有云气蝙蝠,均为瑞兽。另一件青白玉山水动物纹山子,由一整块籽料雕琢而成,整体圆浑,两面皆以多层浮雕技法琢纹。一面,山间空地上,一马正欲饮水,一马正在打滚,旁边的桃树结满了桃子;另一面琢松鹿纹,远处,一鹿静静站立,稍近处,一鹿卧地前视,再近之,松树挺秀。
清代青白玉山水动物纹山子(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古人寄情于山水,并将其以宝贵的玉料琢磨再现,珍爱品赏。宫殿之中,书案之上,或展现山川盛景,或偶现山中野趣,或寄托山居向往……这些从古代流传下来的精美玉山子,也启迪现代人在营造宜居环境时,应让城市融入自然,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4年5月21日,第8版;作者:高塽,系北京艺术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图片来源:原文配图;原文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