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恕”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

来源:《学习日报》  发布时间:2023-11-14

资料图 图片来源:新华网

  “忠恕”一词出于《论语·里仁》。《论语·里仁》记载,孔子对曾参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而曾参只说:“唯”,并没有正面回答或阐释孔子之道一以贯之在何处。当孔子走后,门人问起曾参时,曾参才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一段文字字数不多,但非常生动,令当时场景如在读者眼前,栩栩如生,彰显了孔子与曾参之间心意相通、心领神会、以心传心、以心印心、默契无间的师生之情。从此,“吾道一以贯之”与“忠恕”成为千百年来儒学探讨的重要主题。

  “忠”“恕”两字字形比较简单。“忠”字上“中”下“心”,本义为中心——内心符合中道。《中庸》第一章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可见,“忠”字所代表的精神世界至善至美,其境界尽精微而极高明,只有圣人才能达到,“从容中道,圣人也”。因此,“忠”字寓意内心中正、至公、无私,为诸德之基,构成了忠信、忠诚、精忠报国、忠贞不二等对个人道德要求极高的词汇。“恕”字上“如”下“心”,本义为如己之心,或者说推己及人,设身处地、感同身受替别人考虑,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仁爱精神,因此《说文解字》曰:“恕,仁也。从心,如声。”《孟子·尽心上》认为恕是实现仁的最好方法,“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仁正是有了恕的方法,才能发展到“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

  朱熹在注释《中庸》时指出,“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忠”要求内心符合中道,意味着个体生命对自己的内心世界要有一个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全面彻底的认识和评价;“恕”要求在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内心世界的基础上,推己及人,宽恕别人的过失和缺点。可见,从“忠”到“恕”,是一个不断消解偏见、偏执、狭隘、短视、仇恨、贪欲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提升精神境界的过程,所以,“忠恕”是一种个体与自己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和解。结合孔子的人生遭遇,可以想象,“忠恕”是生命历经艰难、磨难、苦难、劫难之后的豁达与深悟,充满了对每个生命乃至这个世界的珍惜、原谅、宽恕与深爱,内蕴深沉厚重的仁爱精神。在《论语·卫灵公》里,孔子再次强调了“恕”在其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上所述,“忠恕”是内心世界深沉平静后所生发出来的伟大力量,它贯通心身、内外,以温、良、恭、俭、让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奉行“忠恕”精神的个体在处理人我、群己、家国、天人、公私诸关系时,能够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从而理性地看待处理与自己内心世界,以及与他人和外部世界的关系。

  孔子认为,人们秉持“忠恕”是可以相互尊重、互谅互让的。《论语·公冶长》有云“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意思是“伯夷、叔齐这两兄弟不记旧仇,因此别人对他们的怨恨很少”。司马迁在《史记·伯夷列传》不仅引用了这句话,还接着引用孔子的“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以表达对伯夷、叔齐“忠恕”精神的认同。

  虽然“忠恕”是个体生命与自己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和解,但并不意味着这一和解是无原则的和解,在《论语·宪问》中,孔子明确提出:“以直报怨,以德报德。”面对非正义之人之事,有德之人不是一味妥协,而是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恩惠来回报恩惠。

  总的来说,“忠恕”是一种近乎完美的境界,极少有人可以达到。尽管如此,对于普通人来说,“忠恕”并非遥不可及。人们坚持忠于内心、时常自省,同时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强加给别人,就会离“忠恕”境界越来越近。

  (来源:《学习日报》2023年11月10日,第7版;作者:隋云鹏,图片来源:新华网)

 

 

社科普及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理论知识,人文之光网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扫一扫关注

京社科微信公众号

//51tongji //51tongji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