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在中华文明史上的地位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04-10

通过数码技术复制的《四库全书》 人民网 余乐摄

  浩如烟海的中国古籍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基因,凝聚着中华先人的智慧、经验和哲理,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承载者和见证者。清修《四库全书》被誉为“传统文化之总汇,古代典籍之渊薮”,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收录和存目文献达1万余部,几乎囊括了清中期以前所有传世的中国经典文献。因而,《四库全书》是中华文脉源远流长的最好例证,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体现中华文明绵亘古今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从未中断的文明,绵亘古今传承不息。这一特征,在《四库全书》中也有着多方面体现。

  首先,《四库全书》收录典籍的编纂时间贯通古今,具有明显的连续性特征。自先秦至明清时期编纂的文献,几乎所有存世的经典文献都被纳入《四库全书》之中,其编纂时间绵亘古今。

  其次,《四库全书》文献内容涵盖的时间范围也具有明显的连续性。这一点,可以举《四库全书》收录的二十四史来证明。二十四史中第一部著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纪传体体裁的创立者,所记载的时间范围,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记载了三千多年的史事。《汉书》继《史记》而起,创立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西汉一朝的历史。自《汉书》而后,易代修史成为中国史学的传统,其后的二十二部正史就是在这一史学理念之下修成。

  自司马迁《史记》至清官修《明史》,二十四部正史完整地记载了自传说中的黄帝至明清之际中国历史的变迁,典型地体现了中国文化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特征,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实证中华文明交融凝聚

  中国历来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性是中华文明的强大精神标识。纵观中国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历史的铁律: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的主旋律,是中华民族的合奏曲,是中华文明的大基调。一部中国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统一性无疑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突出特征,这一点可以从《四库全书》文献中的思想和内容得到充分证明。

  第一,《四库全书》文献中记载了很多主张国家大一统的思想言论。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先贤就已经提出了政治一统的目标。《尚书》中就出现了“协和万邦”“九州攸同”的主张,而《诗经》中更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经典论述。《公羊传·隐公元年》首次开宗明义地提出了“大一统”的政治思想:“元年春,王正月。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秦朝成为我国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王朝,汉朝则巩固了封建大一统的统治。因此,西汉时期的董仲舒自然而然地提出了“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的政治主张,这一主张记载于《汉书·董仲舒传》。

  第二,收入《四库全书》中的二十四史,无不以大一统思想为编纂要旨。司马迁在海内一统的历史大背景下写成《史记》,高度肯定了秦汉大一统的历史功绩。《元史》描述了元朝辽阔统一的统治疆域,肯定了元朝“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的历史功绩。唐代李延寿撰著《南史》《北史》,打通朝代断限和地域区隔,从整体上论述了南北朝的历史变迁,消除了以往“南书谓北为‘索虏’,北书指南为‘岛夷’”的偏见,体现了统一的历史观念。

  第三,《四库全书》中的很多典籍文献记载了中华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创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史记》之中就设置《大宛列传》《西南夷列传》等六篇少数民族列传,详细记载了边疆少数民族与中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二十四史中的其他正史也大多有少数民族列传的设置,翔实记述了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创造中华民族历史的事实。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形成了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各民族大融合的又一个重要时期,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统治者开始宣称“胡越之人亦可为兄弟”(《魏书》)。至此,先秦以来的“华夷之辨”观念被打破,“华夷一家”思想开始成为历代统治者处理民族事务的主要理念。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资治通鉴》);契丹统治者宣称南北“义若一家”(《契丹国志》);金太祖提出“天下一家”的主张(《金史》)。诸如此类的论述,充分证明了心向统一是中华各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特征,不断交融凝聚则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特点。

  彰显中华文明开放包容

  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这是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绵延不断、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展开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历史画卷,简直就是一幅中华文明始终兼容并蓄、不断创新升华的历史长卷。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帽,以及今天随处可见的舞狮、胡琴、旗袍等,都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互鉴融通、兼容并蓄的特征。中华文明这种善于兼容并蓄的包容性,在《四库全书》之中也有淋漓尽致的体现。

  首先,《四库全书》中有很多主张思想包容、文化兼容并蓄的论说。《尚书·君陈》即有“有容,德乃大”的议论。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三人行,必有我师”“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主张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相互尊重包容和互相学习,体现出雍容大度的文化胸怀。道家也反对囿于自我狭隘的格局,主张不断学习新知、超越自我。《庄子·庚桑楚》说:“不能容人者无亲,无亲者尽人”,主张文化的兼容并包。除此之外,《四库全书》中主张文化包容的言辞还有很多,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形势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这些言辞都一致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包容的胸襟和气度。

  其次,《四库全书》典籍文献的种类和内容也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气度恢宏的包容性特征。《四库全书》所收录的文献种类,经史子集并聚,古今中外汇成一炉,呈现出典型的包容性特征。自上古至清乾隆时期的各种文献典籍,甚至还有很多外国人的著作,都被收录于《四库全书》之中,体现出多种文化交融汇聚、共创中华文明辉煌的文化景象。《四库全书》中的文化内容,更是包罗万象,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学、哲学、历史、地理、天文等诸多方面,儒、墨、名、法、道、释、西学等百家文化兼具。《四库全书》这种容纳百家、包罗万象的特点,是中华文明具有包容性的最佳注脚。

  最后,《四库全书》记述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事实。如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俺答封贡等各民族友好交往的记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魏孝文帝改革等各民族文化交融的记述;佛教入华、遣隋使、遣唐使、西学东渐等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事件等,都记录在《四库全书》之中。这些记载,以历史事实证明了中华文化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包容性特点。

  总之,《四库全书》作为中国文化史的一座丰碑,会通古今、融贯百家,其思想内容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4月1日,第5版;作者:侯德仁,系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图片来源:人民网)

社科普及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理论知识,人文之光网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扫一扫关注

京社科微信公众号

//51tongji //51tongji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