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日报》 发布时间:2023-08-29
资料图 图片来源:“理论周刊”微信公众号
回顾过去,中共党史学科和党的建设学科经历了长期的演进过程,也积淀了厚重的研究成果,然而中共党史党建学作为一级学科还是一个新事物。展望未来,推动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进一步发展还需要统筹规划,整体设计。具体来讲,主要包括加快构建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科学合理设置中共党史党建学二级学科,同时整合研究力量,积极构建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学术共同体。
构建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共党史党建学成为一级学科,未来推动学科进一步发展,需要在总结百年来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科学构建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使三大体系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从而促使学科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
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体系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意义。构建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的学科体系,应进一步明确学科定位,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建设为中心内容,系统、全面地阐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自身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同时重视培养新时代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学科人才,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体系。
中共党史党建学学术体系是学科建设向深度发展的主要载体。新时代构建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的学术体系,必须在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上同时发力。一方面,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共党史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对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基本理论进行全方位阐释。加快构建中共党史党建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形成规范成熟的科学概念及范畴体系。另一方面,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研究方法体系。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根本研究方法,积极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范式,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比较分析、案例分析、调查研究、质性研究、统计学研究等方法,创新中共党史党建研究技术手段和技术路线,努力以研究方法创新带动中共党史党建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中共党史党建学话语体系是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的表达形式。与其它学科相比,中共党史党建学具有更为鲜明的政治性,其概念、范畴、命题的社会影响更大。未来推进中共党史党建学话语体系建设,应注意正确处理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的关系,坚持与时俱进,同时在增强对传统中共党史党建的“话语自信”,保持学科特色的基础上,重视与其他学科间的开放互鉴,促进党史党建话语的国际传播。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发展需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不断完善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叙事体系建设。要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增强中共党史党建话语的说服力、感召力、影响力,不断扩大学科话语体系的辐射力和国际影响力。
科学合理设置中共党史党建学二级学科
科学合理地设置相对完备的二级学科,是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建设开好头、起好步的重要一步。尽管不少学者对于中共党史党建学二级学科的设置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思路,但尚未形成统一的方案。展望未来,其二级学科的设置应该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科学谋划和统筹部署,秉持稳中求进的原则,尽快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具体来讲主要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明确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定位,将二级学科框定在中共党史党建的范围内。明确学科边界范围,整合各个二级学科内部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各个二级学科都拥有清晰的、长期的、相对较为固定的研究对象,同时明确其研究对象彼此之间内在的联系和差异。
二是要为各个二级学科设置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处理好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的关系。在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方案上,要特别注意一级学科建设的整体需求与下设二级学科的内部需求的结合,科学设置各二级学科基础课程,既满足一级学科的贯通性要求,又要充分体现各二级学科的专业性,为培养研究人才提供学科支撑,为课程设置提供学科依据,从而科学回答二级学科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为学科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
三是二级学科设置应体现出中共党史党建的系统性与特色性。如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不是中共党史和党的建设两个学科的简单相加一样,其二级学科的设置也不应是原有党史和党建学科的简单合并,应充分认识到中共党史和党的建设两个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性,从整体上谋划二级学科设置,将党史党建系统化地统一于一级学科内。与此同时,作为一个新生的一级学科,还应在保障学科边界的情况下,鼓励各学位点在学科设置的具体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避免过分追求大而全,形成并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研究方向,从而进一步拓宽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发展道路。
整合研究力量,构建中共党史党建学术共同体
形成具有高度组织化、专门化的学术机构、人才队伍、学术团体、评价体系等是一门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未来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建设应着重于整合研究力量,构建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学术共同体。
首先,完善学科设置和加强人才培养。作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尤其是有条件的重点高校,要以“中共党史党建学”成为一级学科为契机,乘势而上,抓紧规划和布局,在办好已有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同时,可以探索设立中共党史党建本科专业,建立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并突出应用导向,同时要在经费划拨、编制设置、招生名额、课题立项等方面都相应地增加和扩大,从而促使中共党史党建专业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为造就专业化高质量的中共党史党建人才奠定基础。
其次,加强中共党史党建学科机构和队伍建设。为适应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建设发展需要,必须加快高校党史党建学科机构和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有条件的重点高校可设立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实体化的教学研究机构(如院系、研究院、研究中心),或在马克思主义学院设置相应机构,配备专门的教学科研力量。制订高校中共党史党建师资培养计划,举办高校党史党建学科师资培训班,加强现有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师资的专业培训。
最后,加强中共党史党建研究会(学会)建设。要借鉴经验,加强全国党史党建研究会对地方、行业党史党建研究会的指导,健全地方党史党建研究会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各专业委员会作用,特别要注意广泛聚合高校、研究机构党史党建专业研究力量,充分发挥党建研究会在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整合各方研究力量,打造一支理论水平高、各具学术风格又能协同攻关、具备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学术队伍,构建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学术共同体,为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建设提供根本保证。
总之,中共党史党建学是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及其自身建设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特殊学科,属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分支。在新时代大力发展中共党史党建学,充分发挥中共党史党建学应有的学理功能、阐释功能、实践功能和服务功能,是中共党史党建学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使命之一。加快推进新时代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仍处于初创时期,学科建设任务繁重。这就需要所有的学科建设者共同努力,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快解决好学科建设的主要问题,使这个新的一级学科有一个良好开端,促进学科良性发展。
(来源:《北京日报》2023年8月28日,第11版;作者:冯留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副院长;图片来源:“理论周刊”微信公众号;原标题:经历了长期的演进过程,也积淀了厚重的研究成果,但作为一级学科还是一个新事物——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