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与美的“交响” ——体育运动与美术创作

在巴黎奥运会赛场上,中国运动健儿拼搏正酣,展现了出色的风采和精神风貌。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追求和体育运动所呈现的形式美,也激发了艺术家创作灵感与想象,创作出美轮美奂的艺术作品。在这些艺术作品中,人们能够品味到奥林匹克文化和艺术之精髓,感受健与美、动与静的“交响”。【详情】

中国美术奖:从“美”的展到“美”的奖

1984年夏天,画家杨力舟和王迎春夫妇前往太行山革命老区采风,其间听到了许多军民团结抗战的动人故事。一天傍晚,二人到山西省黎城县黄崖洞写生,当夕阳照在太行山峭壁上时,王迎春突然感到,光影斑驳的群山就像群雕。在峥嵘的岩壁上,她仿佛看到了太行军民刚毅的群像。她与杨力舟一拍即合,当即决定展开创作。这件他们艺术生涯中最重要的代表作《太行铁壁》,因以独特的手法表现出太行山军民的抗战风骨,获得了第六届全国美展金奖。【详情】

围棋“纵横”千古无重局

下一盘围棋,往往需要棋手集中精力地坐一两个小时,是名符其实的“坐稳”;不发一言,心里的活动都体现在手中棋子的一招一式上,可谓之“手谈”。“坐稳”和“手谈”都是围棋的“别称”。假日闲暇,如果有充足的时间去接触围棋,就可感受到这项中国古老益智游戏的深邃内涵。【详情】

炎暑清风来——古代绘画中的消暑图

炎炎夏日,暑热难耐,何处觅清凉?唐代诗人白居易有一首《消暑》诗:“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天热怎么办?大诗人给出了一个“传世妙招”——心静自然凉,读来令人不禁莞尔。古代绘画作品中,以消暑、消夏、避暑为主题的作品非常多。【详情】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学话语建构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对于文化遗产的重视毋庸置疑,但相当长时间内,这种关注都集中在对基于历史遗迹、文物、典籍的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的范畴之内。自20世纪晚期始尤其是21世纪以来,人们才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渐将关注的目光转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以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为其标志性事件。【详情】

社科普及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理论知识,人文之光网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扫一扫关注

京社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