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对于黄公略的名字,学过党史军史的人们都不陌生,毛泽东同志不仅赋诗赞扬,还把“飞将军”的美名送给了他。新中国成立后,黄公略被中央军委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6位军事家之一,并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详情】
重整河山待后生——从《四世同堂》看北平抗战岁月的百姓故事(四)日本投降矣
他(瑞宣)眼里含着泪,微微笑了笑。他很想大声喊出来:“我们胜利了!”然而却仿佛很不情愿似的,低声对爷爷说:“日本投降了。”话一出口,眼泪就沿着腮帮子滚了下来。几年来,身体和心灵上遭受的苦难,像千钧重担,压在他心头。【详情】
从记事的时候起,我便习惯了父亲报社印刷机咣当的声响和油墨的芬芳。半夜醒来,总能看到煤油灯下,父亲李蕤伏案写作的背影。笔尖划过稿纸,传来轻微的沙沙声。父亲有时会把他那支最心爱的关勒铭金笔给我玩。黑色赛璐珞的笔杆和笔帽,需要旋转螺扣才能合上。里面有一个皮胆吸满墨水。父亲就是拿着这支笔,走上抗日疆场,走遍中原大地的。【详情】
重整河山待后生——从《四世同堂》看北平抗战岁月的百姓故事(三)仇恨燃九城
北平沦陷前,钱默吟是个诗人,有花草,有诗歌,有酒茶,便可淡然一切,不问国事。逃出北平的瑞全原以为,“北平在这几年里必是一声不出的,一滴血不流的,用它的古老的城墙圈着百万以上的亡国奴”,可是,钱诗人的变化让他意识到,北平虽然沦陷了,但身处其中的北平人从来不曾屈服。【详情】
1931年9月18日,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随后炮轰北大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军国主义自此开始了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为什么不能忘记这一天?今天,我们讲3个故事。【详情】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最高军事学府。从1936年6月创建到1945年9月抗战胜利,“抗大”累计培养10多万名军事和政治干部,为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誉为“革命熔炉”。作为“革命熔炉”中的思想阵地,“抗大”图书馆肩负传播革命真理、赓续革命火种的重任,将艰苦奋斗、抗日救国的信念烙印于每一位学员的心中,为民族解放事业注入了强大精神力量。【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