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发展路径探析

县级及县级以下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在当下面临着数字化升级的时代课题。特别是在推动优质资源直达基层的背景下,基层文化阵地的服务离开数字技术加持,不仅无法实现大批量资源分发,而且会制约既有服务的效能提升。近年来,各地着眼于满足群众的多样化文化需求,探索实践“艺术普及+数字化”“全民阅读+数字化”“非遗传承+数字化”等路径,取得一定成效。同时,部分地区存在的重视形式忽略内容、对于数字化概念理解不清、信息技术迭代升级较慢等问题也亟待解决。【详情】

既要有管理 也要优服务

“您好,您的外卖到了!”熟悉的场景、亲切的话语,映照着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已经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们穿梭不息、奔波忙碌,为高效便捷的生活贡献力量,为数字经济大厦添砖加瓦。他们的权益保障和发展,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幸福安康,也影响着城市的安定和谐。【详情】

旅游业发展要突出特色彰显个性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备受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指出旅游业从小到大、由弱渐强,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旅游发展之路。对于怎么抓好旅游,习近平总书记今年3月在贵州考察时指出,要保留自己的特色,抓好人无我有的东西。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需要对旅游业发展有新的认识。经过40多年努力,我国旅游业发展成就显著,但也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大力发展旅游业,应突出特色、彰显个性。【详情】

莫让“打卡”冲淡了审美的灵魂

“打卡”是旅游的一个新名词。不知什么时候起,出门旅游到某一个景点、去一个村庄、一条繁华的文艺青年聚集地、一幢街道交错处的建筑,或是引人关注的某个历史景观、人文景观——比如说在镌刻了“天涯海角”四个大字的石头、比如说所谓的“网红”场所,站在那个地方摆个动作、拍个照,都称为“打卡”。【详情】

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无论是DeepSeek火爆出圈、自主创新亮点频出,还是《哪吒之魔童闹海》创造市场与口碑双重“神话”,都彰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蓬勃生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既要物质富足、也要精神富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崇高追求”“要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这些重要论断思接千载、鉴往知来,给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清晰取向,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新征程上,把握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坚持文化自信与开放包容相互协调、推动科技创新与文化创造相互融合,才能更好体现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更为主动、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详情】

社科普及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理论知识,人文之光网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扫一扫关注

京社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