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日报》 发布时间:2025-08-15
编者按:说起长城抗战,人们首先想起的,大多是《大刀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既是29军在喜峰口用大刀铸就的英雄叙事,又是抗战的精神图腾。然而,此战的关键一役,不在喜峰口,而在古北口。70昼夜“激战中的激战”,我们输掉了战役,却赢得了民族觉醒的时间。喜峰口与古北口,恰似中华民族抗战精神的两极:前者如烈火,以大刀劈开“日军不可战胜”神话,证明“意志可弥补装备差距”;后者如寒铁,用血肉验证现代化战争需体系化防御,暴露了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积弊。长城抗战虽以失败告终,但在国人心中,万里长城永不倒。“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国歌由此诞生。
人文之光网将陆续推出“血筑长城”系列文章,敬请期待!
新长城
古北口是长城会战中,坚持时间最长的、杀伤敌人最多的一次战役,日本在长城各关口的战斗中共伤亡6000多人,其中在古北口的伤亡就有4000多。
红十字会医疗队员救护中方伤员。
攻打古北口时,日军使用了精锐部队,二个师团总兵力超过3万人,骑兵旅团的兵力也达到6000多人。徐庭瑶的17军,寸步不让,前后伤亡过万,才把日军主力拖了70天。
从南天门撤下来后,17军被调入北平城内,担任北平城防。刘戡明白,日军为了在谈判中增加砝码,随时都可能杀入城来,于是加紧构筑城防工事。
日本宪兵也真够无耻的,非要来看83师的防御工事。事情吵到何应钦那里,何竟然跟刘戡说:“日本军人要看就让他们看,绝对不许向日军开枪。”
刘戡也是暴脾气:“倘若他们一定要看,那我只有以死相拼。”
“你想死,为啥不在古北口死,要到北平来死?”何应钦这样一说,刘戡悲愤到极点,举起拳头狠狠地砸在桌子上,茶杯都打翻了,茶水洒了一地。
刘戡走后,何应钦把参谋处长符昭骞叫过来诉苦。他说:“要抗战,首先要军队服从命令,目前华北的情形就不是这样。命令宋哲元的部队集中通县,他却到廊坊去:要傅作义的部队集中高丽营,他却到长辛店去。像这种情况,如何谈得上抗战。所以我甘冒天下之大不韪,与日本人谈判停战。”
明明是恐日媚日,何应钦还在为自己找借口。其实,在布置城防时,他已经派人到密云,向第8师团团长西义一递交了阵前求和的“觉书”。
长城抗战的最后一场恶战,在牛栏山打响,这是日军为了给谈判施压而发动的。晋绥军的傅作义将军早就构筑好了防线,枕戈待旦,可他刚在阵地上取得了一点优势,就被下达了停战的命令。傅作义坚持“只有日方先撤兵,我们才能撤出阵地,否则我们绝不后撤”,到最后,他仍要保持中国军人的气节。
档案记载,长城抗战中,中国军队死亡16725人,负伤24019人,共计:40744人。然而,这场用四万伤亡换来的死守,竟被一纸《塘沽协定》全盘出卖。
5月底签署的停战协定,在长城以南设置了100公里的“非武装地带”,中国军队撤到延庆,昌平,顺义,通州,香河以南地区,不得越过这条线。也就是说,中国在实质上放弃整个东北和热河,万里长城成了伪满洲国和国民政府的分界线。
傅作义愤慨地说:“这个仗打得太窝囊,牺牲了这么多官兵,他们以宝贵的生命换来的却是妥协停战,阵亡的将士能瞑目吗?”
长城抗战败了,但不是完败,一个新的血肉长城已经成了抗日图腾。
中央军、东北军、晋绥军和西北军的将士们,虽然有恩怨,但在民族存亡面前,在长城脚下,终于联合起来对日作战,这为抗日统一战线埋下伏笔。
参与1933年长城抗战的国军第17军部分将领在1942年冬的重庆补拍合影,前排左起黄杰、徐庭瑶、杜聿明,后排左起刘嘉树、郑洞国、邱清泉。
东北军将领王以哲,在长城外血洗前耻,在西北促成了张学良与中共领导人会见,在西安事变中也是主和派的核心。命运弄人,张学良被软禁后,他因主和而被自己人射杀在卧榻上。
一场战役为什么能让这么多旅长、团长成长为抗日名将?戴安澜在战后写下了《痛苦的回忆》,总结了古北口战役的经验教训,并告诫官兵:面对面打过之后,就知道,不能对日本抱有任何的幻想,只有血战到底,才能战胜日本。
卢沟桥事变中,喜峰口上的大刀赵登禹与老上级佟麟阁一起,在北京南苑,双双战死,践行了宋哲元在报纸上答谢北平各界捐款时的声明:“侥幸破敌,军人天职,各界谬赞,愧无酬报,唯有拼命杀敌。”
这场战役更激发出全民抗战的自觉。古北口附近的村民们冒着生命危险,收敛烈士们的尸骨,一层苇席、一层遗体,填起了一座直径18米、高8米的肉丘坟。三百多名“誓与山河共存亡”的战士,长眠在“河山永在”的纪念碑旁。
如今,古北口长城抗战纪念馆的展柜里,陈列着一枚生锈的头盔,盔顶弹孔清晰可见。它的主人是一名无名士兵,牺牲时仍保持着射击姿势。这或许是对“北平抗日第一枪”最沉默也最有力的注解:当砖石长城在炮火中崩塌时,血肉筑成的长城从未倒下。
“血筑长城”系列文章已更新完毕,感谢您的关注,人文之光网将推出更多优质内容!
(来源:节选自《北京日报》2025年7月22日,第9版;作者:孙文晔;原文有微调;图片来源:原文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