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路”是在大陆文明东渐与河海文明相互影响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经历了漫长而且线路不断变化、反复的过程,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详情】
从普通人的视角,用最简约的表达。5月初,新华社新媒体中心重磅推出《你好,一带一路》系列微视频,发布来自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土耳其、意大利、荷兰的11部“新鲜视觉”,带你探寻不一样的丝路故事。今天将推出第三集:天时地利。【详情】
“相传古时候,在印度和中国之间的海岛上,有一个萨桑王国……”《一千零一夜》开篇第一句话就提到中国。事实上,中国在这部名著中频繁出现。《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裁缝的故事》等篇章中的人物都与“中国、航海、经商”这三个词相关。【详情】
大约600年前,就在这篇稿件发出的地方,新华通讯社大院,是一个与海上丝绸之路密切相关的场所。那时,一些南海周边古国,沿海上丝路来访,常捎给明朝一些大象,寓意“太平有象”。明廷选址宣武门西北角,专设养象驯象的“象房”。今天新华社西侧的长椿街,原名象来街,就是那段海丝交往的见证。【详情】
5月15日,习近平主席和29国领导人以及联合国秘书长、世界银行行长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出席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并发表联合公报,从会议的时代背景、合作目标、合作原则、合作举措、愿景展望五个方面,介绍会议内容和取得的成果。【详情】
习近平主席的演讲以丝路精神开始、从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思考当前世界面对的“三个赤字”挑战,总结了四年来“一带路”倡议在“五通”上取得的丰收成果,并对未来“一带一路”的“六条道路”建设提出意见。“123456”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推进“带一路”建设的运行密码。【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