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3-27
【编者按】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自1987年设立以来,经过连续十四届的评选工作,已成为首都社科界知名度高、公信力强的品牌奖项。第十五届奖项评选工作于2018年度开展,经过系统初评、复评、市评奖委员会总评、向社会公示等程序,共有208项优秀成果获奖。获奖成果是三年来首都哲学社会科学界成果产出的集中体现,显示出鲜明的实践品格和理念创新特色。人文之光网将陆续刊登特等奖和一等奖的成果简介,供各界参阅。
北京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获奖作品
1999年作者出版了《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20印张,约45万字),该书主要以评论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为主,留下了很多没有解决的理论问题。本书《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研究》(49印张,约90万字),主要针对这些没有解决的理论问题展开调查研究,创新主要表现在:基于田野调查研究提出一套单位还原程序来获取语音、语法层面的基本单位和基本规则,在获得基本单位和规则的基础上提出“无界有阶扩展模型”来解释语言接触和演变的关系。
本书首先分析了20世纪中国语言学在结构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法方面所做的工作。认为语言学习过程首先是单位和规则的还原,在此基础上才可能进一步讨论更复杂的转换生成问题和功能语法问题。因此语言还原程序是语言学习最初始的过程。生成语法遇到的一个问题是没有很好地还原单位和规则,因此有所谓生成能力过强和过弱的现象。其实结构语言学的发现程序本质上就是在找单位,并通过单位的分布来控制规则。从语言还原程序的角度看,结构语言学发现程序的方向并没有错,而且对田野调查是根本的,只是结构语言学坚持线性分析并完全用分布来控制规则的程序遇到了问题。规则不完全是线性的。本书通过汉语实例分析给出了一套单位和规则的还原程序,即在音位、音节、语素、词各层面提出了一套有可操作性的判定方法和原则,主要包括提取语素的双向对比原则和不定位对比原则、提取音位的充分对立原则、提取词的平行周遍原则、提取音节的延展原则。
单位还原程序还涉及语义结构。论元是直接和谓词发生语义结构关系的体词或谓词。哪些成分是需要记忆并收入词库的固有论元,目前已经有一些基本原则,但还不够充分。作者在单位还原程序中提出平行周遍原则来分离可推导成分。比如一般的时间词和处所词可以进行平行周遍替换,所以时间词和处所词不是谓词的固有论元。
书中还讨论了学界针对“无界有阶”模型提出的各种意见,提出了“无界有阶扩展模型”。具体内容包括在语音对应层面提出了关联对应方法来建立对应,即计算声、韵、调对应相互支持的程度,然后判定是否真正属于对应语素,确定对应语素以后,再根据哪些对应规则所辖的词落在核心词中,由此确定核心一致对应语素集合;在语源关系判定层面提出了绝对有阶分析、相对有阶分析和相关有阶分析等方法。该系列研究以比较多的证据论证了目前找到的汉语和侗台语对应的关系词还不足以证明汉语和侗台语同源,需要寻找进一步的证据,同时在前人的基础上充分论证了汉藏语言同源关系的存在以及澳台语同源关系的存在。基于无界有阶扩展模型,作者重新讨论了古音构拟问题,主要讨论了几个重要的音系构拟问题,包括汉语中古音构拟、汉语上古音构拟和原始台语构拟。
(文章来源于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