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革命纪念馆

香山革命纪念馆坐落在北京香山脚下,2019年9月13日正式对外开放,主体建筑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是集中展示香山革命历史的重要场馆、传承弘扬首都红色文化的重要抓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承载着党的伟大革命精神的红色纪念地。【详情】

首都博物馆

首都博物馆于1953年开始筹备,1981年正式对外开放,原馆址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孔庙。作为北京市“十五”期间重点文化建设工程,首都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的立项申请,于1999年得到北京市委、市政府批准,2001年经国家发改委报国务院批准实施,2001年12月正式奠基兴建。【详情】

北京市方志馆

北京市方志馆(北京市地情资料中心、北京年鉴社)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88号,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于2013年开馆,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详情】

北大红楼

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依托北京大学红楼旧址建立,位于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建筑面积约11000㎡,原为北京大学校部、一院(文科)、图书馆所在地, 始建于1916年,落成于1918年,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楼主体以红砖砌筑,红瓦铺顶,故称北大红楼。【详情】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党群活动服务中心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党群活动服务中心于201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2014年进行了升级改造,被市委组织部认定为“北京市党员教育示范基地”、现场教学基地,被市委讲师团认定为市级理论宣讲示范基地,被开发区工委宣传部认定为亦庄道德讲堂。2018年被认定为北京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开发区党群活动服务中心立足区域,围绕党员群众教育服务的职能,开展社会科学普及活动。近年来通过中心五大展厅开展党史、党风廉政及雷锋精神等主题教育上千次,参观人次上万;开展理论学习大讲堂近百场,超过两万人次参与;开展党员成长计划课程二十余期,涵盖艺术鉴赏、心灵成长等内容,七百余人次参加。承接百姓宣讲、健康中国公益讲座、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几十场,覆盖区内党员群众一万余人。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开发区党群活动服务中心打造了突出党建一个核心、涵盖多个主题,具有多个层次的社会科学普及教育体系。【详情】

北京民俗博物馆

北京民俗博物馆多年来坚持以展览、社教活动、非遗体验等多种教育形式对观众进行历史学、民俗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社会科学普及,平均每年举办青少年体验活动达30余场,每年约有近4000名青少年参与其中,平均每年接待观众达4万余人次,提供上千场免费讲解。该馆推出的《十二生肖文物展》《华衣冠佩传统服饰展》《阅旨展》《德化瓷艺大师暨全国书画名家作品展》《中国民间传统玩具》《清明节俗展览》《京杭大运河文化展览》等主题展览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以传统佳节为契机开展的“我们的节日”系列文化活动,作为北京民俗博物馆的一项品牌活动,被北京市列为向市民重点推荐的节日活动,深受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北京民俗博物馆2018年被认定为北京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以各类展览为依托,根据学校等团体的多样诉求,有针对性的向观众提供周到细致的讲解服务,宣传老北京的传统民俗文化。【详情】

北京大观园

北京大观园是一张有着传统文化特色的京城名片。全园占地11万平方米,建于1984年,现已成为具有古典园林外观、红楼文化内涵、博物馆功能齐全的公共场所,是京城一处极富特色的古典园林。   2018年,北京大观园被认定为北京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大观园作为公共场所,市民游客、学生团队多,受众面广,便于科普活动的宣传推广。同时是名著园林,也是红楼文化艺术博物馆,可与《红楼梦》文化知识结合。有大、小舞台和相应展厅,便于举办科普讲座、展示等活动。   自2015至2018年,北京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已连续在北京大观园举办四届,活动内容以知识竞赛、专家论坛、主题展览、社科咨询等形式普及社科知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大型的公益性社科普及平台,也是市社科普及活动的重要品牌。北京大观园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普及人文社科知识、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市民人文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详情】

北京汽车博物馆

北京汽车博物馆作为北京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北京市民终身学习示范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面向不同年龄段受众开展各项科普教育活动,得到广泛好评。自2013年以来,连续六年举办“雷锋——一个汽车兵的故事”爱国主义教育品牌活动,开展学雷锋志愿宣讲1704场次,累计线上线下受众百万余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车为媒,举办一汽红旗展、上海大众合资合作30年专题展、新能源汽车专题展、金戈铁马话军车展览,透过汽车了解汽车历史、科技和文明发展;举办“拓片-车字变变变”科普体验活动,推广传统文化,传播中华文明。面向中、小学教育层面服务素质教育,立足学校教育,开展课程化开发与博物馆资源利用的研究和实践,探索馆校共建合作模式。面向大众教育层面服务汽车社会,参与到汽车文明建设的时代大课题中,为缓解汽车与社会、汽车与人的矛盾做出应有努力。面向爱国主义教育层面,传承中国精神,传播社会正能量。【详情】

西城区第一图书馆

西城区第一图书馆2018年被认定为北京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秉承“以传统节日为中心、以日常活动为重点、创新特殊群体活动”的活动思路,充分发挥图书馆科普阵地作用,积极探索科普工作新思路、新举措,为读者提供多层次、多形式的服务,推动科普工作开展,同时面向社会开展更多的科普公益讲座、活动、展览,如“外交官带你看世界”“名人之后话名人”“科普进校园”“美丽中国 绿色发展”等,现年均举办读者活动近700场,最大程度地满足读者多元化的信息需求,丰富人民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科学素养。【详情】

西城区文化馆

西城区文化馆由西城区区委、区政府设立,是西城区开展社会宣传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组织辅导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综合性活动场所。2007年,西城区文化馆迁入新址----西城区文化中心,西城区文化中心系西城区委、区政府投资兴建的集文化休闲、文化培训、文体娱乐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是西城区“文化兴区”战略的具体体现,是西城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标志性建筑。   2018年,西城区文化馆被认定为北京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坚持以“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为宗旨,扎实推进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近年来共开展活动200余场,受众20余万人次,拓宽了社科普及的形式与内容,独创“展·讲”结合的活动形式,深受广大群众的好评。【详情】

石景山区图书馆

石景山区图书馆是政府兴办的综合性公共图书馆,由成人和少儿两个馆址构成。总建筑面积12278平方米,现有馆藏文献114万余册,全部开架,借阅合一;全年365天免费开放,成人馆实现了全市范围的“一卡通”通借通还;无线网络全覆盖;注重发挥社会教育职能作用,打造多项品牌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石景山区图书馆以“石图讲坛”、“小小书虫俱乐部”、“快乐阅读直通车”等品牌活动为依托,常年开展科普讲座、展览、比赛、亲子互动等不同形式的科普活动。石景山区图书馆2018年被认定为北京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每年社会科学普及周发挥自身优势,在馆内、社区、学校、幼儿园举办特色活动。【详情】

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

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始建于元代,占地约5万平方米,是元、明、清三朝皇家祭祀孔子的场所和国家最高学府兼管理国家教育的行政机关。孔庙大成殿建筑等级呈九五之尊,显示了皇家的庄严气派。院内的198座进士题名碑,记载了元、明、清三代5万多名进士,吸引进士后人来此寻根问祖;“乾隆石经”则是中国仅有的一部最完整记录儒家经典的十三经刻石碑林;触奸柏、复苏槐等古柏名树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其磅礴雍容、奇绝苍健闻名京城。国子监辟雍是乾隆皇帝下令修建,专供皇帝讲学的宫殿,辟雍建造于圜桥中央,外圆内方,碧水潋滟,蔚为壮观。如今两组国宝级古代建筑群经重新修缮,恢复了清末左庙右学规制。   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2018年被认定为北京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以打造国学文化品牌为主,充分利用博物馆的文化资源和人力资源,按照高规格、高品质、高品位的标准,在大哉孔子展、中国古代科举展、孔庙国子监御制匾额精品展以及孔庙国子监原装陈列等固定陈列的基础上,深入开展了具有较强文化辐射力的北京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国子监国学大讲堂、大成礼乐文艺展演等一系列人文科普教育文化活动。【详情】

海淀北部文化中心

海淀北部文化中心位于海淀区温泉路47号北部文化中心B座,文化馆面积15000平米,共五层。文化馆一层为小剧场,能容纳374位观众,舞台配有专业的音罩设施;二层中间为文化馆的展厅,面积558平米,展线超过100米;馆内的三层至五层有大小活动教室20多间,有多媒体教室1间和会议室1间,配备有投影仪、音响、电脑等设备。   海淀北部文化中心是为百姓提供公益文化活动的场所,培训为文化馆的基础性服务工作,教育和激发参观者的爱国热情,开展京剧、评剧、室内庙会等传统文化活动,在愉悦中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开展驻区企业“文艺秀”活动,为企业的青年人群搭建了文化服务的平台,促进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发挥了海淀区科技创新核心区的职能。海淀北部文化中心2018年被认定为北京社会科学普及基地,贯彻“最好的文化属于人民”的宗旨,注重主流文化的传播,坚持正能量的引导,发挥社会科学普及作用,提升广大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详情】

房山区文化活动中心

房山文化活动中心2018年被认定为北京社会科学普及基地,针对区内青年群众开展高山滑雪VR体验、奥运项目体感体验活动,让广大青年通过高科技手段,体验真实的奥运项目。虚拟现实技术是仿真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仿真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的集合。虚拟现实技术(VR)主要包括模拟环境、感知、自然技能和传感设备等方面。模拟环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实时动态的三维立体逼真图像。房山区文化活动中心用VR、3D打印、体感游戏等现代化科技设备生动普及社科知识。【详情】

社科普及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理论知识,人文之光网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扫一扫关注

京社科微信公众号

//51tongji //51tongji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