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将打造特色鲜明的博物馆之城作为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北京地区博物馆文物保护利用能力不断加强,公共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在馆城融合、守正创新上走出了一条符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的博物馆发展之路。【详情】
从城里驱车前往通州宋庄,一下高速就能看到“中国宋庄”四个大字。这颗大运河畔的“文化明珠”,如今不仅仅是艺术家们的“梦工厂”,更是民办博物馆、类博物馆的“孵化器”。截至目前,在宋庄镇已经有至少4家小而特、小而精、小而美的民办博物馆和类博物馆。首都北京正在建设“博物馆之城”,作为城市副中心艺术创意小镇的宋庄,也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贡献着力量。【详情】
体验传统木工技艺、争当“矿物收藏家”、听文物收藏背后的故事……暑假期间,北京地区博物馆共推出40余项重点展览及文化活动,包括主题活动、传统手工艺技艺体验、暑期研学等,带领市民在博物馆里度过“清凉一夏”。【详情】
5月18日,结合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的主题,故宫博物院举办“‘新’中有数,共‘创’未来——5·18故宫博物院‘数字故宫’建设成果发布会”。【详情】
5月18日,由北京市文物局主办的“2022年度北京市博物馆优秀展览评选”结果在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北京主会场揭晓。经过初评、终评两个阶段,22个展览从40余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详情】
首届北京博物馆活动月5月1日启动 30余家博物馆5月延时开放
首届北京博物馆活动月5月1日启动。首都博物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铁道博物馆等30余家博物馆将探索延时开放服务模式,结合各馆特色,推出相关活动。【详情】
目前,北京依托中轴线遗产、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等,已经形成博物馆群落。在多个部门齐心努力下,北京这座城市,正在逐渐变成一座博物馆之城。【详情】
继3月24日北京首家“类博物馆”北京崇德堂匾额博物馆正式挂牌后,3月29日,北京祥体育博物馆、声音艺术博物馆、国玉印象和田玉博物馆、瞭仓数字藏品博物馆、京报馆(邵飘萍故居)五家经过培育和专家验收达到开放要求的“类博物馆”正式挂牌开放。【详情】
3月25日上午,清华园车站旧址修缮后开放,74年前的今天,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从西柏坡抵达北平,在清华园车站下火车。【详情】
2023年3月24日,北京首家“类博物馆”——北京崇德堂匾额博物馆正式挂牌开放。该馆收藏展示与“德”相关的大量牌匾、名人名家篆刻和书法作品,是一家致力于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实践基地。近期,北京市文物局等相关部门还将陆续到其他具备开放条件的“类博物馆”举办揭牌开放仪式。【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