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上的桥梁》

来源:人文之光网  发布时间:2023-06-30

《北京中轴线上的桥梁》王锐英 著 光明日报出版社

  北京是千年古都又是国际化大都市,古往今来,各种各样的大小桥梁遍布城乡,在桥梁文化与桥梁建造技术方面拥有独特魅力,值得大书特书。但总览北京桥梁历史文化书籍,一座座桥梁就像大珠小珠落玉盘,逐一观览各具风采,有沿河而下的,有顺路而行的,有分区域汇总的,但感觉缺少与北京城的空间关系。一座桥就是一个节点,几座桥就连成一线,各条线交错构成了北京的交通网络,每座桥都不是随意建造的,在800年古都北京和现代北京的历史空间中,都有其富有意义和价值的地位与作用。

  《北京中轴线上的桥梁》一书可谓独辟蹊径,专门从北京的城市空间格局和街道与水系的脉络入手,将北京中轴线上的桥梁逐一串联起来,视野宏大,并且有着足够的历史深度和广度。作者注重从古人的视角结合现代人的视野。走在书中谈及的桥梁之上,就像刘秉忠、郭守敬站在你的身边指点迷津,顺桥前后可穿透历史的迷雾,横桥左右可看遍历史的风景。这不是孤立的一座座桥梁,而是与周边的水道、桥梁相互呼应,与中轴线的建筑共同构成天经地义的空间安排,与北京城的历史与发展关联一体。通读本书,走在中轴线的桥梁之上,将自然、历史、文化与社会现实融会贯通起来,这种走在桥上看历史的眼光,给人以新的启迪。

  《北京中轴线上的桥梁》一书分为十四章,着重介绍了北京中轴线历史上曾经流淌过的11条水道,曾经出现过的20余座桥梁,以及中轴线历史影响范围内的古今桥梁,通过对桥梁历史和建筑文化蕴意的探赜[zé]索隐,阐述桥梁与北京城中轴线的历史空间关系,在天地交通的历史时空中展现桥梁的文化脉络。

  作者意图带领读者走一走北京的桥梁,特意将中轴线上的桥梁分为三大段。第一段为前六章,回顾历史,自正阳桥和正阳门为起点,向北至故宫的神武门涵洞及其前身升平桥,展现的是中轴线桥梁的历史脉络。

  第二段为中间六章,桥梁漫步,自地安门包括东、西步量桥,经万宁桥,至鼓楼、钟楼一带,瞻前顾后、左巡右视,引导读者破解步量桥和万宁桥的密码,然后围绕中轴线两河水脉,从故宫的西、东两侧,顺水向南,观赏什刹海、金水河、西苑三海、玉河和通惠河上的桥梁美学。

  第三段为最后两章,瞻望未来,自正阳门向南过天桥、走天街,至永定门桥以至永定门外凉水河上的永胜桥,这是古代皇朝祭天的时空,也是明代北京外城和中轴线向南拓展的地方。

  当你走在这一座座桥梁之上,回望北京的历史长河,北京的古道、古渡、古桥曾经金戈铁马,如今迎来了盛世繁华,古往今来令人思绪万千。

  (人文之光网综合整理;资料和图片来源于京报网、光明日报出版社官网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社科普及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理论知识,人文之光网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扫一扫关注

京社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