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液秋风——京华秋色背后的趣闻与掌故

来源:《北京晚报》  发布时间:2024-04-26

  秋意盎然,醉美京华。在北京历史风物景观中,嵌有“秋”字的便有多处,太液秋风、平湖秋月、南囿秋风、燕社鸣秋、钓台秋月、岔道秋风,景致各异,风光宜人。溯其渊源,多有趣闻与掌故……

清代张若澄绘《燕山八景图册·太液秋风》

  “太液秋风”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金代在都城辟太液池(今广安门外),并将“太液秋风”纳入“燕山八景”中。辽金在皇城东北部建造离宫,开挖西华潭,始有今天的北海。元初建大都城,在其基础上扩充,建金鳌玉蝀桥,隔成中海,将两者命名为太液池,并将金代“太液秋风”附会于此,且改称“太液晴波”。明代翰林学士金幼孜《北京八景·太液晴波》诗曰:“禁苑香风散紫埃,晴波漾日自沿洄。天光下映银潢净,云影遥涵玉鉴开。”勾勒出金秋时节,微风吹过,太液池水波清澈的迷人景色。

  清乾隆帝钦定“燕京八景”时,将“太液晴波”又改为“太液秋风”,并赋诗曰:“秋到宸居爽籁生,玉湖澄碧画桥横。荷风晚送残香气,竹露凉敲绿玉声。翠合三山连阆苑,波涵一镜俨蓬瀛。由来禁籞(yù)林泉好,行乐还同万物情。”乾隆十六年(1751)高宗手书“太液秋风”碑立于中海水云榭。

  水云榭为中海中的凉亭,金秋之时,置身于此,北面是金鳌玉蝀桥,背倚琼岛白塔,南面可越过宽阔的水面遥望瀛台;东岸万善殿、千圣殿是近景;西岸绿荫丛中掩映着金碧辉煌的紫光阁;远处碧波千顷,近处荷花映日,景色甚是宜人。清代学者朱彝尊曾寻游于此,即兴赋《早秋水云榭》诗:“残暑秋逾炽,凉风午乍催。微波莲叶卷,新雨豆花开。宛转通桥影,清冷傍水隈。夕阳山更好,金碧涌楼台。”好一幅云光映水,碧带环绕,翠盖丹英的绚丽画卷。

  (来源:《北京晚报》2023年10月8日,第13版;作者:户力平;图片:原文配图;原标题:京华秋色 画意满城;文章为部分节选)

 

社科普及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理论知识,人文之光网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扫一扫关注

京社科微信公众号

//51tongji //51tongji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