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冬虎:北京大运河文化带的历史特征与当代意义

大运河不仅是保障首都漕粮供应的经济生命线,而且在沿岸乃至更广阔的流域范围内积淀了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这种文化植根于大运河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联,以从南到北绵延数千里的人工河道为象征和载体,在空间上展现为一条狭长的带状分布,因此被称作“大运河文化带”,北京所在的最北段是其精华地段之一。【详情】

郑民德: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变迁、功能及价值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的人工运河,它源于春秋、发展于秦汉与隋唐、兴盛于明清,对于中国专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实用价值。随着中国大运河步入世界文化遗产行列,对大运河的保护、利用、开发提上了新的日程,如何发挥运河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的价值,使其得到延续与发展,已成为民族、国家与社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详情】

吴欣:大运河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大运河开挖、畅通与衰落,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中国社会特殊的运行与发展轨迹。因此大运河既是一条河,更代表了一种制度、一个知识体系和一种生活方式。运河及其流经的线性区域所孕育的文化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形塑中国文化的基因之一。【详情】

大运河是富含北京历史文化的大课堂——徒步调查大运河北京段的深切感受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水利运输工程,上下两千年、纵横三千里,是连接沟通中国南北的重要经济走廊,对于维系国家统一,促进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于今保护和开发大运河对于首都北京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升首都居民的生活品质,具有全方位意义。【详情】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要体现三个“联”

当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大运河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为运河沿线各省市的热门话题。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关键在“带”。大运河是因为漕运而形成的共有文化长廊,经济文化建设都要作为“带状”去思考,无论保护和利用都作为一个整体推进。【详情】

社科普及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理论知识,人文之光网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扫一扫关注

京社科微信公众号

//51tongji //51tongji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