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文化的表面是以阴柔的形式表现的,但大运河文化的内核却是刚毅的,两者表面看似很矛盾,实际上,正是外柔和内刚相互作用才形成独特的大运河文化。【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运河的最初起点是两千五百年前春秋时代吴国开凿的邗沟,从此,那些用简陋工具挖掘出的大大小小的运河,就像无数文明的碎片永远改变了这片土地。也就是因为有了这些运河的存在,隋炀帝才得以用最短时间建成隋唐大运河这样一个古代超级工程。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连接起黄河与长江两大流域经济圈。【详情】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人工运河。中国大运河是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的总称。作为沟通南北、东西交流的大通道,有着悠久历史的大运河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杰出贡献。本期将推出由央视网发布的《大运河》系列纪录片第八集:终点 起点。【详情】
元丰二年(1079)旧历三月,作者奉命移知湖州,这首诗是过泗州时所作。此诗认为在同一时空里,人们的愿望不同,造物主不可能全都满足。全诗即景寄意,因物寓理,意在言外,余味不尽。【详情】
白居易在杭州刺史任,时年53岁。长庆四年(824)五月,除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月末离杭,过常州,宿淮口,经汴河路,游宿州甬桥时有感昔日自家的别墅,已面目全非,满目凄凉。【详情】
唐代的“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杜甫及其家庭也不例外,致使他多年漂泊“剑外”(四川关南,剑门关外)。一日,忽然传来官兵收复蓟北的消息,欣喜若狂,急于要奔回离开八年之久的老家。这首诗将此时此刻的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