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北京
全部 党建 历史 经济 教育 科技 建筑 交通 体育 旅游 地理 文艺 民俗 伦理
旧京暑伏天的纳凉地

来源:《北京晚报》  发布时间:2024-07-18

  农历六月,京城大地蒸腾着暑热之气。现今,待在装有空调的房间里,早已成为民众的日常选择。然而,昔日科技不发达的时代,京城民众在炎炎夏日里都去哪里祛暑纳凉呢?根据一些史料文献记载,清朝时期的北京有消夏“四胜”的说法。“四胜”分别是什刹海、葡萄园、菱角坑和二闸。如今,“四胜”中的“两胜”已经完全消失了。二闸也不复原貌,但仍是民众休闲的场所。只有什刹海人尽皆知,而前海的荷花市场,还是民众消夏的好去处。

什刹海荷花市场 摄影:武亦彬

  消夏“四胜”美名扬

  什刹海荷花市场何以成为消夏的“胜地”?或因它所拥有的先天条件。在前海中间,有道串联南北陆地的长堤,将整片水域分成了两个部分。东部约占全水域的三分之二,沿堤岸一带种有荷花,水域中则种植鸡头米。西部约占全水域的三分之一,早年曾种植水稻。长堤里许,两岸杨柳成行,夏日熏风摇曳,荷香扑面,大有江南水乡之景色。

  及至清末,长堤两岸开始出现市场。到了1916年,应当地绅商所请,宛平县地方政府将业已形成的临时市场略加整顿,规定以前海长堤为中心,于每年农历五月初一至七月十五日,开办荷花市场。民国初期的荷花市场颇受京城民众的喜爱,但是,荷花市场的经营一年不如一年,各摊棚营业大为亏损,最终荷花市场在1950年宣告停办。

  老北京人消夏的第二处胜地,是位于东直门外护城河东岸的葡萄园。根据史料所示,这处葡萄园的规模并不大,只有几十架葡萄。园内有个茶馆,主人在葡萄架下设茶座。来此饮茶者,皆是京城的士绅。对谜语感兴趣者,于此地创建了“北派谜社”,每逢夏季都要到此以文会友。如今,已经无法找到葡萄园的踪迹,东直门交通枢纽一带或许是其旧址。

  老北京人消夏的第三处胜地,是位于朝阳门与东直门中间地带的菱角坑,此坑位于护城河外的地势低洼处。根据一些资料显示:晚清时期,此地三面环水,十里横塘,广植菱角,被称为菱角坑。京内有一个绰号“三瞪眼”的低级武官,将菱角坑一带据为己有。他在此扩充池塘,增加来水量,且建造起一座戏楼式的建筑。房舍四周环植柳树,外则遍植榆槐,每当盛夏,绿柳浓郁,池水涟漪,俨然一派“洞天福地”。在护城河水丰沛时,游人可从东便门、东直门乘木船,尽享凉风习习,感受一身凉爽。就这样,人们一路坐船至朝阳门桥下,再下船登岸,前行不久便是菱角坑。

  “三瞪眼”虽为底层武官,但因其混迹黑白两道,官私均有靠山,所以成了一只“坐地虎”。起初,“三瞪眼”不过是想借此地来自娱,后受同僚的撺掇,干脆效仿起二闸、什刹海,将这里改造成为民众消夏游乐场所,广招艺人表演。此时的菱角坑,恰似一个“小天桥”,人们不光能在这里消夏,而且能听戏、买杂货、尝小吃。夏天里来几次,暑热就过去了。

  二闸,也就是如今通惠河上的庆丰公园所在地。昔日的二闸一带,清波荡漾,绿柳披拂,风物宜人。旧时,从五月初一之后,二闸就逐渐风光起来。然而,真正热闹起来,是在暑伏至中元秋凉之间的这段时间。昔日二闸一带的船户有云:“河滩子的买卖,随着暑伏来,跟着法船走。”由于旧日的京城之内,没有太多可供民众游览的苑囿,所以把充满野趣的二闸当作绝好的纳凉之地,还是很符合京城民众心意的。尽管只有短短两个月的热闹,船户们尚可大赚一笔。

  清末民初之际,每遇盛夏,京城百姓便会呼朋引伴,出东便门,在通惠河畔的大通桥码头一带,或包租一船,或与众人同搭一船,沿着河道一路向东。但见船行于芦苇之间,船上众人顿觉熏风微拂,暑气顿消。河道里的水草幽香扑鼻,胸膈立爽。过了二道桥,只见外城的护城河水汇入通惠河道,水面也逐渐辽阔,芦苇蒲草等皆已不见,天地豁然开朗。只有岸边弱柳低垂,荷香吐艳。待船过“三块板”而东,两岸民居渐多,人烟亦密。至此,二闸便映入眼帘。游人上岸后,会看到茶社林立,商贩云集,游人熙熙攘攘,往来如织。这样的景象,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中叶。

上方山山道石桥

  士大夫多向西山去

  在明清两代,由于交通不便,民众出城避暑的人数有限。在明代,权贵人士往往喜欢于盛夏时节前往西山避暑。清代,西山地区则为清朝统治者及保卫其安全的军队营盘所占据。

  关于避暑西山的内容,在明代至民国时期的史料文献中经常出现,如明末问世的《帝京景物略》。在这部书的“卷六”“卷七”(西山篇目)中,对于一些名胜古迹进行了细致梳理。比如,“卷六”讲到香山寺:京师天下之观,香山寺,当其首游也。这处被晚明人士看作“首游之地”的香山寺,既非被后世清帝打造得富丽堂皇的庙宇,又非遭遇西方列强摧残之后所存留的建筑遗迹。彼时的它,是一座藏于香山之中,华美不夺四周山林景观风头的古刹禅林。

  欣赏过古刹之美,专程或顺路来香山寺的文人士大夫都会留下诗作。其中,明中期的内阁大学士李东阳、明中后期的大思想家王阳明、著名书画家文徵明等,都曾创作了诗篇。位于香山寺不远处的碧云寺一直与内廷宦官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明正德年间,大太监于经得宠,他为自己修筑的生圹便在碧云寺内。此时的碧云寺,经历了一番大规模的建造。于经失势后,碧云寺逐渐荒废。等到晚明天启年间,这里又成为大太监魏忠贤的生圹,于是又得到扩建。有明一代,到碧云寺寻古探幽的文人不少,且留下了一批诗文。其中,既有书画家文徵明,又有来自安徽歙县的许国(如今的歙县县城内,还保留有相当完整的许国牌坊),还有命运跌宕的文人李攀龙等。

  距离香山不远的卢师山,也是夏日里避暑的一个好去处。如今的卢师山,被划入八大处景区的范围内。在卢师山上,先有卢师寺、清凉寺,后有证果寺。明代的文人李时勉、孙承泽等,皆为卢师山留下了诗句。而八大处中的另外几处,历史最为悠久的便是平坡寺。这座寺庙历经沧桑,至清中叶得到皇家眷顾,名称亦改作香界寺。在《帝京景物略》中,关于平坡寺的文人诗篇有六七首之多。

  玉泉山也是避暑纳凉的好地方。根据明代《天赋广记》所述:在京西二十余里,山顶悬崖旧刻“玉泉”二字……古人发现玉泉之水,或早于金章宗修建“八大水院”。但自此之后,这“玉泉”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明代与民国时期,玉泉山面向京城百姓开放。《帝京景物略》中收录了七十七首玉泉山一带的游赏诗作,其中大约有一多半都是关于“玉泉”的。

  玉泉山的邻居是明代的瓮山,这是一处亦游赏亦耕作的绝佳避暑之地。“度山前小桥而南,人家傍山,临西湖,水田棋布,人人农,家家具农器,年年农务,一如东南,而衣食朴丰,因利湖也。”瓮山之下,是西湖。西湖的水量多少,与人工调节有关。西湖中的人工设施,最重要的便是西堤。载入“景物略”的瓮山与西湖的文人诗作,有三十余篇之多。及至清代,瓮山更名为万寿山,西湖则更名为昆明湖,两者一并归入皇家苑囿之中,普通百姓望而却步。

  京郊四周有美景

  自三山往北,一路进入昌平县境内,沟沟崖与银山等处也是文人骚客避暑远足的好去处。

  沟沟崖在明昭陵之北,整个山势陡峭,“泉为绕陵而幽幽,树为禁陵而郁郁”。这样一处山清水秀的宝地,对人们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在《帝京景物略》“沟沟崖”篇目下,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官员士绅所作诗文多篇。

  距离沟沟崖不甚远的银山,也因“近于皇陵,禁止樵采”,以致“松不胜其柯而偃,柏拂地而已枝,橡子落而无人收,榆柳条繁而禁老秋”。就在这样的自然风景中,矗立着数座金元时期的古塔。山之静、水之幽、树之盛、塔之美,几者合而为一,足以迷倒访古之人。于是,明代的一批文人骚客,为其留下了十余篇经典诗作。

  若出阜成门,西行二十五里,便是石景山。依照《帝京景物略》的说法,这就是座石头山,并没有什么景观可言。“土人伐石,岁给都人;石田是耕,不避坚厚”。到了万历年间,碧霞元君庙修筑于此,石景山才算有了些灵气。石景山的顶山,另有一座金阁寺。站在金阁寺处凭栏眺望,“苍黄一道,如带南缀者,浑河也”。这浑河,便是清康熙年间定名的永定河。

  避暑大西山,止于潜山者为多。如果有钱有闲有雅兴,或行进于更深一些的山区者,人数十分有限。比如,去京八十里的仰山,便必须途经道路艰难的磨石口、隆恩寺、三家村、军庄等。仰山之上有座栖隐寺,因藏在山水之间,所以风景独好。

  若有充足的时间及精力,清代避暑者或可攀爬大房山一带的上方山,走进云水洞。莫看上方山一带路途遥远,行走多有不便,但这里却并不缺乏游人,尤其是会吟咏诗篇的文人。于是,在《帝京景物略》等史料中,又出现了若干篇与此有关的作品。

  (来源:《北京晚报》2024年7月16日,第19版;作者:高申;图片:原文配图)

扫一扫关注

人文之光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