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日报》 发布时间:2024-07-12
1930年代,熙来攘往的前门五排楼,排子车与自行车并行。
北京是六朝古都,哪哪都好,就是太大,特别是在没有汽车的年代。日常出行,北京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代步想尽办法,不过这速度和舒适度,却一直没能改善。
自古以来,“南人乘船,北人骑马”。不过,在马用于军事的时候,老百姓只能养驴。骑驴代步由来已久,出行雇驴在北京地区极为普遍。那时北京各个城门关厢,有待雇的驴供人骑乘,这些地方也被称作“驴口儿”。
骡车是从清乾隆年间兴起,而后盛行的。作为马和驴的“串种儿”,骡子比驴高大,体力还强于马,特别适合跑长途客运,骡子加上轿子,就成了骡车。
1870-1890年的北京,骡子一前一后抬着轿厢,连轮子都没有。
1900年景山前的骡车和车夫。
既然是跑长途,骡车一般使用榆木、柳木、桦木制造,车底下铺木板,上面放毡和棉垫。高级的骡车还要用红木,铺厚垫子,加上车篷,糊上布或油纸,防雨、雪渗漏。
那时候,沿途揽客的叫“跑海车”,停在街上等人雇佣的叫“站口车”,还有专门赶庙会的“趟子车”。由于骡车的车轱辘是木制的外镶铁箍,当时北京道路咯咯棱棱,车里的人被摇晃得四处乱撞,纯属受罪。
老外进京后受不了,就引进了西式马车。据戏剧大家齐如山说,第一辆载人的西式马车,是1900年从英国运来的。不过,北京道路不平,西式马车走起来也会东倒西歪,舒服不了多少。清末,修了大马路,马车才多起来,民国以后柏油路多了,就不让镶铁箍的骡车上马路了。
鲜鱼口街曾经是一条仅次于大栅栏的热闹街巷,以鞋帽业为主,聚集了众多老字号。一架西式马车正从拥挤的人潮中穿行。
晚清老照片里的骆驼特别多,那时骆驼主要用于货运。门头沟的煤,大灰厂的石灰,黄土岗的黄土,盖房子用的沙子、青灰和木料,大都用骆驼驮运进城里。从清代到民国,北京城外郊区,石景山、门头沟、良乡、大红门一带,都有养骆驼跑运输的专业户。
从西山而来的骆驼队,经过广安门。
后来有了胶皮轱辘的大车能到矿上拉煤,运煤的价格下来了,用骆驼就不划算了。等有了汽车,难伺候的骆驼彻底失业了。
靠人力出行,先得说坐轿子,据说从夏代就有了:二人、四人抬的称小轿,八人以上抬的叫大轿,明朝宰相张居正坐的轿子最气派,是32人抬的“一室一厅”。《大清律》规定,文武大官不能超过四人抬轿,王府管事、内外镇守、守备官员不论老少都不准乘轿,老百姓可以乘“民轿”,但颜色、大小都有严格规定,一般为黑色,齐头、平顶、皂幔。
“排子车”,也叫“板车”,是城内人力运输的主力。这种木制大车,与北京常见的畜力大车构造和样式大体相同,只是车辕更适合人的双臂。排子车的拉法是一人驾辕,另有一至两人拉套。
1930年代,排子车在搬运货物
清末民初,最主要的代步工具是洋车,也就是人力车。这种车是清光绪年间从日本传来的,最初是硬胶皮的车轮,轮子高,车把短。后来北京人进行了改造,将车把加长,车轮放低,车厢加高。就连慈禧太后都坐过硬胶轮的洋车,车体漆成明黄色,配有黄龙软缎做的靠垫、坐垫。
1900年以后有了充气轮胎的洋车,就是老舍先生笔下骆驼祥子拉的那种车。这车充气拉着轻快,坐着也舒服。1915年,袁世凯还在总统府成立了穿军服戴军帽没有帽徽领章的洋车队。
骆驼祥子给自己买新车那年是1928年,他哪想到,洋车很快就被三轮车取代了。由于三轮车靠车夫蹬踏而行,比人力车省力,而且可以拉两个人,属于半机械化的交通工具,在北京有了电车和公共汽车后,仍有很大的市场。
社会学家甘博的两位亲友,坐在洋车上聊天。
当时有这样一个顺口溜:“三轮车,真时兴,不用腿跑用脚蹬。去前门,逛故宫,东便门外蟠桃宫。坐三轮,心宽松,不用担心打天平。”1940年前后,北京城租赁三轮车的车行就达200余家,三轮车总数达1万辆左右。
1947年冬天的北平街头,三轮车在整修过的道路上前行。
老北京最小众的出行方式要算冰床了。像是小孩儿玩的冰车的放大版,冰床可坐3至4个人,用棉被盖脚,一个人前边拉,一个人后边推。在冬天,什刹海、护城河都有经营此行当的。
冬日河道上,小伙计拖着用于运营的冰床。
发展了上千年的交通业,最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被汽车火车终结了。如今,什刹海的三轮车成了一景,人们又开始回归自行车,大概只有走走停停,才能更接近这个城市的日常。
(来源:《北京日报》2024年7月9日,第11版;作者:孙文晔;图片来源:原文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