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北京
全部 党建 历史 经济 教育 科技 建筑 交通 体育 旅游 地理 文艺 民俗 伦理
沈从文笔下的北京古建

来源:《北京晚报》  发布时间:2024-05-28

颐和园风光 李可染

  作家沈从文的后半生,以研究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为主业,用他形象的语言来说,是“花花朵朵,坛坛罐罐”的学问。这项研究,使他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广泛涉猎和深切认知,加上他文学家的丰富联想、精妙文笔,又使他的研究成果溢出许多异样的蓬勃。譬如对北京的古代建筑,他的文字中就开拓出了多方面的思维空间,值得后来者顺着他的笔触游走与领略一番。

  1956年10月,沈从文在《文汇报》上,发表了一篇散文:《北京是个大型建筑博物馆》。文章简短的开头,就将北京古建筑的情形,给予了高度概括和形象展示:“北京在世界上以古建筑著名。紫禁城里的宫殿,分布城郊的庙坛园林,每个单位都包括有一系列的建筑物,各有艺术上的不同风格,综合看来,又如同整体的一部分,是用故宫皇城大建筑群作中心,在五百年前北京建都总计划中就定下来,经过累代创修陆续完成的。设计规模的雄伟、谐调、明朗,以及每一建筑物装饰的华美精细,都给人留下不易忘记的深刻印象。”

  “围绕宫城的几个主要建筑群,例如南城的天坛和先农坛,西城的白塔寺和城外白云观与五塔寺,北城的钟楼和鼓楼,东北城角的国子监、孔庙和雍和宫,城外的东岳庙,以及临近宫城的中南海、北海、团城、太庙和社稷坛、景山和大高殿,郊外西山一带的碧云寺、八大处、卧佛寺、玉泉山、大觉寺……都是近五百年古建筑艺术的结晶。”这节如数家珍的排列,一方面可见沈从文对历史及北京古建筑的熟悉,从亲切的行笔,更可以见出他对这些古建筑的由衷热爱。

  说到建筑情形,沈从文由于长期研究,尤其说得具体明白:“元代在这里作‘大都’,百年统治中,城郊庙坛园林不断有补充。白云观、护国寺、东岳庙、白塔寺,都是这一时期建造的。当时尼泊尔的大艺术家安尼哥,和中国大艺术家刘元师徒二人曾经参加过这些庙宇园林的建筑设计和雕塑工程。”此外,“长城口居庸关的过街楼,也是这个时期作成的。”

  虽然是这个时期建造的,可在沈从文看来,金代城池的建造,多取法北宋汴梁,间接还保留了洛阳和长安汉唐帝都的规模。他也从历史文献采撷资料来说明:“《金史·张汝霖传》中曾提起过,当时装饰一个宫殿,就使用过汉族和回鹘(hú)锦绮丝绣工人一千二,经时两年才告完成。”今天我们阅赏一些建筑的金碧辉煌,可想象出它们其中包含有多少人的金钱心血。还有其他例证:“今北海琼岛的建筑,虽从辽代创始,至于琼岛上的太湖石假山,却是金人攻下开封后,把‘寿山艮岳’撤毁,搬运石头来京堆砌成功的。”这样在北宋首都的“撤毁”“搬运”行为,只能发生在大规模的战乱朝代更迭之时。

  据说,元代在这座小山上建“广寒宫”避暑,房屋花木布置得和想象中的月宫仙境一样,当时还用人工激水上升到山顶,水从一个龙头口里喷出,变成小瀑布缓缓流入浴池中。这个宫殿建成后,连帝王都觉着过分,“明太祖因为这座宫殿过于奢侈,派萧洵来督工,把它撤毁。”萧洵当时是工部郎中,是个有心人,“撤毁”时,他“才把原来琼岛建筑情况,一一记载下来让后人知道”。

  这座宫殿虽然“撤毁”,可建筑材料依然可利用。“琼岛上石头透剔清奇部分,明代搬移过中南海,就成了现在的‘瀛台’。”说到这里,沈从文还借助资料,发挥想象,用文字复原了当时这一带的情形:“元代虽已利用海运转输南方粮食,南北运河还贯通,运河粮船能直达北城后海一带,当时在琼岛上远望,还可依约见到千百艘大粮船,舳舻衔接、桅樯如林的动人情景。”

  若要说举世闻名的北京建筑,莫过于天安门了。沈从文也专门作有《天安门前》一文:“近几年来,我因工作关系,无论风晴雨雪,每天早晨晚间都得进出天安门几次。”这般接触熟识,写记起来,当然体会深切:“在一座高达三丈的棕红色台基上,高高矗起那么一座九楹重檐金碧辉煌的大门楼,两翼红墙向东西延展开去,给人印象是雄伟、华贵而又十分沉静稳定。”

  熟识这个建筑群落的沈从文,将天安门融入其中加以介绍:“其实如就故宫建筑全部说来,天安门还只是宫殿建筑体系前沿一部分。再前还有正阳门,后边又还有端门。由端门进去是午门,这才是紫禁城真正的大门。”相较而言,天安门建筑以华美壮丽见称,午门却给了他一种端重严肃的感觉。

  在历史上,午门具有“凯旋门”意味。明清两代国有大事,出兵远征时,将帅受命成行,多在午门前举行出兵仪式。战争结束胜利归来时,帝王就坐在午门楼上阅兵,慰劳将士,检视俘虏和胜利品。

  午门楼下东西两廊,“共有八十四间厢房连接端门,过去是百官候朝的地方。天明前即冠带袍服云集,到时候午门两侧角楼钟鼓齐鸣,才大小鱼贯进入午门、太和门,于太和殿前白石丹陛下等待召见。”

  午门兴建于十五世纪,重修装金布彩于十七世纪末,如果站到午门楼上高处四望,故宫以三大殿作中心的建筑群,及内外东西六宫建筑群、文华武英二殿建筑群,都如近在眼前。在沈从文的笔下,那是“一重重明黄色琉璃瓦大屋顶,和秀挺不群矗立在城垣东西那两座转角楼,共同在明朗秋阳下灼灼闪光,后背衬托着的是一大片蓝空”。“围绕着宫城百万户人家,半笼在郁郁青青的一片树木绿海中,这一切,真是够庄严、深厚、沉静和一种不易形容的美丽!”经过沈从文的实景描摹,这处经典建筑与自然、社会、人生,的确真正交融成一片“不易形容的美丽”。

  还有一处建筑胜迹,沈从文当然也不会漏掉。1956年,沈从文还写记有一篇《春游颐和园》。

  颐和园,沈从文实实在在于此居住过,所以他的这篇文章,似乎有更多的个人沉浸的感受。

  为了让人们认识深入,他将这里的建筑分了“五个大的单位”加以介绍。第一是进门以后的建筑群。此建筑群是“除中部大殿外,计包括北边的大戏楼和西边的乐寿堂,以及西边前面一点的玉澜堂”。对建筑,沈从文总力图以事件增加读者印象。譬如“玉澜堂相传是光绪被慈禧太后囚禁的地方,院子和其他建筑隔绝自成一个小单位”。“这个戏台和中国近代戏曲发展史有些联系,中国京戏最出色的演员谭鑫培、杨小楼,都到这台上演过戏。”“戏台上下分三层,还有个宽阔整洁的后台和地下室,准备了各种机关布景。”作为文学大家,他也特别善于以细节强化自己的说明:“例如表演《孙悟空大闹天宫》或《水漫金山寺》时,台上下到必要时还会喷水冒烟。演员也可以借助于技术设备,一齐腾空上升,或潜入地下,隐现不易捉摸。”这些技术今天看虽颇为有限,可显示了演艺家在当时对艺术效果的努力探求。今天人们感觉有趣的,沈从文也给予解说:“戏台面积比看戏的殿堂大许多,原因是这些戏主要是演给专制帝王和少数皇亲贵族官僚看的。”“乐寿堂庭院宽敞,建筑虽不特别高大,却显得气魄大方。本院和西边一小院,春天时玉兰和海棠都开得格外茂盛。”

  全部长廊及排云殿、佛香阁,是“全园的精华”的第二部分。其中许多小的建筑单位,各具巧思。在沈从文看来,“得租一只小游船,把船直向湖中心划去,再回过头来,看看这个建筑群,才会明白全部设计的用心处。”这是一个艺术家对距离在建筑中作用的特别理解。

  第三部分即“湖中心那个孤岛上的建筑群,龙王庙是主体”。沈从文将建筑放进自然之中:“连接龙王庙和东墙柳荫路全靠那条十七孔白石虹桥,长年卧在万顷碧波中,背景是一片北京特有的蓝得透亮的天空,真不愧叫作人造的虹。”“这条白石桥无论是远看、近看,或把船摇到下边仰起头来看,或站在桥上向左右四方看,都令人觉得满意。”

  第四部分则一笔带过:“后山一带,建筑废址并不少。”“目下重要的是有好几条曲折小山路,清静幽僻,最宜散步。”

  第五部分是“以谐趣园做中心的建筑群,靠西上山有景福阁,靠北紧邻是霁清轩。”“谐趣园主要部分是一个不规则荷花池子,绕着池子有一组长廊和建筑。”沈从文曾经体验过,所以感触满满:那个荷花池子,夏天荷花盛开时,真是又香又好看。四周的树林里,清晨黄昏常有极好听的黄鸟歌声。啄木鸟声也数这个地区最多。“夏六月天雨后放晴时,树林间的鸟雀欢呼飞鸣,更现出一片活泼生机。”他不但为游人提供了游览路线,更写出了颐和园里最迷人的气息。

  可以看出,对北京的古代建筑,沈从文会由建筑与周围的时空加以联系,把作品与欣赏都融会照应,形成完整的建筑价值意义。这是文章特色,也应是希望了解这些著名建筑的读者最为需要的。

  (来源:《北京晚报》2024年5月27日,第20版;作者:杨建民;图片来源:原文配图。)

扫一扫关注

人文之光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