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北京
全部 党建 历史 经济 教育 科技 建筑 交通 体育 旅游 地理 文艺 民俗 伦理
数易其主的俄国公使馆大门

来源:《北京日报》  发布时间:2023-07-03

俄国公使馆大门旧址

  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东交民巷,每天吸引着无数游客探访。这片街区的形成有着特殊的背景,它承载着一段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记的沉重历史,也见证着120年来影响中国近现代发展进程的一系列重大历史变迁。

  初到东交民巷的人们,大多会被老教堂、旧邮局、旧银行等造型优美、异域风格的建筑旧址所吸引,其实它们只是这里的配角,分布在街区不同部位的一个个原使馆院落,才是当年这片区域的绝对主角,很多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就发生在这里。这些院落大门如同历史见证者,亲历了一系列历史变迁。位于东交民巷西段东部北侧的原俄罗斯公使馆大门,就是它们中颇有代表性的一座。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之后,东交民巷街区被外国列强强行划为中国人不能在内居住和随意进入的使馆界,成为由外国人控制、不受中国政府管辖的国中之国。沙皇俄国在大大扩展原有使馆地盘的基础上,规划并修建了新的公使馆。具有鲜明俄罗斯风格的大门一经建成,立即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

  20世纪10年代,中俄两国都发生了历史巨变,中国最后一个封建朝代——大清王朝终结了它的历史。沙皇俄国则被苏维埃政权取代,1922年成立的苏联成为公使馆院落的新主人。由此,原沙皇俄国公使馆成为苏联驻华公使馆。此时,使馆大门的建筑结构虽没有改变,但细节的变化却十分明显。大门上方飘扬的不再是沙皇俄国的三色旗,而是红色的苏联国旗,旗杆下方沙皇皇家的徽记也改为以镰刀斧头为核心的苏联徽记。

  此后,随着民国政府南迁到南京,东交民巷内苏联公使馆也相应地降格,改为驻华总领事馆。各国使馆虽迁往南京,但原有的使馆界特权仍然继续保留。抗日战争结束后,民国政府虽经努力,也没能收回原使馆界的全部主权。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旋即,苏联与新中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1950年7月,新中国彻底收回了原使馆界的全部主权。随着东交民巷内苏联领事馆旧址被确立为苏联驻华大使馆,其他国家的使馆也陆续入驻这里,东交民巷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个外国使馆区,成为新中国外交事业的起步之地。

  1959年,苏联大使馆迁往东直门内的新馆址,东交民巷内的使馆旧址院落更换了新主人——最高人民检察院。直到此时,高检院机关的人员才有机会走进并详细了解这座院落。院落以面对大门端庄气派的主楼为核心,在成片高大成荫的树木和大片绿茵草坪之中分布着一座座西式小洋楼,院内虽以欧式花园别墅为主体风格,却还留有少量清朝的建筑遗存。主楼前东侧不远,有一座青砖做台基的传统中式凉亭和一座两层砖木结构的小型亭阁。这亭阁,在明清两代曾是皇家太医院的御药库。

  上溯历史,原来这个院落的部分区域,曾是清王朝正式划拨给俄国宗教团体的一块用地,修建起的院落名为俄罗斯馆,实则为专供俄国人使用的居住地。1732年,俄罗斯馆内建起了一座规模不算大却非常正规的东正教堂,名为圣玛丽教堂,又称奉献节教堂。1861年3月出版的《伦敦新闻画报》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该教堂进行过详细介绍。俄罗斯馆是外国人在北京建立的第一个专供本国人居住的场所,是东交民巷一带历史最久远的专供外国人使用的院落。

  高检院机关入驻院落后,主楼和各栋别墅都成为办公用房,而教堂则被弃用,成了库房。

  20世纪60年代后期,高检院搬离院落。仍在原址矗立的这座大门,于70年代初又一次迎来了院落的新主人——最高人民法院。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院落内原有的办公用房已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业务需要,院内的老旧房屋与设施陆续被拆除。进入90年代后,院内那座有260年历史的奉献节教堂和原使馆主楼都被拆除,在原主楼位置建起了一座现代化办公大楼。与此同时,那座俄罗斯风格特色鲜明的原使馆大门也被拆除了,院墙上只开设了简易的大门,让了解历史背景的人们不禁扼腕惋惜。几年后,人们惊喜地看到,在原大门旧址处,参照原来的式样重新修建起一座新大门,这处院落又恢复了昔日的整体外观。

  如今,人们走到东交民巷西段的最高人民法院附近,可以看到一大两小三座院门,而见证久远历史变迁的,是位于最西端的那座代表俄国公使馆旧址的大门。

  (来源:《北京日报》2023年2月2日,第11版;作者:张纯鸣;图片来源:原文配图)

扫一扫关注

人文之光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