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北京
全部 党建 历史 经济 教育 科技 建筑 交通 体育 旅游 地理 文艺 民俗 伦理
颐和园长廊的彩绘艺术——苏式彩画

来源:“首图北京记忆”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1-04-07

  作为世界上最长的古建画廊,颐和园长廊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它是中国皇家园林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宛若一条五彩绚丽的飘带,蜿蜒在万寿山南麓的昆明湖畔,将散布在山水之间的亭台楼阁、轩馆舫榭有机缀联。

  长廊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 年),1860 年遭英法联军焚毁,在19世纪末光绪年间得以重建,以其巧妙的构思、精美的建筑、丰富的彩画久负盛名。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全长728米,共计273间。廊与廊之间建有四座八角重檐攒尖观景亭,分别题名“留佳”“寄澜”“秋水”“清遥”,象征着春夏秋冬的四季美景。漫步长廊,仿佛走进一座精妙别致的画廊。廊间每根梁枋都绘有彩画,题材广泛,大小不一。有惟妙惟肖的人物,栩栩如生的花鸟,有风光旖旎的山水,美轮美奂的建筑,1.4 万余幅色调鲜明的绘画,不仅把长廊装饰得华丽斑斓,更使其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

  从建筑工艺上讲,这些彩画属于苏式彩绘,与和玺彩绘、旋子彩绘并称为中国古典建筑三大彩绘。和玺彩绘是最高级别的彩绘工艺,主要用于宫殿、坛庙等大型建筑的主殿,雕龙刻凤,富丽堂皇。旋子彩绘则用途广泛,一般官衙、 庙宇、牌楼等处均可采用,由圆润丰满、流利柔韧的各色线条扭转盘结成不同的图案,绮丽奇巧,炫目迷幻。而苏式彩绘和这两种严谨划一的殿堂式彩绘尤为不同,它起源于江南苏杭地区的民间传统做法,俗称“苏州片”,由明朝永乐年间营修北京宫殿的江南工匠传入北方。几经变化,苏式彩绘在图案、布局、题材等方面大量吸收北方彩绘的精华,尤以乾隆时期凸显色彩艳丽、装饰华贵的特点,因而又称“官式苏画”。

  相比之下,颐和园长廊的苏式彩绘选材多样,别具匠心,堪称苏式彩绘的传世典范,其中最引人入胜的当属三百余幅人物故事彩绘。八仙过海、孔融让梨、三娘教子、宝黛情长……一个个神话传说、戏曲故事,一部部古典名著、人物传奇,犹如一扇扇历史小窗,从三皇五帝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诉说着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在众多彩画中,不仅人物故事彩画构图生动、形态逼真、富含寓意,描摹花鸟鱼虫的彩画同样也表达了丰富多彩的含义。例如画牡丹点缀着两只白头翁,寓意着“富贵白头”;画喜鹊立在梅花枝头,寓意着“喜上眉梢”;画荷花又有燕子衬托,寓意着“海晏河清”。这些都是对盛世太平、国泰民安的美好向往。

  (来源:“首图北京记忆”微信公众号;作者:浮岚子;图片:原文配图)

扫一扫关注

人文之光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