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市方志馆》 发布时间:2024-10-21
编者按:
北京“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具有3000多年建城史和800多年建都史。这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沃土,历史积淀深厚,文化遗产丰富,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为服务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全面梳理北京老城的历史发展脉络,深入挖掘和阐释北京老城的历史文化内涵,编写了《北京老城故事》一书。即日起,人文之光网摘选部分文章予以转发,敬请关注!
北京前门大街上,有一处旅行打卡必去的景点,这就是铛铛车。无论淡季还是旺季,游人至此,纷纷围观拍照,乘车坐个来回。殊不知,这辆豪华的观景车,承载着百年前北京公共交通的历史兴衰。
一波三折 艰难起步
1921年5月9日,京都市政公所(市政府前身)督办张志谭和中法实业银行代表塞利尔·白乐吉签订了一份合同,决定成立北京电车公司,官商股份各占一半,允许市民投资入股。这份合同的签订,标志着北京近代城市公共交通的正式起步。
就像其他新生事物一样,北京有轨电车面临动荡不安的时局,举步维艰。
早在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北京曾从德国西门子公司引进过有轨电车,修建了永定门外马家堡至崇文门的线网轨道,但因时局动荡,尚未开通便胎死腹中。它在1900年义和团运动中被拆毁。两年后,京师警察总厅再次提出创办电车动议。随后,京都市政公所反复进行宣传,主张兴办。然而由于北洋政府财政紧张,无力出资,且坚持电车公司官办,不愿意将兴办权交给外国资本或民间资本,因此始终没有实质性进展。1921年5月,在张志谭落笔签合同的一刻,北京有轨电车的建设才终于有了正式开端。
然而传统行业的阻挠、传统城市布局的局限,又给建设带来不小的冲击。筹建之初,谣疑迭起,因为缺乏科学知识,很多市民认为电车带电会伤人。京师总商会反应最为强烈,提出“市捐加重”“车夫失业”等电车“十四大流弊”,向政府施压,极力反对电车通行。迫于压力,北洋政府为维护局面稳定,不停斡旋,多次下令叫停电车公司工程。
施工过程中充满障碍。大到铺轨工程、开工执照,小到安设电杆、挪移水管,电车公司需要不断和多个部门进行协商,有时候往返的文书把竹箱都装满了,大大延误了工程的进度。1923年6月,电车公司向董事会报告:“去冬因安设电杆电线与交通部磋商三阅月,始获批准,今正因铺轨各工程与市政公所商议两阅月,始发开工执照。此外,因增加货运车辆与铁路局交涉。减免税厘与财政部税务处交涉。挪移电杆或水管,与电话电灯局、自来水公司交涉。文书盈箧,往返需时,各处开工,坐是延误。”
不仅如此,架线铺轨的过程中,城内几个跨街牌楼的拆除也遭到抵制。1923年7月12日,电车公司致函内务部:“西单牌楼前经本公司与市政公所商定,由市政公所先行拆卸……东单牌楼年久失修,易生危险,曾经大部呈准备款兴工,函由市政公所先将东单牌楼拆卸。”虽然名义上是说牌楼年久失修,但实际上是为了给电车让路。事情见诸报端后,引起市民广泛关注,很多人认为牌楼是古代文化的遗迹,应该予以保护。北洋当局左右为难,甚至邀请市民代表、电车公司、警察署三方会商,共同商议两座牌楼的去留问题。民间力量的制约,虽使市政公所有所犹豫,但两座牌楼最终被先后拆除,使架线铺轨得以顺利进行。
运营多舛 由盛转衰
1924年12月17日,前门大街上,伴随着悦耳的“当当”声,北京的第一列有轨电车在万众瞩目中驶来。《晨报》报道了当时的盛况:“有中外来宾数百人,分乘八辆花车,以天安门为起点,经东单、东四、北新桥,过后门(今地安门)、太平仓(今平安里),经西四、西单至天安门……沿途观者人山人海,秩序良好,并无任何故障。”
北京的第一辆有轨电车([美]甘博 摄)
车头挂了一只铜铃铛,司机只要一踩脚下的踏板,铃铛便会发出“当当”的声响,提醒行人闪避。铛铛车这个名字,很快传遍全城。然而紧随其后的,却是北京人幽默的调侃。
“老太太上电车——别吹。”这个歇后语是讽刺别人吹牛说大话。“别吹”一语双关,最初说的是铛铛车上的查票员千万别吹哨。因为铜哨一响,意味着全部乘客都已上车,司机脚下一踩,就要发车了。倘若人未到,哨已响,年轻的快跑两步,还能赶上车,而年纪大的腿脚慢,这趟车就错过了。因此市民们开起了老太太的玩笑。
车票也让人眼花缭乱。通车之初,车上座位按等售票,每等票又分14种,共28种,让人混乱。因为太繁杂,后来电车公司进行了改进,按里程售票,总算是相对简化了一些。1928年后,国都南迁,战事频繁,百业凋零,乘客寥寥。有轨电车面临着经营困难的局面。
1944年至1948年,有轨电车事业进一步衰落。车辆状况频出,乘客苦不堪言。据说当时有人作打油诗讽刺:“一去二三里,抛锚四五回,修理六七次,八九十人推。”车辆故障频繁出现,有时候日出车不过10辆,甚至最低时6辆,4条线路因无车而停运。这与运营高峰时的50辆车、7条线路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明面上的调侃是北京市民的幽默,实际上有轨电车事业已经跌到谷底。1948年底,电车公司债台高筑,亏损累累,已经处于破产边缘。
怨声骤起 引发冲突
铛铛车的出现,直接影响到庞大的人力车夫群体的生计,一时怨声载道,遭到强烈抵制。
1929年10月22日晚,北平城内数千名愤怒的人力车夫冲上街头,捣毁了有轨电车。电车工人出来阻拦,一番混战,直到军警武装镇压,逮捕多人,车潮才算平息。车潮中,电车公司损失机车43辆、拖车20辆、道岔10处、站亭站阁5处,还有8名电车工人受伤。人力车夫一方,有4名人力车夫被枪决,人力车工会也被迫解散。
此次冲突为何如此激烈?据调查,北平是全国拥有人力车夫最多的城市,全市至少有5.5万人,占全城人口的7%。他们的背后是依赖拉车供养的家庭,约占全城人口的19%,有15万之多。然而他们收入微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除乞丐以外最穷苦的人”。有轨电车通行后,被影响了营生的人力车夫开始攻击毁坏电车设施。这与百年前英国的卢德运动如出一辙。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机器的自动化造成大批有技术的工人收入降低,引发织袜工人不满,进而捣毁机器。相传此事始于一名叫卢德的工人,因此被称为卢德运动。然而先进的生产力是不可阻挡的。对于北京民众来说,有轨电车逐渐由奢侈品转向必需品,乘坐铛铛车的人越来越多了起来。
《北平日报》上曾登载过这样一首打油诗:“站头等车二三时,两眼望穿脖梗直,为省金钱六七角,如似婴儿盼奶吃。”由于车少,像珠市口、前门、东单、西单等繁华地方的车站,经常是人山人海。有时好不容易等来的车却到站不停,售票员在窗口向人群大喊:“车上人挤,不开门了。”一些着急的人不得已攀入行进中的电车窗户,作出杂技一般的惊险动作。有些年轻胆大的,扒在电车尾部的横木上面,半脚踏实,半脚悬空,双手拉住开着车窗的边框。多的时候,一辆车甚至可以并排挂上五六个人。
虽然人们需要有轨电车这种现代工具,但直到北平和平解放前,有轨电车始终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人民政府接管时,电车公司实际运营线路5条,线路总长度仅有35.58公里。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的城市建设得到快速发展,更多的交通工具走进普通市民生活。1966年,随着北京体育馆至永定门火车站最后一条有轨线路的停驶,运行长达42年的北京铛铛车完成了它作为公共交通工具的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2009年元旦,铛铛车重现前门大街。只不过它已不再是公共交通工具,而是人们体验老北京公交、聆听历史回响的著名景观了。
(来源:《北京老城故事》,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著,北京出版社2022年版;图片来源:“北京市方志馆”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