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北京
全部 党建 历史 经济 教育 科技 建筑 交通 体育 旅游 地理 文艺 民俗 伦理
明代琉璃河大桥见闻

来源:《北京晚报》  发布时间:2024-07-29

  京南有一座古老的石拱桥——琉璃河大桥。琉璃河又称大石河,这座古桥也有一个形象的俗称——大石桥。石桥之地曾有一座木桥,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也就是金大定十年,南宋诗人范成大出使金国,途经大石河时,就是从那座木桥上过去的,他作诗曰:“烟林葱茜带回塘,桥影惊人失睡乡。陡起褰帷揩病眼,琉璃河上看鸳鸯。”范成大走过的那座木桥,在金元战争中毁掉了。元代曾重修,又毁于元末战火。如今这座11孔石桥修建于明代,即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至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

  现在,横跨大石河的这座古桥属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正在进行维修,文保碑被施工围挡圈在了工地里面。

琉璃河大桥 摄影:岳强

  石桥建造一波三折

  发源于百花山小寒岭的大石河,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大河。战国时期,它称绳水;西汉时,称圣水;隋朝时,称防水;唐朝时,复称圣水;五代时期,称石子河;金朝时,称龙泉河;民国以后,称大石河。大石河下游,从窦店镇经琉璃河镇到小清河一段,当地称琉璃河,房山区琉璃河镇由此而得名。位于琉璃河镇北部的琉璃河大桥,也由此而得名。但在民间,人们习惯将其称作大石桥。

  大石桥长165.5米,宽10.3米,高8米,共11孔,中孔最大,拱券正中雕有精美的兽头。桥体全部以方石砌筑,结构严谨,气象宏伟。桥面两侧竖立石质望柱88对,柱与柱之间是石质栏板,共计178块。栏板长1.65米,宽0.8米,厚0.28米。望柱和栏板上雕刻着海棠线等纹饰,简洁古朴,敦实大方。桥面条石之间的衔接以“银锭扣”扣嵌,异常坚固,一侧人行道就有“银锭扣”198颗。这座古老的石拱桥在屡遭洪水冲击的情况下保存到现在,便得益于精良的建造工艺。

  有人说,大石桥是仿照卢沟桥建造的。卢沟桥的建造年代早于大石桥,从时间上看,存在这种可能性。另外,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为北京地区最大的石拱桥,大石河上的大石桥位居第二,两者相仿,都是北京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石拱桥。当然,卢沟桥的名声比大石桥大得多,这或许与卢沟桥事变有关。据1924年的《良乡县志·舆地志》记载:“(琉璃河)石桥为朝宗孔道,四会轮蹄;北望卢沟,双虹对跨,诚京南要隘也。”与卢沟桥一样,大石桥也是京南重要交通枢纽。但大石桥的望柱上没有姿态各异的大小狮子,栏板上也没有宝瓶、花卉等吉祥物雕刻,似乎比卢沟桥低调。

  在大石桥修建之前,大石河上的木桥经常被洪水摧毁,造成南北交通中断。嘉靖十八年(1539年),明世宗南巡,行进到大石河时,驻跸在距离北岸不远的良乡行宫(遗址位于今琉璃河中学)。在大石河畔,他目睹了木桥被冲毁后,人们艰难过河的场景。南巡归来后,他立即下诏,命工部尚书甘为霖督造石桥。但不久,甘为霖因病离职,修桥搁浅。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明世宗再下诏书,命侍郎杨麟、内宫监太监陈准、袁亨督造石桥。这项浩大的工程历时一年,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终于完成。从最初安排动工到最终建成通行,大石桥一修就是七年,可谓一波三折,好事多磨。

  明隆庆三年(1569年),良乡知县安守鲁修《良乡县志》时,将大石河与河上的大石桥称作良乡八景之一,名为“燕谷长虹”。

  明清时期多次大修

  我在房山区琉璃河镇找到这座古桥时,桥头一台挖掘机轰鸣着,河堤上堆满刚刚挖出的新土。踩着新土,可以望见近在咫尺的古桥,但无法走到桥上去。古桥西边是架设在107国道上的新桥,我沿着新桥从南走到北,试图穿过荒草萋萋的琉璃河湿地公园,找到那块竖立在北边桥头的文保碑,并且到古桥上看看。当我走到公园深处的河边时,发现古桥依然被施工围挡严严实实地拦着。

  由于琉璃河地区地处冲积平原,西高东低,自古水灾频发,而地势低洼处的大石桥,曾多次被洪水冲毁。据史料记载,“每遇溽暑水发,环桥南北尽为巨涛,难以越渡”。修了毁,毁了修,明清时期,大石桥的大规模修缮就有3次,分别为: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和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

  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冬,明世宗拨帑银8万两,命徐杲总理,治理水患。到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冬,徐杲规划,郎中王尚直、员外郎鲁一经、内宫监太监杨用分理,在大石桥两端用条石修筑两堤,各长500余丈。石桥北端铺设到刘李店村,石桥南端铺设到琉璃河镇内大街南口,俗称“五里长街”。另外,在桥北路堤中段增设独孔小桥一座,“长4丈5寸、阔3丈5尺、高1丈3尺5寸,并设水沟8道,以杀水势”。这次大修,相当于大石桥的续建。

  万历年间,石桥南侧三洞坍塌,路堤开裂,行人无法通行。明神宗知悉后,为之动容。神宗的母亲慈圣皇太后捐银1万两,神宗捐银29054两,皇宫各人士及各机构也均有捐助。神宗命内宫监太监何江负责大石桥维修。自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冬到万历三十年(1602年)春,大石桥和路堤修缮完成。

  第三次大修是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那年盛夏,连日倾盆大雨引发山洪,水势异常凶猛。石桥被冲断后,无法通行,只好在桥东增设渡船。因人多船少,经常发生争执,甚至互殴。地方官员上奏朝廷后,朝廷立即调拨专款,命直隶总督李鸿章派员监修,一年后竣工。

  1959年和2001年,大石桥还进行过两次大修。前者整修了桥台、桥墩、驳岸石墙等,修补了桥面的旧沥青,加铺了一层新沥青。后者河底清淤,河底石铺墁,修缮桥南护坡,将桥身栏板、望柱由混凝土材料更换为石质材料,清理掉桥面的沥青,露出原来的石砌桥面。

  1999年10月,古桥西侧的钢筋混凝土新桥竣工后,大石桥由公路桥变成了文物桥。

琉璃河遗址出土的文物 摄影:武亦彬

  繁华过往成了故事

  2001年大修时,大石桥脱下穿了几十年的“沥青装”,露出原来的石砌桥面。那一块块坚硬的石头已被岁月打磨光滑,走在凹凸起伏的桥面上,深一脚浅一脚。雨季里,石块缝隙间的积水滋养出青苔以及东张西望的小草。更有传奇意味的是,桥面上留有古代铁轴车压出的车辙,就像京西古道上的马蹄窝。这些深达十几厘米的车辙,昭示着古代大石桥南北交通的繁忙。

  那时,宽阔的大石河不仅滋润了两岸的良田,还成就了航运。大石河流经的燕古店,在清代设镇后更名为琉璃河镇。据《光绪顺天府志》卷二十记载:“四十里琉璃河镇,亦名刘李河,又曰燕古店,把总驻焉,有铺。”所谓“把总”,就是管理河道的官员。当时,掌管水域的官员为总督,下设都司、守备、协守备、千总、把总等。尽管“把总”的行政级别不高,但说明这里是政府职能机关驻地。而“有铺”,是说这里有商业店铺。当时,大石桥南北两边的“五里长街”,就是店铺林立的商业一条街。据《良乡县志》记载,当时房山全县商业税收中,琉璃河镇的税款相当于良乡城和窦店镇两地的总和,可见其商业的繁荣。

  作为南北交通的纽带,大石桥上熙来攘往,既有四面八方的商贾,也有进京赶考的举子,更有无数为生计奔波的匆匆过客。值得一提的是,大石河畔还留下了南宋丞相文天祥的足迹。他是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在被押往大都(今北京)时,途经大石河的。当时,连接南北两岸的还是一座常修常毁的木桥。正值冬日,天寒路滑,兵败被俘的文天祥在山河破碎的满怀悲愤中,写下了《过雪桥琉璃桥》一诗:“小桥度雪度琉璃,更有清霜滑马蹄。游子衣裳如铁冷,残星荒店野鸡啼。”

  从大石桥向北不远处,曾有一座明代行宫——良乡行宫(现为琉璃河中学)。明世宗南巡时,曾在那里驻跸,并作出了修建大石桥的决定。后来,行宫成为佛寺——恩惠寺,各殿供奉佛像,并按寺院规制在二进院东侧修建钟楼、西侧修建鼓楼。八国联军入侵时,寺院遭到严重毁坏。清宣统三年(1911年),太监李乐宾和道士李崇祥筹资重建,竣工后更名为岫云观。清朝灭亡后,很多出宫太监在此居住,当地人称其为“老公庙”。当时,岫云观为下院,上院为上方山的宝金山玉虚宫。岫云观设义学,不收学费和书本费。道观有香火地280庙,太监私田500庙,那里的太监衣食无忧。

  1949年以后,最后两个老太监被收容到城内居住,岫云观改为学校。殿宇内的塑像早已不复存在,只有那些与行宫、佛寺、道观有关的历史故事,依然在大石桥一带流传。

  (来源:《北京晚报》2024年7月23日,第20版;作者:岳强;图片来源:原文配图)

扫一扫关注

人文之光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