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市方志馆》 发布时间:2024-01-24
编者按:
北京“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具有3000多年建城史和800多年建都史。这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沃土,历史积淀深厚,文化遗产丰富,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为服务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全面梳理北京老城的历史发展脉络,深入挖掘和阐释北京老城的历史文化内涵,编写了《北京老城故事》一书。即日起,人文之光网摘选部分文章予以转发,敬请关注!
《大清会典》记载:“正阳门之内为大清门……门之内千步廊,东西向,各百有十间,又折而北向,各三十四间,皆联檐通脊,东接长安左门,西接长安右门,门各三阙,东西向。两门之中南向者天安门,为皇城正门。”这是清代官修典籍中首次明确提出“天安门为皇城正门”。天安门是皇帝进行祭祀、出巡等活动时进出皇城的必经之地,也是古代朝廷举行重要庆典活动的场所之一。
“承天受命” 长治久安
天安门的前身是明代的承天门,建于永乐十五年(1417)。城楼形制模仿当时南京的承天门,建成时还不具备现在天安门的规模,而是面阔5间、进深3间,木构架,砖墙结构,重檐歇山顶,城台辟五券门,其名称也沿用“承天门”。“承天”二字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
天顺元年(1457),承天门被大火烧毁;成化元年(1465),由工部尚书白圭主持重建。重建后的承天门比原来更为宏阔高大,为面阔5间、进深3间的城楼,基本有了现在天安门的雏形。
清顺治八年(1651),朝廷大规模改建承天门,扩为面阔9间、进深5间的重檐歇山顶城楼,改名“天安门”,既包含“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又有“国泰民安,长治久安”的寓意。
承天门最初的城门匾额上并非是三个字。孙承泽《春明梦余录》记载:“明之承天门名实为‘承天之门’。”史书还记载,唐、宋、元各朝匾额多为四字、六字,不足时以“之”字填补,“承天之门”自是沿袭惯例。据考证,清朝天安门匾额刻有满、汉、蒙三种文字,汉文为“天安之门”,沿袭了明代四字惯例。20世纪80年代,有人在北京房管一公司木材厂的仓库中,发现了清初天安门匾额。这块匾额虽已破旧不堪,但仍隐约可见匾面上满、汉、蒙三种文字,汉文“天安之门”四字篆书依稀可见,证实了这一点。
随着历史演变,匾额上的三种文字只剩满、汉两种文字,汉字改为楷体“天安门”三字,去掉了“之”字,字体也相应扩大。辛亥革命后,匾额上只剩下“天安门”三个汉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天安门城楼上的国徽取代了匾额。
“金凤颁诏”通告天下
皇帝进行登基、大婚、祭天地等重大庆典活动时,会在天安门举行隆重的“金凤颁诏”仪式。其实,就是皇帝向天下百姓发布重要通告。“金凤颁诏”仪式极为隆重。工部要提前备好漆成金黄色的木雕凤凰和雕成云朵状的木盘,雅称“金凤朵云”;摆“金凤”于天安门城楼垛口正中,并设置备有黄案的宣诏台;奉诏官和宣诏员等人在此处候命;礼部官员于午门外预设龙亭、香亭各一。诏书放在太和殿黄案上,皇帝盖上御玺后,大学士奉诏书走到太和殿檐下,由礼部尚书用云盘承接诏书,待诏书安放在云盘内,双手举起,銮仪卫撑开黄盖,由中路出太和门、午门,文武百官随队而出。
诏书到午门外后,置于午门外的龙亭里,銮仪卫、校尉抬亭,在乐部和声署导迎的乐声中,香亭在前,内燃檀香;龙亭在后,乐队及文武官员护送,穿过端门,登上天安门城楼,将诏书从龙亭中恭奉到宣诏台黄案上。宣诏员登台面西而立,宣读诏书,天安门下金水桥南,文武百官依次面北而行三跪九叩大礼。
宣读完诏书之后,奉诏官将诏书置于“朵云”内,来到预设城楼垛口正中的“金凤”前,把诏书卷起后放在金凤口中,然后用彩绳悬吊“金凤”从天安门垛口正中放下,城楼下礼部官员双手捧着云盘,等候缓缓落下的“金凤”,“金凤”口中的诏书稳稳地落在云盘中,此举称为“云盘接诏”。
此后,诏书仍要放回天安门龙亭内,然后在礼乐声中送往礼部衙门。礼部尚书率官吏下跪迎接,将诏书恭放大堂内,行礼后用黄纸誊写若干份,颁告天下。
“金凤颁诏”时,卤簿森严、气氛庄重,仪式感十足,旨在彰显诏书像天命一样不可违逆。清代文人毛奇龄在《天安门颁诏诗》中咏道:“双阙平明烟雾开,九重颁诏出层台。幡悬木凤衔书舞,仗立金鸡下赦来。彩椟横时天宇阔,黄封殿定圣心裁。策灾本是贤良事,何处还寻杜谷才。”
“金殿传胪”一跃龙门
明清时期与天安门有关的另一项隆重仪式是“金殿传胪”,也就是皇帝召见新科进士的一项仪式。
《清史稿·选举志三》载:“三年大比,试诸生于直省,曰乡试,中式者为举人。次年试举人于京师,曰会试,中式者为贡士。天子亲策于廷,曰殿试。名第分一、二、三甲。一甲三人,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殿试是最高一级的考试,由皇帝在紫禁城内亲自主持,经皇帝钦点,佼佼者脱颖而出,享受读书人梦寐以求的“金殿传胪”。
“金殿传胪”仪式,一般于殿试后两天举行。这一天,皇帝在太和殿召见新科进士。进士身着进士服,头戴进士巾,巾上插簪花一对,意气风发,恭立天安门前听候传唤,然后与文武百官一起步入紫禁城,分列金銮殿丹墀下。鼓乐声中,皇帝驾到升坐龙椅,群臣山呼“万岁”。礼部官员捧出钦定的“金榜”,由传胪官按榜依次唱名,宣布考取进士者的姓名、名次、籍贯。每唱到一名,由多名侍卫接力高声重复,其中状元、榜眼、探花,均要连唱三遍,以示超凡卓越。新科进士听到传唱后,行至御道上站定,向皇帝叩拜谢恩,成为天子门生,这就是“金殿传胪”。能受到“金殿传胪”待遇的读书人苦尽甘来,真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传唱完毕,传胪官引导状元、榜眼、探花,走到天子座前的阶下迎接“金榜”。状元居中,稍前于榜眼、探花。状元站在第一块御道石正中镌刻的巨鳌头部,“独占鳌头”的成语即由此而来。
新科进士被皇帝召见后,礼部官员捧着写有进士姓名、名次的“金榜”,先放到午门前的龙亭里,再由鼓乐仪仗前导,抬出天安门,东转出长安左门,张挂在临时搭起的龙棚里,由名列榜首的新科状元率诸进士看榜。当时,人们把天安门东侧的长安左门称作“龙门”,进士们“金榜题名”,犹如“鲤鱼跳龙门”,风光无限,可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民国时期的天安门([美]甘博 摄)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从这天起,雄伟壮丽的天安门摆脱数百年来封建皇权的色彩,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镌刻在神圣的国徽上,融入中华儿女的血脉中。
(来源:《北京老城故事》,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著,北京出版社2022年版;图片来源:“北京市方志馆”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