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北京
全部 党建 历史 经济 教育 科技 建筑 交通 体育 旅游 地理 文艺 民俗 伦理
山下泉流似玉虹

来源:《北京日报》  发布时间:2023-11-27

玉泉山 图片来源:京报网

  玉泉山是西山的支脉,据史料载,这里“土纹隐起,作苍龙鳞,沙痕石隙,随地皆泉”,而且这些泉流水清而碧,澄洁似玉,水从山间石隙中喷涌而出,淙淙之声铮铮悦耳,被称为玉泉。用玉泉水灌溉的京西稻至今都是名贵大米;元代宰相耶律楚材曾用玉泉水制墨,命名“玉泉新墨”,是墨中佳品。

  正是由于玉泉非同一般,才引起历代帝王的青睐,玉泉山也被营造为避暑胜地。金代明昌元年(1190年),金章宗完颜璟三次巡幸玉泉山,对“泉味甘冽”的玉泉非常喜爱,在这里建起了“泉水院”作为避暑之地,“玉泉垂虹”成为“燕京八景”之一。从“垂虹”两字可以想见,当年这里水量多么丰沛。后来,元世祖忽必烈在此建昭化寺,明英宗朱祁镇时又添建了上下华严寺。明诗人王英曾写下《玉泉》:“山下泉流似玉虹,清冷不与众泉同。地连琼岛瀛州近,源与蓬莱翠水通。出洞晓光斜映月,入湖春浪细含风。道迢终见归沧海,万物皆资润泽功。”生动地描述了当时玉泉山的迷人景象及其避暑功能。

  康熙皇帝也看上了玉泉山一带的青山绿水,从康熙十九年(1680年)起,他用了12年时间在这里修造了美丽宏大的皇家园林,初名澄心园,后改名静明园。静明园内的楼、阁、亭、馆、佛寺、佛塔皆依山而筑,融入泉壑、山岩、林木之间,秀丽和谐,是造园艺术的典范之作,康熙帝也常来此避暑。

  到了乾隆帝,他接着又进行了大规模的园林扩建,乾隆十八年(1753年)基本建成。之后,玉泉山及山麓的河湖地段全部圈入皇家苑囿之内,同时建造了玉峰塔。玉峰塔位于玉泉山巅,砖石结构,七层,高33米,仿木结构楼阁式,是北京地理位置最高的古塔。

  由于历代在玉泉山进行了大规模改建扩建,玉泉山的地形地貌逐渐改变,到清乾隆年间时,曾经挂似垂虹的玉泉流水,已经变得“喷薄如珠”了,为此乾隆帝将“玉泉垂虹”改为“玉泉趵突”,并提笔留诗:“玉泉昔日此垂虹,史笔谁真感慨中。不改千秋翻趵突,几曾百丈落云空。廓池延月溶溶白,倒壁飞花淡淡红。笑我亦尝传耳食,未能免俗且雷同。”

  玉泉山不仅泉水好,而且景色特别优美,乾隆皇帝御定了静明园十六景:廓然大公、芙蓉晴照、玉泉趵突、竹垆山房、圣因综绘、绣壁诗态、溪田课耕、清凉禅窟、采香云径、峡雪琴音、玉峰塔影、风篁[huáng]清听、镜影涵虚、裂帛湖光、云外钟声、翠云嘉荫。然而,这一切在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入侵时,大部分毁于兵火。

  玉泉山的泉水有“天下第一泉”之称,这是怎么来的呢?传说乾隆帝命人特制了一个银斗,来衡量天下名泉水质的轻重,以水质的轻重来判定泉水的优劣。结果玉泉水斗重仅一两,而其他从全国各地采集来的泉水,最轻的也有一两二厘重。同等容积,玉泉山的水质量最轻,乾隆帝钦定玉泉水为“天下第一泉”,并亲自撰写泉名和泉记,立碑于玉泉边上。碑记中说:“水之德在养人,其味贵甘,其质贵轻,朕历品名泉,实为天下第一。”自此玉泉水“天下第一泉”的美称就流传开来了。

  玉泉水含杂质少,水质好,因此清朝宫廷中饮用的水都取自玉泉山,每天由插着龙旗的水车,经西直门运入宫中。那时,每天西直门一打开城门,第一个进城的就是皇宫运水车,每辆车上放着四个大水桶,上面盖着绣龙的大苫布,曾经是老北京街上一景。

  (来源:《北京日报》2023年11月16日,第15版;作者:刘永加;图片来源:京报网)

扫一扫关注

人文之光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