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北京
全部 党建 历史 经济 教育 科技 建筑 交通 体育 旅游 地理 文艺 民俗 伦理
北京老城故事丨三朝“国门”大前门

来源:《北京老城故事》  发布时间:2023-10-08

  编者按:

  北京“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具有3000多年建城史和800多年建都史。这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沃土,历史积淀深厚,文化遗产丰富,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为服务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全面梳理北京老城的历史发展脉络,深入挖掘和阐释北京老城的历史文化内涵,编写了《北京老城故事》一书。即日起,人文之光网摘选部分文章予以转发,敬请关注!


  “我爷爷小的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一首《前门情思大碗茶》,唱出了浓浓北京味儿、绵绵北京情。歌中“高高的前门”,就是明清两代北京内城的正阳门,其前身是元大都城的丽正门,因位于紫禁城和皇城的正前方,俗称“大前门”。

  “衣冠之海”丽正门

  元大都由内至外有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重,丽正门是外郭城正南门。外郭城分11门,南城垣开3门,东为文明门,西为顺承门,正中为丽正门,始建于至元四年(1267),元大都南城垣的位置在今长安街偏南。

  “丽正”二字取自《周易·彖传·离卦》:“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大意是太阳月亮附着于天,百谷草木附着于地,光明相继而附着于道,就能推行教化,促成天下昌盛。

  大都城兴建之时,11座城门均未建箭楼和瓮城,丽正门也仅有阁楼式重檐城楼一座。到了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元朝统治者为求自保,修建了各城门瓮城,并在护城河上架设吊桥。这次修建的丽正门瓮城呈长方形,与后来明代修建的月牙形瓮城不同。

  丽正门前有三条河,河上自北而南正对丽正门架有三座桥。第一座桥为丽正门前护城河上的龙津桥,第二座桥为金口河上的万安桥(或周桥),第三座桥为金闸河之桥,名称不详。第三座桥虽“籍籍无名”,但它南边的一棵树却“声名显赫”。《析津志》载:“世皇建都之时,问于刘太保秉忠,定大内方向。秉忠以丽正门外第三桥南一树为向以对,上制可。遂封为独树将军,赐以金牌。”元世祖钦封“独树将军”,以此为“大内方向”的基准。以这棵树为基点,向北延伸作为大内(宫城)的中心线。“独树将军”是北京城自元大都以来中轴线的起源点。据专家推测,“独树将军”大约就在今正阳门箭楼的位置。“独树将军”当时可谓“风光无限”,每逢元会(元旦大朝会)、圣节(皇帝生日)、元宵这三个重要节日的晚上,人们“于树身悬挂诸色花灯于上,高低照耀,远望若火龙下降”。由此可见“独树将军”地位是多么“显赫”。

  丽正门有三个门洞,“正中惟车驾行幸郊坛则开。西一门,亦不开。止东一门,以通车马往来”。正中的大门,除皇帝出巡或前往郊坛祭祀出入之外,长年累月关闭不开。丽正门东一门则可以通车马往来。元世祖每年出城到郊坛举行典礼,其仪仗必经丽正门。

  元朝大学士欧阳原功有《丽正门诗》云:“丽正门当千步街,九重深处五云开。鸡人三唱万官集,应制须迎学士来。”可见丽正门为官员上朝必经之地,经常是万官云集,冠盖如云。元人黄文仲在《大都赋》中称此门为“衣冠之海”。

  大都的城门建筑早已荡然无存,但仍可从时人记录的只言片语中领略它昔日的盛况。元代诗人李孝光《和宋学士晚出丽正门》诗云:“暮光霞彩炫金题,绛阙高居雉堞低。上相楼台连御苑,中郎车骑过沙堤。皂雕孤唳(lì)凌云翮(hé),紫燕双翻蹀雪蹄。回首上林凉夜月,蕊珠多是凤鸾栖。”日暮中的丽正门和大都城,阆苑琼楼,流光溢彩,尽显大气恢宏。

  明永乐十七年(1419)朱棣营建北京城,将大都城南城垣向南拓展,丽正门由今日长安街偏南处迁到现在正阳门的位置,但起初只建了城楼,名称不变。

  “隆示万邦”正阳门

  明正统元年至四年(1436—1439),丽正门增修了瓮城、箭楼、东西闸楼等军事防御设施。因丽正门方位上居国都之阳(阳即南),且在南三门之正中,故更名“正阳门”。《礼记·明堂位》中有“天子负扆(yǐ),南向而立”,《周易·说卦传》中有“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左传》里也有“天子当阳而立”之句,因此以“正阳”这个寓意颇深的名字称呼国都的正门,可谓名副其实。

  老北京人常说:“前门楼子九丈九,四门三桥五牌楼。”内城九门中正阳门楼最高,为九丈九(折合40.96米);城楼和箭楼下各一门,瓮城东西两侧闸楼下各一门,共“四门”;箭楼南有护城河,正阳桥横跨护城河,为并排三座,就是“三桥”,中间一座只供龙车凤辇通行;桥南有五牌楼一座,木结构,“五间六柱五楼”柱出头式,额枋间镶“正阳桥”匾额。

  正阳门的国门地位,萌于元代,兴于明代,正式确立是在明英宗时期。明英宗即位后大规模修建北京城垣,各城门的瓮城在正统时期最终完成。增修后的城门,以正阳门形制最为隆崇,“焕然金汤巩固,足以耸万年之瞻矣”,其主体建筑格局在此后的几百年间,基本没有改变。

  明清时期,正阳门也是帝王车驾出入城的必经之地。清代吴长元《宸垣识略》载:“正阳外门设而不开,惟大驾由之。月墙东西设二洞子门,为官民出入。”这里所说的正阳外门就是箭楼下的门,平时不开,专供皇帝御驾出入时开启。官民只能走瓮城两侧的门洞。正阳门仅许轿子进入,车辆不准通行。正阳门是明清历代皇帝车驾前往天坛祭天或到先农坛侍弄那“一亩三分地”的必经之路,可谓关乎国体和国威的礼仪之门。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的《正阳门楼工程奏稿》称:“正阳门宅中定位,气象巍峨,所以仰拱宸居,隆上都而示万国。”正阳门以“宅中定位”的优势,具有拱卫皇城、隆示万邦的国门地位,为京城诸门之首。

  “人间烟火”大前门

  正阳门不仅是展现皇家威仪的国门,更是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烟火气满满的“大前门”。

  前门一带烟火气最盛的是民间商业。元代,此地天下物产“不求而自至,不集而自粹”。明永乐初年,前门外建有铺房,“召民居住,召商居货”;嘉靖时期,前门外一带已经成为繁华的街市。进入清代,内城商人迁徙外城,前门传统商市愈加繁荣。《都门杂咏》中有首竹枝词描述了彼时盛况:“五色迷离眼欲盲,万方货物列纵横。举头天不分晴晦,路窄人皆接踵行。”前门外百货令人眼花缭乱,游人如梭摩肩接踵,大街小巷热闹非凡。

  这里不只有热闹繁荣的商业气息,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以前,北京有“九门十庙”的说法,内城九门除正阳门外,其他八门瓮城内都各有一座庙,而正阳门瓮城内却有关帝和观音两座庙。

  巍峨的正阳门城楼西侧曾经坐落着一座规模小到只有一进院落,看起来普通,但人气却旺到不可思议的关帝庙。清朝皇帝每逢去天坛祭天礼毕回城时,都要到正阳门瓮城内关帝庙上香,可见正阳门关帝庙的人气之旺。

  皇家如此信奉,百姓自然也不例外。据传,正阳门关帝庙求签极灵,闻名遐迩。清代著名学者李文田来京参加会试时,在正阳门关帝庙求得一签“名落孙山外”。他以为仕途无望,谁知榜上有名,便觉得灵签不灵。到了殿试后,得知状元、榜眼都姓孙,他才恍然大悟。这个故事虽是文人笔记中的趣闻,不足为信,但也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正阳门关帝庙的虔信。

  明清至民国时期,京城妇女一直承袭一个有意思的风俗“走桥摸钉”。相传,正阳门秉“正阳之气”而宜男丁,每年正月十五,京城求子心切的妇女都争相前往正阳门箭楼摸门钉。清代《都门竹枝词》将“摸钉”风俗刻画得极为生动:“女伴金箍燕尾肥,手提长袖走桥迟。前门钉子争来摸,今岁宜男定是谁。”

民国时期的正阳门箭楼([美]甘博 摄)

  电视剧《正阳门下》主题曲这样唱道:“天下有个正阳门,住着一群啥样人儿,要里儿要面儿要心气儿,坎坷磨不掉精气神儿,都说人生如戏心正才能是角儿……遮不住的太阳就像昧不了的良心,别问我为什么,因为我心里有一座正阳门。”悠扬动听的歌声久久回荡,诉说着人们对正阳门的向往。

 (来源:《北京老城故事》,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著,北京出版社2022年版;图片来源:“北京市方志馆”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

人文之光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