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老城故事》 发布时间:2023-08-23
编者按:
北京“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具有3000多年建城史和800多年建都史。这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沃土,历史积淀深厚,文化遗产丰富,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为服务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全面梳理北京老城的历史发展脉络,深入挖掘和阐释北京老城的历史文化内涵,编写了《北京老城故事》一书。即日起,人文之光网摘选部分文章予以转发,敬请关注!
永乐十四年(1416)十一月的一个早朝,明成祖朱棣召集众臣议事。他表情严肃地说:“众爱卿,再议议建北京宫殿的事吧。”短暂的沉默之后,众大臣纷纷表示:“北京是龙兴之地,请陛下降旨抓紧营建吧。”从大臣们的神态和语气中,朱棣虽然感觉到还是有些言不由衷,但营建北京宫殿一事终于挑明了,将来迁都一事也会水到渠成。想到这儿,他不动声色,起身退去。自此,已经秘密营建10年的北京紫禁城,逐渐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楠木金砖运抵北京
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册封诸子为亲王,分封各地。四子朱棣被封为燕王,后就藩北平。靖难之役后,朱棣在南京登基,改年号为永乐,但他仍念念不忘北平是他起家的地方。他几次动议迁都北平,均遭到老臣的强烈反对。为此,他只得另辟蹊径,推进自己的计划:先是把北平改名北京,北平府改为顺天府,与南京应天府的地位相同,接着又派人到北京踏勘风水宝地,建造陵寝。徐皇后在南京去世后,一直停柩待葬多年,直到北京天寿山的陵寝建成后,才进京安葬。永乐四年 (1406)夏,淇国公丘福率文武群臣恳请皇帝建北京宫殿,以备巡幸。其实,以备巡幸是假,营建宫殿是真。朱棣正希望有人替他说出这番话,自然应允。次年五月起,大批工匠、民夫云集北京,开始营建新的皇宫。
准备工作充满艰辛。工部尚书宋礼奉旨,到四川的崇山峻岭中寻找楠木。楠木极其贵重,但寻木难,运木更难。运木前的准备工作繁重, 需石匠20名凿山开路、铁匠20名打造工具、篾匠50名编织缆绳。运输 木材不仅需要苦力,更需要巧力。百余名斧手将楠木砍倒,然后搭起架子,像小车一样托起木材,由500名拽运夫拴绳拖拽,每十里一塘(驿 站),直到江边。“一木下山,常殒数命”的现象时有发生。
永乐五年(1407)五月,一个喜讯从四川传到南京皇宫:“有大木数株,不藉人力,一夕出天谷,达于江,盖山川之灵相之。”不知是因为地震还是山洪的自然作用,有一批木材自己穿山而下,冲到江水里,这可把宋礼乐坏了。朱棣一听也喜出望外,把这座出产大木的山命名为“神木山”,又是祭祀,又是建祠堂,好不热闹。而宋礼在这场营建中,前后两次入蜀,历经十几年,终以两鬓斑白之躯病逝于任上。
除了木材,宫殿内墁地金砖的选用标准和烧制过程也令人惊叹,“色尽纯白,无燥纹,无坠角,叩之声震而清者,乃为入格”。苏州的窑户, 先到州城东北取土,然后晒干、敲打、磨细、过筛、用水过滤、晾干、 踩踏、手揉、压实、拍打成型、阴干,然后每天拍打持续8个月,再入窑烧制130天,最后停火窨(yìn)水。即便能够合格,成品有时候也只是十里挑一。据统计,建造紫禁城共使用金砖上万块,数量巨大,烧制工程推进的艰难可想而知。
准备工作持续了10余年,基础工程也秘密进行了10余年。永乐十五年(1417),地面工程建设正式开始。
能吏巧匠搭建团队
今天北京西城区的西四北七条,明代称泰宁侯胡同。这个泰宁侯, 就是受命督建北京宫殿的总指挥陈珪。陈珪是江苏泰州人,祖上以打鱼为生。直到今天,泰州一带还流传着这样的民谣:“青蒲角上曹皇后,淤溪湖里泰宁侯。”陈珪少时习武,后随徐达平定中原。他在“靖难之役” 中立下汗马功劳,位居功臣第四位,被封泰宁侯,后被派去和皇子朱高炽驻守北京。他不负重托,兢兢业业,毫不懈怠,深受朱棣信任。
朱棣策划营建北京的事,几乎是全权委托于陈珪。从永乐四年 (1406)决定营建开始,70多岁的陈珪承担了管理和规划的重任,十几年间始终职事如一,没有离开过北京。遗憾的是,永乐十七年(1419) 四月,85岁的陈珪溘然长逝。此时,距工程完工只有一年半的时间。朱棣认为他“危身奉上,甲胄有劳”,赐谥号忠襄,为此罢朝三天,可谓极尽哀荣。
除了“经画有条理”的总指挥陈珪,还有一批精明干练的能吏、炉火纯青的工匠,他们用智慧和心血,共同完成了这个伟大工程。
山东武城人吴中,知人善任,善于处理复杂事务,经手大小事情, 经久不忘。
北直隶清苑人李友直,主持处理营建期间的杂事,忠于职守,宵衣旰食,一丝不苟。
金山卫(今上海市松江区)人杨青,是个抹灰工。皇帝见内府房间新抹的墙上有异彩,问他是什么。他据实以告是蜗牛爬过,因此受到永乐皇帝赏识。
江西庐陵人刘叔毖,负责处理北京行部庶务。他博学有修养,平和宽厚,敢于担当,受到同僚和服役百姓的尊重。
陈珪带领这支建筑团队,会集了一批顶尖的能工巧匠,为北京宫殿的建设提供了一流的管理和技术。
巧夺天工建造皇宫
在紫禁城的建设中,“官式古建筑营造技术”被能工巧匠们发挥到极致。该技术主要分8个种类,又称“八大作”,分别是土作、石作、木作、搭材作、瓦作、油作、彩画作、裱糊作。土作是指地基的筑造,是基础;木作是指地面上的木结构房屋建造,是主体。
土作的代表工艺是一种被称为“满堂红”的施工技术。“满堂红”地基的一般做法是先挖去原有自然土层,再一层一层重新夯筑。乾清宫的 “满堂红”是这样做的:从下到上,一层卵石、一层黏土、一层碎砖反复交替,再一层灰土、一层垫层砖,最后才是地面砖。其中,最主要的灰土层由石灰、黄土、河沙等按一定比例配置而成,俗称“三合土”,既坚固结实,又能防潮。灰土层的夯筑十分费工,不仅要夯打十几遍,还要撒石灰、洒水、泼糯米汁。强大的压力使厚厚的灰土变得密实。石灰、 水和糯米汁的融合,使其质地更加牢固。紫禁城从建成至今,从未因雨水浸泡而下沉,也没有因为地震而损毁,堪称“金城汤池”。
储上木,以待良工;出细活,以成大美。紫禁城的木作最为讲究。以大木结构为骨架,每四个柱子中的面积为一间,这是宫殿的基本单元;柱、枋(fāng)、梁、檩等构建,用榫卯结构连接起来;在柱子和大梁之间,以斗拱来承载重量。能工巧匠们对木作的标准精确到毫厘,其构思的巧妙、构建的精准,分则为方寸,合则为乾坤,称得上是“方寸之合,巧夺天工”。
至于石作、瓦作、油漆作,有的经雕琢化身为石座柱础,有的经烧制化身为琉璃屋顶,有的被调和附着于雕梁户牖,与搭材作、彩画作、 裱糊作等工艺一起,让紫禁城流光溢彩,更加精美。
永乐十八年(1420)九月,富丽堂皇的北京宫殿正式竣工。次年正月初一,紫禁城内鼓乐齐鸣,盛况空前。明成祖如愿以偿地端坐在奉天 殿宝座上,接受四方朝贺。大学士杨荣盛赞:“凡内外文武群臣,与夫四方远藩之长,来觐于庭者,莫不欢欣踊跃,以为气象宏伟,规模壮丽, 卓冠千古,真足以临四方,朝万国,实为圣寿万万年洪福之征。”
紫禁城全景(来源:《京华旧影》第122页)
北京紫禁城是现存的世界规模最大、国内建筑工艺最复杂、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宫殿建筑群,尽管在后来的岁月中屡次遭遇灾祸,但其初建时形成的宏大格局和精湛技艺,仍熠熠生辉,令人向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61年北京故宫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名录》。
(来源:《北京老城故事》,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著,北京出版社2022年版;图片来源:“北京市方志馆”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