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北京
全部 党建 历史 经济 教育 科技 建筑 交通 体育 旅游 地理 文艺 民俗 伦理
北京老城故事丨钟鼓声声鸣京城

来源:《北京老城故事》  发布时间:2023-08-09

  编者按:   

  北京“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具有3000多年建城史和800多年建都史。这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沃土,历史积淀深厚,文化遗产丰富,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为服务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全面梳理北京老城的历史发展脉络,深入挖掘和阐释北京老城的历史文化内涵,编写了《北京老城故事》一书。即日起,人文之光网摘选部分文章予以转发,敬请关注!


  什刹海的东北方有两座高大宏伟的建筑,这就是北京的钟楼和鼓楼。它们经历风霜雨雪,见证着时代的沧桑变迁。2001年岁末的午夜,25位鼓手表演的《二十四节令鼓之冬》,仿佛从时空隧道穿越而来,让人们感悟到历史脉搏的律动。

  铸钟挂钟历艰辛

  钟鼓楼是钟楼和鼓楼的合称,其命运可谓多舛。钟鼓楼始建于元代,曾因战乱被毁,明永乐十八年(1420)重建,后又多次被火烧、被雷击。现在的钟楼是清乾隆十年(1745)重建的,高47.9米;鼓楼为明嘉靖十八年(1539)所建,高46.7米。

  相传,钟鼓楼建成后,明成祖朱棣为了保证皇城内可以听到洪远的钟声,遂下令:“3个月之内铸成一口硕大无比的大钟。如果到期钟未铸成,工匠全部处斩。”这让工匠们慌了神,当时科技欠发达,时间又紧迫,铸成这样一口大钟谈何容易?

  3个月期限临近,铸钟首领华严看着翻滚的铜水,多次取样均未达标,不由得心急如焚。这时,他的女儿华仙前来送饭。她见大家心情低落,便问其原因。华严回答:“未能在限期内完成铸钟,大家性命不保。”有工匠插话道:“听说古有以身为引铸龙泉宝剑的故事,铸钟恐怕也许缺少‘灵性’吧!”华仙思忖片刻后,将食盒交予父亲,未等华严反应过来,便纵身跳入熔炉中。霎时,炉火冲天,铜水升腾。首领华严忍痛大喊:“浇铸!”工匠们一鼓作气,大钟乃成。这座重达63吨的铜钟,是中国现存体量最大、分量最重的古代铜钟,有“钟王”之称。

  明成祖对铸成的大钟十分满意,所有工匠也因此保住了性命。人们为纪念华仙,在钟楼附近修建一座铸钟娘娘庙,而今还有铸钟胡同。

  铸钟难,挂钟更难。钟楼高近48米,古代没有卡车和吊车,要把这个庞然大物抬上楼顶并悬挂到梁架上,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传说,时值严冬,有几位经验丰富的工匠突然灵光乍现:用黄土堆成一个从地面直达楼顶的舒缓斜坡,在斜坡泼水,冷冻结冰后,顺着光滑的冰面把大钟缓缓拉到楼顶,立在一座冰冻的高台上。工匠们运用这个方法,很轻松地将钟运上了高楼。接着,工匠们穿好挂钩搭好梁架,再砌筑钟楼四边的石柱、墙体,搭建上方重叠交叉的石梁、拱券和琉璃瓦顶。待到春天来临,冰雪融化,楼内冰冻的高台也化成一摊泥土,被一点点清走后,大钟也就安稳地悬挂在楼内了。

  暮鼓晨钟催昏晓

  钟鼓楼作为中国古代的报时建筑,几乎遍布于我国所有的历史名城之中。在古代,准确掌握时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白天还好办一些,只要不是阴天下雨,大家看太阳就知道大致时间。可到了夜晚,只有依靠城中心的钟鼓之声,人们才能感知时间。

  我国古时有一套完整的报时系统,把一夜分为5个更次,从晚上7点到次日凌晨5点,每两个小时为一更。元大都建成后,实行严格的宵禁制度,钟声便成了宵禁的信号。“一更三点,钟声绝,禁人行。五更三点,钟声动,听人行。”马可·波罗也曾在游记中介绍:“夜间,有三四十人一队的巡逻兵,在街头不断巡逻,随时查看有没有人在宵禁时间,即第三次钟响后离家外出,被查获者立即逮捕监禁。”

  清乾隆年间,因以前击鼓撞钟的方法过于复杂,所以将其简化为只在夜里报更两次,分别为定更和亮更。每天定更的时间为一更(19—21点),先击鼓后撞钟;每天亮更的时间是五更(3—5点),先撞钟再击鼓,被称为“暮鼓晨钟”。

  朝廷銮仪卫校尉每晚戌时定更。司鼓校尉以对灯为号,钟声响,城门关,交通断,称“净街”。这时,皇宫乃至京城大小街道的更夫,就会手拿铜锣、梆子和护身的器具上夜,负责报时和守卫都城的安全。

  鼓楼内有一个碑漏。碑漏内部有12根铜管,碑漏上方有一个能投球的小孔,将一个小金属球放入,通过所有铜管的时间为24秒,两个金属球之间的时间间隔为24秒,36个球用时14.4分,3600个小球滚动完毕正好24小时。金属球通过铜管后会击响最下方的铙(náo),鼓手们听到铙响后击鼓定更,钟楼同时撞钟报时。

  钟楼报时俗称“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快慢相间,反复两次,共计108下。古人认为108是个圆满的数字,用108声代表一年,一年有12个月24节气72候(古人把五天称为一候,六候为一月,一年七十二候。),这些数字相加正好也是108。

  鼓楼内击鼓定更的更鼓共25面,其中1面主鼓,代表一年;24面群鼓,代表24节气。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鼓楼也遭洗劫。24面群鼓丢失,仅留下了1面主鼓,且鼓皮被刺刀捅破,残破不堪。

  宵禁制度持续了数百年,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溥仪出故宫。从那年起,暮鼓晨钟戛然而止,钟鼓楼也逐渐失去了报时的作用。

民国时期的钟鼓楼([美]甘博 摄)

  商贸繁盛百态生

  钟鼓楼不仅有报时功能,而且促进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商业繁荣。有句老话说:“东单、西四、鼓楼前。”其中,鼓楼前的商业街便是北京最古老的商业中心之一。

  元代以海运粮食为主。从南方来的运粮船进入沽河口,抵达通州。然而通州至大都这段路程未通运河,因此无法行船,于是只得采取陆运的方式,将大批粮食运进大都。

  在交通落后的古代,陆路运输十分艰难,水运则较为便利。为了满足皇家及居民生活的需求,元世祖忽必烈下令开凿了通惠河。通航后,大米、茶叶等货物源源不断地运进京城,致使钟鼓楼一带船舶如云,商栈林立。

  到了清代,由于钟鼓楼一带风景优美,因此一些著名的王府,如恭亲王府、醇亲王府、成亲王府、蒙古罗王府等均建在附近,成为达官贵人云集的地区。一时间,钟鼓楼一带商贾云集,鼓楼大街上遍布日杂百货、布匹丝绸、食品烟酒,形成了店铺林立、酒幡飞扬的景象。清代《天咫偶闻》形容这里当年的繁华景象:“每日攘往熙来,无物不有。”

  著名的“烤肉季”创始人季德彩,最初在钟鼓楼附近走街串巷,摆摊经营烤羊肉。由于他家的羊肉原料精纯、肉薄如纸、腌煨独特、松烟熏制,烤制后肉质滑美、不腥不膻,在钟鼓楼一带声名鹊起。许多王公大臣,都是他家的老主顾。摄政王载沣就点着名要吃季家的烤肉。季德彩就像是戏班赶堂会一样,备料推车到王爷府上现烤。

  季德彩去世后,他的子孙继续经营,生意越做越好。民国时期,“烤肉季”的第三代传人季阁臣在钟鼓楼附近的什刹海岸搭起简陋的棚子,继续经营烤羊肉,“烤肉季”自此闻名遐迩,时至今日,依然不衰。

  钟楼和鼓楼之间有许多摊商和民间艺人在此谋生,有卖小吃的、卖艺唱戏的、算卦的,以及卖茶的、剃头的等,三教九流,应有尽有。曹雪芹《红楼梦》中描述的“恒舒当铺”和老舍《茶馆》中描述的“裕泰大茶馆”,其描述的地点原型都与钟鼓楼附近的店铺相吻合,足以证明钟鼓楼一带集市的繁盛。

  数百年来,人们在北京城听着“晨钟暮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钟鼓楼已被刻上深深的时代烙印,并成为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继续见证着大国之都的辉煌未来。

  (来源:《北京老城故事》,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著,北京出版社2022年版;图片来源:“北京市方志馆”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

人文之光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