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老城故事》 发布时间:2023-07-31
编者按:
北京“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具有3000多年建城史和800多年建都史。这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沃土,历史积淀深厚,文化遗产丰富,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为服务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全面梳理北京老城的历史发展脉络,深入挖掘和阐释北京老城的历史文化内涵,编写了《北京老城故事》一书。即日起,人文之光网摘选部分文章予以转发,敬请关注!
北京西四南大街西侧,有一座八角九级密檐式砖塔,名为万松老人塔。塔的北边有一条胡同,它就是因塔而得名的砖塔胡同。700多年来,这座塔与这条胡同演绎了许多动人故事。
万松圆寂起砖塔
“风流彩扇出西州,寄与白莲老社头。遮日招风都不碍,休从侍者索犀牛。”这是元代中书令耶律楚材送给恩师万松行秀禅师的诗。
万松行秀禅师,俗姓蔡,金代河内(今河南怀庆)人,年轻时既精佛法,又通儒学,声名赫赫,晚年自称万松野老,世人尊称他为万松老人,他是金末元初的一位高僧。
金明昌四年(1193),万松行秀禅师奉诏来到中都入宫说法。金章宗十分赞赏他的学识,赐袈裟一领。承安二年(1197),金章宗任命万松行秀禅师为仰山栖隐寺(今门头沟妙峰山樱桃沟村栖隐禅寺)住持,后又任命他为报恩寺住持。
金贞祐三年(1215),蒙古大军南下,一路攻城略地,如入无人之境,逼近金中都。金宣宗见城池将破,决定迁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暂避锋芒。弟子们跑来劝道:“师父,我们也随大军一起渡河,躲避战乱吧!”万松老人却回答道:“北方人就不信佛了吗?”坚持留在城内的报恩寺。
蒙古军队占领中都后,耶律楚材慕名拜万松老人为师,参学3年。万松老人给耶律楚材授法名为“湛然居士”,时常教诲他要“以儒治国,以佛治心”。耶律楚材受益匪浅,对他日后辅佐成吉思汗和窝阔台施政产生了一定影响。
元太宗二年(1230),万松老人奉诏住持万寿寺。几年后,他退居西郊栖隐寺,一直到81岁圆寂。万松老人圆寂后,弟子悲痛不已,起砖塔供奉。万松老人塔,便是万松老人的骨殖塔。
随着元朝的覆灭,万松老人塔也逐渐破败。后来,开始有人围着塔建造屋子,从远处看去,高大的塔身就像从院中钻出来一样,塔顶上长满了荒草,一派萧条。
不知又过了多少年,有人在塔下做起了酒馆生意,塔檐上挂着肉块,塔基周围砌了酒瓮,刀子钝了就在塔身上蹭几下,甚至喝醉的客人也倚靠着塔身耍酒疯。200多年过去了,万松老人塔逐渐被人遗忘,不见香火。
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一位僧人发现了杂院中的古塔。当他看到塔身石额上刻着的“万松老人塔”5个大字时,才知这是师祖的骨殖塔,不禁大吃一惊,慌忙跪拜,失声痛哭。随后,乐庵倾其所有,将古塔赎回,居守供奉。
清乾隆十八年(1753),皇帝下令对万松老人塔进行修葺,把原来的七级加高到九级。
1927年,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叶恭绰集资重葺,在东侧开辟一门,门额上写“元万松老人塔”。
新中国成立后,文物部门又多次对古塔进行修缮。1986年,在一次维修时,文物工作者意外发现塔内还包着一座塔。原来,外塔是清乾隆年间所修的新塔,包在里面的古塔才是元代所建的老塔。
万松老人塔(王雨 摄)
胡同得名数百年
万松老人塔的北侧有一条胡同,因其紧邻万松老人塔而得名砖塔胡同,已历经700余年风雨。
元人李好古写过一出著名的杂剧《张生煮海》,讲述一个叫张生的年轻人与龙王小女儿的恋爱故事。故事里有这样一个片段:
张生的书童问小龙女的丫鬟:“梅香姐,你与我些儿什么信物?”丫鬟答道:“我与你把破蒲扇,拿去家里扇煤火去!”书童又问:“我到哪里寻你?”女子回答:“你去那羊市角头砖塔儿胡同总铺门前来寻我。”
这段对白既有趣又珍贵,透露出丰富的北京历史地理信息。“羊市角头”便是今天的西四,“砖塔儿胡同”就是今天的砖塔胡同,“总铺”是军巡铺的总称,类似今天的派出所。明代张爵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和清代吴长元的《宸垣识略》中,对砖塔胡同均有记载。这充分证明,砖塔胡同的名字从元代就有,延续多朝,而且是今天北京城唯一名字与地址相互印证的胡同。
元大都是当时的文化中心,王实甫、关汉卿、马致远等许多杂剧大家云集于此,他们创作的《西厢记》《窦娥冤》《汉宫秋》等许多脍炙人口的元杂剧,都曾在砖塔胡同演出过。
当时砖塔胡同附近还有一些演出元杂剧的场所,像口袋胡同、钱串胡同、玉袋胡同等。可以说,砖塔胡同在元代时是“戏剧一条街”,每天锣鼓喧天、高唱低吟,热闹非凡。
文人荟萃著名篇
清道光十八年(1838)正月的一天傍晚,狂风怒吼,天寒地冻。一位气质高雅的中年贵妇,迎着朔风,强忍着泪水,领着年幼的4个子女和几个仆人婢女,走进了砖塔胡同内的一个院落。她就是清代第一女词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顾太清。她之所以搬进砖塔胡同,是因为贝勒奕绘死后,她被正室夫人的长子赶出家门。从此之后,她在砖塔胡同度过了19年。
跌宕生活的磨难,文学素养的修炼,人情世故的积累,使顾太清的词作日趋成熟而臻于化境。在砖塔胡同里,她创作了《天游阁集》等诸多历经沧桑的佳作。晚年,她还续写了《红楼梦》,书名为《红楼梦影》,全书24回。她也因此被称为续写《红楼梦》的第一女作家。
后来,还有两位中国现代文学名家曾居住在砖塔胡同,并创作出诸多文学名篇。
1923年,鲁迅与弟弟周作人关系破裂,自八道湾搬入砖塔胡同。他在8月2日的日记中写道:“雨,午后霁。下午携妇迁居砖塔胡同六十一号。”鲁迅在砖塔胡同小院(今84号)居住了将近10个月,出版了第一本小说集《呐喊》。他还在狭窄的房间内创作了《祝福》《在酒楼上》等小说,编订了《中国小说史略》下卷,校勘了《嵇康集》。
1949年,“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张恨水也搬到了砖塔胡同。53岁的张恨水因生活窘迫,将大宅院卖给北平电影制片厂,在砖塔胡同西头路北的43号买下了一个小院落。院内有一棵丁香,若逢春季,一进门就能够闻见扑鼻的花香。院里原有一棵榆叶梅,喜欢花木的张恨水又种了一棵柳树、一棵黑枣树,还在书房的窗外栽了几株翠竹,使得小小的院子里一片翠绿,充满生机。张恨水在砖塔胡同一住便是近20年,写下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孔雀东南飞》等11部中长篇小说。他审订的《北平旅行指南》中,专门有关于砖塔胡同的介绍。
万松老人塔和砖塔胡同始于元代,留存至今。它们就像穿梭时光隧道的老人,娓娓讲述着一段段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传奇,让人们沉醉其中,思绪万千。
(来源:《北京老城故事》,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著,北京出版社2022年版;图片来源:“北京市方志馆”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