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北京
全部 党建 历史 经济 教育 科技 建筑 交通 体育 旅游 地理 文艺 民俗 伦理
高考作文:时代的命题

来源:《北京日报》  发布时间:2023-06-09

  又是一年高考季。每逢高考,语文作文都会成为国民话题。今年北京的高考作文题是《续航》和《亮相》。莘莘学子满怀书生意气,在高考作文中挥斥方遒,观祖国发展,述自我成长,探讨青春与奋斗,强调责任与担当。而高考作文之所以备受关注,也正是在于其总能紧扣时代脉搏,体现时代风貌。

1977年,北京五中的高考考场上,考生们在奋笔疾书。(摄影:司马小萌)

  反映火红年代风貌的“民间史料”

  新中国成立初期,举国上下掀起经济建设高潮,迫切需要大量行业骨干。针对人才需求,1952年6月12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国高等学校一九五二年暑期招收新生的规定》,明确要求所有高等学校实行统一招生考试。高考制度正式建立,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高考从此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件大事。而高考语文考试中的作文,因其命题始终围绕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被视为“时代的缩影”,同时由于其在语文试卷中独占一半甚至更多的分值,也自然成为最受关注的一项考试内容。

  据《北京日报》1953年7月25日2版《为祖国伟大建设事业的需要而升学》报道,1953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头一年。为完成国家的各种建设计划,需要培养大批的高级建设人才,因此,当年全国高等学校要招收7万名学生。其时,全国上下都对新社会充满向往,人们干劲很大,高考作文题也无一不切中这些社会热点。资料显示,1952年的高考作文题是《记一件新人新事》和《我投入了祖国的怀抱》二选一,1953年也是从《记一个我所认识的革命干部》《记我最熟悉的一个人》中二选一,1956年的题目是《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1959年为《记我的一段有意义的生活》。题目要求考生书写新人新事、革命干部、幸福的年代、有意义的生活,正是为了反映当时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些社会中呈现出的欣欣向荣的气象,也因由这些作文题,在考生们笔下浓缩成一篇篇珍贵的“民间史料”。

  那些年,高考作文题还侧重引导考生结合自身的经历来反映时代的变化。当时,工业建设是我国的重点发展方向,许多考生便争相把志愿向这些领域靠拢,但对教育、卫生等专业就相对轻视,有的同学甚至说:“学教育太容易了,不值得我学。”针对这一现象,时任中央教育部中学教育司司长侯俊岩专门撰文指出,祖国需要的人才是各方面的,同学们应该将自己的条件与国家的要求结合起来考虑。只有将国家建设的需要和个人入学的志愿结合起来,才能符合国家的利益,发挥个人的特长。

1953年5月28日,《北京日报》2版。

  鉴于此,1954年的高考作文题就是《我的投考志愿是怎样决定的》,1955年则是《我准备怎样做一个高等学校的学生》。据《北京日报》1954年10月15日2版《从作文试卷看作文态度》报道,《我的投考志愿是怎样决定的》这样一个题目,对于应试的高中毕业生来说,不但是亲切的,而且是富于现实意义的。他们正可以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援引具体的事实,写出自己对于投考志愿决定的经过和看法。

1954年10月15日,《北京日报》2版。

  用“有春之笔”书写开放的时代

  1977年12月10日,中断了11年之久的“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重新开考。北京市15.89万名考生参加了为期两天半的考试,创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空前规模。

  那一年的作文题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次年,已收到录取通知书、成为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生的闫阳生回忆起自己“战斗的一年”感慨万千:“在我这个双职工家庭里,添了一个刚出世不久的女儿,我父母又在外地,家务是比较繁重的。怎样才能既当好一个无愧于时代的学生,又当好一个称职的丈夫和父亲呢?”闫阳生在那年的作文中写道:“不战斗,再年轻也已经衰老;战斗,再年老也会永葆青春。谁说人过三十天过午?我感到在自己身上正复苏着一股沉睡了十年的新鲜旺盛的活力……在空前规模的高考中,在彻夜不眠的苦读里,我重新感到了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的价值和责任。”

1978年5月30日,《北京日报》3版。

1978年,北京市第十三中学的张伯华老师利用业余时间给高考补习班的同学们补课。

  “恢复高考”如同一针强心剂,唤醒了像闫阳生一样的无数年轻人被压抑了十余年的学习热情。那些年,高考这种人才选拔方式被称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很多青年将其看成人生重要的转折点。1978年,高考作文题目是《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这里的“速度”,很大程度上是指中国的发展速度。也就是这一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拉开。《北京日报》2021年7月1日77版《车工变成了大学者》报道中,记录了当年19岁的考生韩震在作文中提笔写下的话:“中国有了新的希望。”

北京四中应届毕业生姚刚(左)以473分的成绩获北京市1980年高考文科第一名。(摄影:王宝琴)

  随着高考的恢复,高考作文的内容和形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据《北京日报》1981年10月7日3版《积累·归纳·引发——高考语文答卷漫谈(二)》报道,这一年的高考作文题是《毁树容易种树难》,命题者给出了一段仅有59字却寓意颇深的古文,于是有考生从生态平衡的角度谈森林对人类繁衍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且引证事实,说明如果不注意保护森林、发展林业,风沙就要闯过张家口、直逼北京城了。这篇作文中心明确,既有严密的科学性,又写得充实流畅,成为当年北京考区印发的第一号参考卷,被评为一类文。

  《毁树容易种树难》题目的出现,以及上一年让考生根据达·芬奇画蛋的故事写作文,意味着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高考中的材料作文兴起。所谓材料作文,就是给考生一段文章或者漫画,让其自主发挥,而当时这些材料的内容,也逐渐从以政治议题为主,转变为更多地关注社会生活、人生感悟、改革问题等,其背后反映的,是社会的日渐开放与人们思想的多元化——1994年的作文是以《尝试》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1995年要求根据寓言诗《鸟的评说》写一段记叙文和一篇议论文;1997年,试题提供了三段各自独立的文字材料,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主题:青少年应该如何对待同学、对待他人。这是针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见难不帮”“见死不救”等不良现象,让考生分析、思考后作答,既可考查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表达能力,也是响应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号召,对青年学生进行“讲文明、树新风”的思想品德教育。

1997年8月20日,《北京日报》6版。

  命题趋向多元化人文化

  进入新世纪,高考作文越来越偏向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据《北京日报》2007年6月8日9版《高考作文趋向:多元化、人文化、开放性、创新性》报道,那些年,高考作文题型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局面,除了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还出现了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相比,话题作文更加开放自由,允许考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有利于考生张扬个性、发挥特长、抒发独到见解和认识;在考查内容上,更注重考生对社会生活的理性思考、辩证分析问题的全面性;作文题目中的人文色彩也在不断加重,更多地围绕人生大话题,直接或间接地考查学生的主观世界,包括生活态度、生活信念、看问题的方式方法、为人处世的准则等。

2007年6月8日,《北京日报》9版。

  2001年高考作文给出的话题是《诚信》。江苏一名考生以一篇古白话作文《赤兔之死》获得满分,当年暑假便带旺了京城古典文学书籍的销售。据《北京日报》2001年8月18日7版《满分作文带旺古典文学》报道,新华书店里平日销售一般的古典文学书籍,都出现了三到四成的反弹,销售量明显比其它社科类图书要高,购书者以学生及其家长居多。不少家长表示,孩子涉猎的书籍多,了解的知识面广,在考场上的联想能力就宽,从这个意义上讲,“满分作文”起到了导向作用。“满分作文”也从此成为每年高考时媒体竞相挖掘的热点,而从公众话题的角度上看,“诚信”一词在当年迅速风靡全国,各地有关“诚信”的教育一时间开展得如火如荼,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讨论。

  北京市从2002年高考单独命题以来,先后以《规则》《转折》《包容》《说“安”》为话题或题目,形成了北京高考作文题的导向特色——紧扣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抒写昂扬情愫,且颇具首都“气象”。2006年的高考作文题《北京的符号》就是一个极具典型的人文和地域色彩、偏重生活性和现实意义的题目。专家认为这个题目不仅想象空间丰富、利于考生发挥水平,而且与北京的城市生活、城市发展密切相关,部分语文老师甚至认为这是恢复高考以来“鹤立鸡群”的一题。更具现实意义的是,作为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2006年的北京正在变身“奥运之城”的路上,“奥运之城”即将成为北京新的符号的话题,巧妙地扣紧了时代的脉搏。

2006年6月8日,《北京日报》5版。

2005年6月7日,考生们进入考场前相互拥抱、互祝考试成功。(摄影:饶强)

  2009年的高考作文题也颇受赞誉:“一首歌中唱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向远方。请以‘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为题,写一篇作文……”高考作文题以歌词的形式出现,在北京是第一次。北京二十中语文特级教师兰瑞平表示,“隐形的翅膀”这样具有浓厚时代色彩和反映广大考生鲜活心声的作文命意,虽题面很朴实,但题目中的那个“我”字,不仅把“我笔写我心”的主宰权归还给了考生,让考生深入到张扬积极向上人格个性的境界中去,更是展现出首都高考作文试题潇洒、大气的风格。

  “埋头啃书本”升级为“责任与担当”

  2010年的高考,是高中新课改后的首次高考。这一年给出的作文《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被老师们评价为是几年来问得最简洁但更开放、给了孩子们更广阔思维空间的一道作文题。从这一年起,关于高考作文步入“后话题时代”的讨论也在教育界展开。据《北京日报》2010年6月9日15版《高考作文:步入“后话题时代”》报道,曾经风靡一时的话题作文正在渐渐淡出高考作文的舞台,这缘于话题作文虽在题面上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施展空间,但也为模式性、投机性的写作提供了可能。相比之下,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由于命题和材料选取的不可预测性,更能够较为有效地遏制“套作”的现象。但很多专家也表示,在很大程度上,这确实是一个两难的问题,话题作文有话题作文的问题,命题作文有命题作文的弊端。

  然而不管题型如何变化,高考作文的核心总是会号准时代的脉搏。2011年是北京市自主命题的第十个年头。十年自主命题,“北京卷”京味儿越来越浓、个性越来越鲜明。无论是关注历史、传统文化,还是关注现实话题,都在引导考生更加关注身边事,联系自我实际,使作文言之有物。十年中的作文题,大都关注了社会热点,如2002年的《规则》,就是以当年举行的世界杯的“规则”为材料;2003年的《转折》则联系到当年发生的“非典”疫情。2013年,高考作文题让考生们感叹:时效性真强!上个月才在北京大学上演的科学家与文学家的对话,竟成了高考作文题——杨振宁和莫言两位诺奖得主一段有关“爱迪生看手机”的对话,在那一年成了作文材料。

2011年6月7日,《北京日报》9版。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年。据《北京日报》2018年6月6日6版《考题变迁见证改革开放40年》报道,多位曾参与高考作文命题、阅卷的专家、教师在梳理这40年的试卷时不禁感叹:“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那几年的高考,作文题更加开放:2014年首次出现了百余字的“微写作”,一直被高考“禁止”的诗歌也被允许;2015年,“穿越”竟然进了高考作文题,《我与民族英雄过一天》鼓励学生想象,引导学生爱国,同时也对学生的历史修养进行了考查;2017年的《说纽带》《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引发其对青年人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思考;2018年的《新时代新青年》《绿水青山图》,让有话可说的考生们,在试卷上写下了心中的家国天下,绘就了绿水青山的美丽中国。

2022年6月8日,《北京日报》9版。

  许多教师和业界专家认为,新时代高考改革有三个转变:由考试评价工具向全面育人载体转变,由“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由“以纲定考”向“考教衔接”转变。纵观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题,2020年新高考首考,考生可以围绕北斗三号55颗卫星组成的“天网”中,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为话题有感而发;2021年建党百年,《论生逢其时》《这,才是成熟的模样》令莘莘学子感慨面对不同的“时”,青年人有着不同的选择,应该肩负起不同的担当……面向未来,高考作文话题无疑将更具发散性,强化联想和想象,进一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高考本来就是一道人生“综合题”。高考作文题的变迁与发展,折射出曾经的“一心只读圣贤书”已经转变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来源:《北京日报》2023年6月8日,第10版;作者:李思源;图片:原文配图;资料来源: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原文有删减)

 

扫一扫关注

人文之光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