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北京
全部 党建 历史 经济 教育 科技 建筑 交通 体育 旅游 地理 文艺 民俗 伦理
大学生从军记

来源:《北京日报》  发布时间:2023-05-26

  日前在北京举办的一场退役大学生士兵专场招聘会,再次引起人们对大学生士兵这个群体的关注。从早期的短期当兵下连队,到中越边境前线坚持战斗,再到上青藏高原站岗放哨,不同年代的北京大学生,展现了青年人热血报国的青春风采。

1961年,北京石油地质学校学生刘琪入伍成为北京部队某部四好连七班战士,他在军事训练中实弹射击成绩优良。这是特等射手石文书正在辅导刘琪射击瞄准。(摄影:冯文冈)

  短期当兵下连队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具有较高文化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的大学生十分稀罕,大学生士兵更是凤毛麟角。翻阅当年的老报纸,偶尔可以见到大学生士兵的身影:全师“尖子”连队——某部步兵九连大学生战士马成禹,苦练军事技术,为练臂力天天抡大锤,给同连战友很大鼓舞;某部四好连队大学生战士武连仲,经常以毛主席《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等文章的精神砥砺自己,不到一年已连续被评为连、营、团的技术标兵,并获得“五好”战士的称号。

1962年8月1日,《北京日报》1版。

  那时,更多的大学生是到部队短期当兵,学习和继承解放军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努力锻炼自己,以胜任时代赋予的建设祖国的艰巨使命。1963年,北京矿业学院露天采矿专业部分学生到铁道兵某部连队“当兵”一个时期。解放军战士对党对社会主义无限忠诚的高贵品质,以及他们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政治空气,给大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从中受到教育。连长郭银喜是一名优秀射手,在他的指导下,大学生们很快就掌握了射击要领。在一次实弹射击比赛中,这个班的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射击优秀排”称号。

1963年5月21日,《北京日报》2版。

  1964年,首都1万多名大学生民兵先后到北京部队短期当兵。在10天到1个月的当兵期间,学生民兵们分散或者集中地跟部队连队官兵同吃住、同操课、同执勤,过严格的连队生活。在解放军三八作风的熏陶下,学生民兵们初步锻炼了吃苦耐劳的革命精神。在练兵场上、泥水里、山地间,他们不怕脏、不怕累,刻苦锻炼过硬本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大学生们风雨天里不畏缩,坚持进入靶场进行射击练习。一次外出执勤中,中央民族学院来自30个民族的300名大学生在滂沱大雨中急行军,追着马车,一口气跑了10多里路,无一人掉队。

1964年,北京工业学院的民兵在工程兵夏令营里学习使用扫雷器。(摄影:冯文冈)

  通过短期连队生活的锻炼,大学生民兵们组织性纪律性有了增强。他们行动迅速,在连队里,一声令下,三几分钟立即可以行动。许多学生民兵还在夜间演习中逢山过山,遇水涉水,在荆棘丛林中行进,锻炼了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

  投身边防上前线

  为适应我军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部队每年都要从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招收一些热爱国防事业的学子参军。

  在石家庄陆军学校,有一个由大学毕业生组成的中队——15中队。1985年,在这里接受严格军事训练的100多名大学生中,有23人是当年从北京的清华、北师大、北航、钢院、农大等13所大专院校毕业后考到这里的。而这个中队的十几名1984年入学的学员,已经在中越边境的边防军中担任排长。这些平均年龄22.6岁、穿军装不到一年的大学生学员,在前线表现非常出色。有一位毕业于北京一所名牌大学的学员,在前线受伤后向同志们“保密”,继续在哨位上坚持战斗9天,打退越军5次进攻和7次偷袭。还有一位大学生学员,一颗炮弹在洞口爆炸,他一手按倒身边的战士,自己却受了伤。一位曾带军校学员上前线的政委告诉记者:在前线更能吃苦、更为勇敢的是大学生队的学员,因为他们有更多的自觉性。

1985年11月25日,《北京晚报》1版。

  大学毕业,本可以在生活、事业、社会地位上得到保障,为什么偏偏要放弃安定、舒适的城市生活,志愿到这里来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准备去野战部队作条件艰苦的基层指挥员,甚至奔向疆场呢?

  他们是这样回答的:“当兵是我们的理想,我们决心献身军事。”“没有现代化的军队,便不能保证建设现代化的国家,在大学了解到我们部队的一些落后方面,心里十分难过,决心把知识带到部队中去。”“人的贡献有两种,一种是物质贡献,比如工人创造财富;一种是精神贡献。如果我真的牺牲了,却唤起千万人的爱国热情,有这种贡献,也感到满足。”

  来自北师大的小吕,已经考上了人民大学的研究生班,凭他的优越条件,出国留学不成问题,但他放弃了这一切,毅然从军。他说:“人生总是要有自己的价值,我愿意去祖国最需要自己的岗位上做出成绩,尽管这条路可能很艰难。”

  1986年,北京大学大学生国防学会对首都12万名大学生抽样调查表明,在大学生心目中,军人的社会地位在干部、知识分子、工、农、商、个体户等各行各业中居第三位。数千名大学生愿不计物质、文化生活条件艰苦,到部队服役,献身国防建设。改革开放的年代,年轻的北京大学生在保卫祖国的哨位上从未缺席。

1986年10月7日,《北京日报》1版。

  上高原为祖国站岗放哨

  上世纪90年代,在条件艰苦、气候恶劣的青藏高原上,也有来自北京的大学生战士。1995年,青海武警总队从北京征来300名新兵。当年5月,《北京日报》记者前往位于祁连山下海北自治州海晏县境内的青海武警总队直属四支队,采访了分配到这里的40名北京小伙子。

  向军是300名北京兵中为数不多的“秀才”,入伍前在首都机场有一份令人欣羡的工作,并在北京朝阳区职工大学攻读英语专业。和他的名字一样,出生在军人家庭的他,从小就立志当一名有理想、有抱负的军人。小向报名应征入伍那阵子,朋友们都劝他不要丢掉工作、学业去当兵。但向军的理想是:到部队接受艰苦磨练,增强将来为社会服务的能力。1994年10月,他终于如愿以偿。

  端出一盆水,很快就能结成冰;望一眼白雪覆盖的高山,很容易就两眼眩晕;严重的高原反应,让人整天都像背着一袋面一样感到沉重……高原的气候如此恶劣,但北京的年轻人硬是凭着顽强的毅力和甘愿吃苦的精神,努力坚持下来了。艰苦的环境只会使人变得更强大,怀着一腔热血来这里报效祖国,没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高原上的北京兵迈出了军旅生涯的坚实步伐,他们为祖国默默奉献,精神世界更加充实而坚韧。

1995年5月17日,《北京日报》8版。

  上世纪90年代,入伍大学生中还出现了“三多”现象:重点、名牌大学毕业生多;学生干部、党员多;高学历、多学位的毕业生多。博士生参军也已不是个别现象。仅总参谋部,就接收了3600多名地方高等院校毕业生和部分留学归国人员,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占20%。

20世纪90年代入伍的博士生们。

  在牛街征兵报名站,小伙子刘涛十分引人注目。他是中国农业大学电子电力工程学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的高材生,在一家电力公司上班,月薪达1800余元。笔者问他:“你有知识,懂技术,自身条件优越,工作又不错,为什么要选择参军呢?”他说:“新时期军队建设需要有知识的人才,国防现代化建设更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假如我能如愿以偿,我将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贡献给部队,让青春在军营闪光。”

1999年11月7日,《北京日报》5版。

  在上世纪90年代,众多的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携笔从戎,完成了由青年学生到合格军人的转变。

  北京大学生入伍比例全国第一

  2001年,我国修改《征兵工作条例》,在校大学生可以报名参军入伍,并保留学籍;北京市也制定了十二项优惠措施。报名参军迅速成为大学校园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以北京地区在校大学生征兵入伍首批试点高校之一的北京工业大学为例,一听到在校生可以保留学籍参军入伍的消息,就有100多名学生前来报名咨询。

2001年11月21日,《北京日报》9版。

  此后,高校参军热持续升温。在抗击南方冰雪灾害、汶川地震救灾中,都有北京大学生士兵的身影。

  2008年,湖南遭受50年不遇的冰灾,刚进新兵连一个多月的北京农学院大学生孙震所在部队就接到抗灾命令。因为冰灾阻断了交通,部队的补给也遇到困难,在前线抗灾期间,孙震和战友们一天只能吃到一顿面条。

  “头晕,没力气,走不动路。”一线抗冰灾让孙震这个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尝到了饥饿的滋味。但那年冬天的一碗热粥,也让他对“军人”这个词有了更深的体会。“那天我正在路上执行任务,疏导交通,旁边的一家小店里忽然走出一位大婶,端给我一碗热气腾腾的粥。虽然当时又冷又饿,我还是坚持没喝那碗粥。但大婶的关心不仅让我觉得温暖,也觉得无比自豪。穿着这身军装,就会得到群众的信任和热爱,我一定不能辜负这身橄榄绿。”

  2011年,北京征集的新兵中已有近六成都是大学生,大学生应征入伍比例居全国第一。到2019年,北京征集大学生新兵人数已达到征集总数的90%。学子们牢记“生逢其时、重任在肩”的使命,欣然走出校园,投身火热军营,磨砺精彩人生。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宋玺曾作为唯一的90后巾帼陆战队员,2016年底随中国海军第25批护航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执行护航任务,展现了大国海军的良好形象。2020年,曾撰文《感恩贫穷》激励无数人的北大女孩王心仪入伍海军,并登上了辽宁舰,成为一名航母操舵兵。

2011年,北京市首批奔赴西藏服役的280名新兵从首都机场启程。这批刚入伍的新兵中有不少都是在校大学生。(摄影:孙戉)

  2022年下半年,首都高校学子从军报国热情高涨,北京市二次入伍的青年超过10人,一大批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从源头上提高了部队战斗力生成起点。

2014年,在清华大学体育馆内,大学生们咨询参军的条件。(摄影:和冠欣)

  山东省武术散打冠军、北京体育大学学生李定津,曾在大二时参军入伍。2019年,李定津拿着两次“优秀义务兵”的荣誉退伍时,跟军营做了约定:“我要先回学校去,提高文化水平,学好专业知识,再把这些无形的财富带回军营。”2022年,24岁的他完成本科学业,再次穿上心心念念的迷彩服:“青春有很多样子,很庆幸我的青春有两次穿军装的样子!”

2022年9月14日,《北京日报》6版。

  数十年来,携笔从戎的北京大学生士兵们,把最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祖国,倾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守护着深爱的国家和人民。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时代骄子,青年楷模。

  (来源:《北京日报》2023年5月25日,第10版;作者:黄玉迎;图片:原文配图;资料来源: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原文有删减)

 

扫一扫关注

人文之光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