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北京
全部 党建 历史 经济 教育 科技 建筑 交通 体育 旅游 地理 文艺 民俗 伦理
北京老城故事 丨 宋辽大战高梁河

来源:《北京老城故事》  发布时间:2023-05-15

  编者按:

  北京“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具有3000多年建城史和800多年建都史。这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沃土,历史积淀深厚,文化遗产丰富,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为服务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全面梳理北京老城的历史发展脉络,深入挖掘和阐释北京老城的历史文化内涵,编写了《北京老城故事》一书。即日起,人文之光网摘选部分文章予以转发,敬请关注!


  陈桥兵变,宋朝建立。宋太祖赵匡胤迅速平定了国内藩镇叛乱,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政权。为扫平诸国,他与北方的辽朝订立了互不侵犯的盟约,借机平定了中原及南方。宋太宗赵炅(太祖弟,初名匡义,宋朝开国后因避其兄赵匡胤名讳而改名光义,即位后又改名炅)即位后,雄心勃勃,出兵北伐,意欲夺回燕云十六州。宋辽关系彻底破裂,战端骤然而起。就这样,一场大战在幽州城外的高梁河爆发了。

  攻灭北汉取太原

  宋太宗赵炅即位后,心中始终有一个块垒:唯有北汉像块顽石,阻挡着大宋一统中原。他决心除去这个盘踞西北的隐患。

  宰相薛居正对此持保留意见,谏言:“太原倚北戎之援……得之不足以辟土,舍之不足以为患,愿陛下熟虑之。”

  可赵炅一意孤行,毅然决定出兵:“太原我必取之。”

  攻灭北汉,对于当时的宋军来说并不困难。太祖时期,远交近攻已让北汉实力大幅削弱。但是,赵炅的志向远不止夺取太原,他的目光早已盯在脱离了中原王朝的燕云之地。为达此目的,赵炅除了调兵遣将,征调粮草,积极备战,还命令太子中允张洎(jì)、著作佐郎句(gōu)中正出使高丽,告以宋军北伐的计划,又命令云州观察使郭进陈兵石岭关,以阻断可能驰援的辽军。

  太平兴国四年(979)二月,宋军挥师北上;四月,已至太原城下,赵炅亲自指挥攻城。北汉自然不会坐以待毙,早早便向辽求援。辽火速遣使于宋,希望止战言和。赵炅强硬答复:“河东逆命,所当问罪。若北朝不援,和约如故。不然,惟有战耳。”大有宣战之意。

  调解失败后,辽景宗耶律贤暗想:“我军实力也不弱,既然谈不拢,那只有战场上见了。”于是,他“诏南府宰相耶律沙为都统、冀王敌烈为监军赴之;又命南院大王斜轸以所部从,枢密副使抹只督之”。

  辽军哪里知道,宋军对北汉动手前就早已做了周密部署。辽军先锋匆匆来援,在石岭关(辽称白马岭)与郭进率领的宋军遭遇。千里迢迢遇上以逸待劳,结果辽军损失惨重。冀王敌烈父子及耶律沙之子战死石岭关,耶律沙率残部撤退。

  这一仗也决定了北汉的命运。五月,北汉主刘继元举城投降,北汉灭亡。

  伐幽失利高梁河

  宋军顺利拿下了太原,灭了北汉,但那毕竟是用5个月的浴血奋战和无数人的生命换来的。当时的宋军已是“馈饷且尽,军士罢乏”。尽管遭到一些将领的反对,赵炅仍执意攻取幽州。殿前都虞候崔翰看出了太宗心思,攻灭北汉根本满足不了他,只有从辽国那里夺回幽州,才是他心中所愿,遂进言:“此一事不容再举,乘此破竹之势,取之甚易,时不可失也。”

  赵炅听后,龙颜大悦,毅然决定“五月庚子,遂发太原”。但此时他并不知道,这个决定对大宋今后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六月,北伐开始,正如崔翰所说,赵炅率大军离开太原后,所向披靡。辽岐沟关守将、东易州刺史刘禹,涿州判官刘原德先后举城投降。大军进抵幽州城下,赵炅“命节度使定国宋偓(wò)、河阳崔彦进、彰信刘遇、定武孟玄喆四面分兵攻城”。

  幽州告急,“(宋)势益张,围城三周,穴地而进,城中民怀二心”。内忧外患,周边州县相继落入宋军之手,唯有幽州守将韩德让苦苦支撑。

  远在上京的辽景宗耶律贤,紧急召集众臣商议对策。有人主张坚守,以待援兵;有人提议放弃幽州,退守长城一线。耶律贤决定坚守,下令调集全部精锐驰援。南府宰相耶律沙率兵救援,耶律休哥“自请赴援,辽主乃以休哥代希达,将五院军并发”。

  幽州城下的宋军,此时的日子也不好过。没日没夜地攻城,兵将早已身心俱疲,碍于皇帝亲临,只好硬着头皮咬牙坚持。赵炅又何尝不是心急如焚?他就像一个赌徒,已经押上了自己的全部精锐,粮草不济,士卒疲敝,他焉能不知?但是宋军绝不能退!在这个节骨眼上,如果拿不下幽州,怎么向天下人交代,怎么向自己交代!这时,军报传来,幽州西北出现辽军,且来势凶猛,前锋已到高梁河。

  高梁河在今北京西直门外,距离当时的幽州城近在咫尺。赵炅再次亲自督战,双方血战,耶律沙败走,宋军追击,但战场的逆转也在此时悄然发生。

高梁河今貌(康宁摄)

  屯兵得胜口的耶律斜轸出动了。这个冷静的将领,从战争开始就一直观察着战场的变化,等待着一个一击致命的机会,现在他等到了。他用疑兵之计,与休哥兵分两路乘着夜色钳形出击,兵士人人手持两个火把,以显兵多。原本撤退的耶律沙也回兵倒卷而来。宋军不知辽军多少人来援,顿生恐惧,阵势大乱。赵炅无奈,只得急诏攻城部队回头应战。

  这时,幽州城内的辽军“闻援师大集,开门列阵,四面鸣鼓,居民大呼,声震天地”。城外,休哥乘机率军掩杀过来,奋力死战,血染战袍。四面楚歌的宋军,无心恋战。混乱中,赵炅乘着驴车向南而逃,与大军失去了联系。休哥身受重伤,不能骑马,仍咬牙乘车追至涿州,缴获宋军兵仗、符印、粮馈、货币,不可胜计。

  高梁河之战,宋军攻城未果,陷入重围,随后形势急转直下,以惨败而告终。

  南北拉锯已式微

  这一战,使宋辽双方的短暂和平彻底终结,就此开始了长达20余年的战争。

  攻打幽州失利,这个结果一定要有人负责。赵炅绝对不会承认是自己的问题,他把怒气撒向北伐过程中“表现不佳”的将领身上。担负督护前军重要职责的石守信,因治军不力被撤换;负责攻城却损兵折将的刘遇由节度使降为观察使……一系列频繁的人事变动让人眼花缭乱。

  当然,赵炅的震怒也不全是因为战败。高梁河战败后,他坐驴车逃亡,一时间生死不明。朝中不可一日无主,石守信、刘遇二人曾在那时拥立赵德昭(太祖之子)代位,这让赵炅耿耿于怀。赵德昭自然也落不了好,被逼自刎而死。

  撤了一批旧人,必须有新人补上。著名的“杨家将”,就是在这时登上了历史舞台的。杨业原本是北汉降将,赵炅任命其为三交兵马驻泊部署,作为宿将潘美的副手,担任河东方面副帅,且“密封橐[tuó ]装,赐予甚厚”。这么看赵炅对于用人还算“识货”,只是杨家一门忠烈也难以挽回宋的衰败,这自然就是后话了。

  这场发生在高梁河的战斗,成为宋辽关系的转折点。此后双方战事不断,宋多败绩,直至签订澶渊之盟,宋才换来了短暂的和平。

  (来源:《北京老城故事》,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著,北京出版社2022年版)

扫一扫关注

人文之光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