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北京
全部 党建 历史 经济 教育 科技 建筑 交通 体育 旅游 地理 文艺 民俗 伦理
旧京脚行

来源:《北京晚报》  发布时间:2021-07-26

骆驼祥子 何大齐 绘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深刻地描写了旧时代北京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遭遇与种种挣扎。何大齐先生为小说内的几个主角和每个章节的重要场景绘制了28幅人物场景水墨插画,形神兼备,重现了上世纪初老北京的风貌。并增加了127条北京方言注释,让今天的读者更为真切地理解和体味老舍作品的语言魅力。

  要说脚行,得由洋车说起。洋车就是载人的人力车,两根长长的车把,后头连着座位的那种。凡读过老舍《骆驼祥子》的人,对此都不陌生。“拉洋车的”都是苦力。车是从车场租来的。旧社会有钱人开办车场,有十几、几十辆洋车,出租给卖苦力的穷人,收取“车份儿”。车夫交够车份儿,下余就是勉强养家糊口的收入。如果哪天“拉座儿”少,一家人就得拿洋火根儿把牙支上了。

  拉洋车的一般都有“车口儿”,就是在马路边不碍事的地方,几辆车挨个排开,坐等人“叫车”,这是做过路人或是胡同居民的“买卖”。还有的是停放在影剧院门外、机关单位门外或是商场附近“等买卖”。来了雇车的,几个车夫蜂拥而上争同一个“买卖”。雇主讨价还价,能够接受最低价的车夫往往是忍痛拉这趟“活儿”。生活所迫,其中苦楚只有拉洋车的自己知道。现在看影视剧里,那位一出门,招手就来车,来了就上,上了就走,也不讲价;到地方下车塞给钱,还随口说一句“谢谢”。太太小姐给“臭拉车的”道谢,简直是天方夜谭。拉洋车的如“祥子”之辈,是社会底层的人,干的是牛马活儿,比乞丐强点儿有限。更有甚者,明明演的是旧京背景的戏,剧中人出门就喊“黄包车”,其编导缺乏生活常识如此就更不用说了。拉洋车靠的是力气,年轻力壮时拉上人奔跑还行,有个天灾病业的或是岁数大了,又别无生路,那就要遭大罪了。这是旧社会的事。

  后来三轮车出现,洋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起初三轮车只是载人的,比洋车多个轱辘,车夫不用在地上奔跑,改为“蹬车”,比起洋车来自然速度快。车俗称“三轮儿”,蹬车人就叫“蹬三轮儿的”。操此营生的,仍旧是穷苦人,受盘剥的命运依然如故。三轮儿也有车口儿或聚集地“等座儿”。叫车人只要一喊“三轮儿”,“蹬三轮儿的”也是立马儿多人上前争买卖讲价。北平刚和平解放时,部队进城,严禁军人坐人力车,大概是取不能剥削压迫人之意吧。我就亲眼见街上有戴纠察袖标的军人巡逻检查。

  平板三轮车出现是再后来的事了。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三轮车承担了不少货物运输的任务,原来“拉座儿”的三轮儿不行,于是出现了平板三轮儿。这种车,轱辘比拉座儿的瓦圈宽,车带也粗厚得多,能够承重。但是蹬起来要费大劲,“蹬平板儿的”成了重体力劳动者。他们为首都的建设作出不小贡献。

  还有一种运力更大的人力车是排(pǎi)子车。这里说的不是南方那种铁瓦圈上缠一圈胶皮带子、也叫“排子车”的两轮手推车。北京的排子车是由人驾辕的、形如骡马拉的橡胶轮胎的“大车”。“驾辕子的”两只胳膊横搭在车辕上,车辕头儿上横向拴着的粗绳担在肩颈上,车上的载重量大部压在肩上。“驾辕子的”自然是身材魁梧、膀大腰圆的青壮年,是理所当然的重体力劳动者。载重量大时,“驾辕子的”一个人拉不动,需要有“拉小襻的”在旁边协助。“拉小襻的”如同纤夫一样,以长绳一端拴在车侧,另一端做成绳套挂在肩头。“拉小襻的”可以是单人一侧,也可以是双人两侧,视载重量而定。排子车旧社会主要的活路是替人搬家之类。

  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期,因建设事业需要,排子车这个行当承担了许多运输装卸乃至起重安装的业务,成了不可或缺的生力军。它承揽的业务包罗万象,比如大型器械、机器部件、变电设备、建筑材料乃至玻璃器皿等等,简直无所不包。不光能运输,还要能够吊装起运、安装到位等等。驾辕人既是车把式,又是技术大拿。这个行业跟平板三轮并行了一个时期,不过“拉排子车的”比“蹬平板儿的”收入要高。后来随着载重汽车和吊装机械逐渐增多,排子车这个行当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就渐趋没落,而平板三轮由于车型小,机动灵活,至今在马路上还能够见到。

      (来源:《北京晚报》2021年7月24日,第13版;作者:高森;图片:原文配图)

扫一扫关注

人文之光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