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题库-08(第281-320题)

来源: 人文之光网  发布时间: 2024-09-03

  五、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中关于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内容(共27题,其中:单选题17题、多选题10题)

  (一)单选题(17题)。

  281.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好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这是新时代要求,是党和人民赋予北京的(  )。

  A.政治责任

  B.历史责任

  C.社会责任

  D.重大责任

  282.新时代首都发展,本质上是首都功能的发展。全部要义就是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更好服务党和(  )工作大局,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

  A.国家

  B.首都

  C.经济

  D.社会

  283.北京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社保、环境、交通等问题,坚持落细落小、多办实事,坚持提升硬件和(  )相结合,着力提高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A.优化服务

  B.公共服务

  C.提供服务

  D.提升软件

  284.2021年11月15日(  )正式开市,标志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迈出关键一步。

  A.上海证券交易所

  B.深圳证券交易所

  C.广州证券交易所

  D.北京证券交易所

  (二)多选题(10题)。

  285.积极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促进环京地区(    )深度融合、(   )错位联动发展、节点城市(    )强链补链。

  A.通勤圈

  B.投资圈

  C.功能圈

  D.产业圈

  286.深入实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严格(    )、(    )规模双控。

  A.人口

  B.建设

  C.产业

  D.开发

  287.北京统筹推进三条文化带建设,创建“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三条文化带是指(    )、(    )、(    )。

  A.中轴线文化带

  B.大运河文化带

  C.长城文化带

  D.西山永定河文化带

  288.牢固坚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坚持把“四个中心”“四个服务”作为引领城市发展的定向标。其中“四个服务”是指(    )、(    )、(    )、(    )。

  A.为党、政、军首脑机关正常开展工作服务

  B.为日益扩大的国际交往服务

  C.为国家教育、科技和文化的发展服务

  D.为招商引资提供优质服务

  E.为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服务

  289.减量背景下强化创新引领,北京“五子”联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五子”是指(    )、(    )、(    )、(    )、(    )。

  A.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B.两区建设

  C.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

  D.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新需求

  E.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290.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理念,严格执行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推动各级党委(党组)将党的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   )、(   )、(   )、(   )。

  A.同谋划

  B.同部署

  C.同推进

  D.同考核

  291.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化新时代(  )、(  )和(  ),加强首都红色文化建设。

  A.爱国主义教育

  B.公民道德建设

  C.思想政治工作

  D.文化环境建设

  六、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共36题,其中:单选20题、多选16题)

  (一)单选题(20题)

  292.《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中提出,要构建以公共图书馆、综合书城、特色书店、社区书店等为支撑的(   )现代公共阅读服务体系,使北京成为流淌着浓郁人文气息的“书香之城”。

  A.10分钟

  B.15分钟

  C.20分钟

  D.30分钟

  293.(   )是北京地区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有利于社会进步的风俗习惯、礼仪礼节、道德规范,承载着人民群众的乡愁。

  A.京味文化

  B.红色文化

  C.古都文化

  D.创新文化

  294.(   )是北京长期以来作为国家首都和历史文化名城凝聚融汇、传承积淀的文化宝藏,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

  A.京味文化

  B.红色文化

  C.古都文化

  D.创新文化

  295.《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正式实施。

  A.2022年10月1日起

  B.2022年5月1日起

  C.2023年5月1日起

  D.2023年1月1日起

  296.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的是(   )。

  A.北京故宫

  B.凡尔赛宫

  C.白宫

  D.克里姆林宫

  297.《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中提出,充分利用北京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推进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主题保护,打造红色文化弘扬传承重点品牌。以(   )重点,形成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片区。

  A.北大红楼及其周边旧址

  B.香山革命纪念地和香山革命纪念馆

  C.卢沟桥和宛平城

  D.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298.北京做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将按照“四个文化”即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的基本格局,“(   )的总体框架。

  A.“一核一城三带两区”

  B.“一核二城三带两区”

  C.“一核三城三带两区”

  D.“一核一城三带四区”

  299.北京成为全中国的首都由(   )开始。

  A.辽代

  B.金代

  C.元代

  D.明代

  300.《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中指出到2025年全国文化中心地位显著增强,(   ),对全国文化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更加凸显。

  A.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B.大国之都文化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协调发展

  D.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更加彰显

  301.举世闻名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   )区。

  A房山

  B朝阳

  C延庆

  D海淀

  302.我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祭祖建筑群是(   )。

  A.天坛

  B.历代帝王庙

  C.北京太庙

  D.地坛

  303.《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中指出到2035年: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全国文化中心功能更加系统完善,文化建设对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更加强劲,大国之都文化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

  A.成为弘扬中华文明和引领时代潮流的世界文脉标志。

  B.成为彰显文化自信与多元包容魅力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协调发展

  D.对全国文化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更加凸显

  304.《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中指出健全考核奖励、动态调整、摘牌退出等机制和制度,到2035年,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数量保持全国领先,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超过(   )家,实现数量、质量双提升。

  A.100

  B.200

  B.300

  C.400

  305.“皇家园林博物馆”指的是(   )。

  A.承德避暑山庄

  B.北海公园

  C.圆明园

  D.颐和园

  306.《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中指出系统开展中轴线(   )、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精神价值和时代价值的研究,挖掘中轴线文化内涵。

  A.历史价值

  B.经济价值

  C.文化价值

  D.学术价值

  307.北京构建“一河两道三区”的大运河文化带发展格局,即以大运河北京段为轴线,建设全线滨河绿道及重点游船通航河道,结合大运河沿线不同特点,打造(   )。

  A.大运河文化展示区、大运河生态景观区和疏解整治提升区

  B.大运河经济展示区、大运河生态景观区和疏解整治提升区

  C.大运河生态展示区、大运河旅游观光区和疏解整治提升区

  D.大运河文化展示区、大运河生态景观区和环境整治提升区

  308.《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中指出着眼于长城文化带作为首都文化传承与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定位,结合其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禀赋,构建(   )的整体保护格局。

  A.“一线五片多点”

  B.“一线三片多点”

  C.“两线三片多点”

  D.“两线五片多点”

  309.《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中指出,打造(   )。始终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着力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让爱国主义在首都奏响最强音。

  A.红色教育基地

  B.全国爱国主义教育高地

  C.科普教育基地

  D.军事教育基地

  310.首都第一条旅游步行街是(   )。

  A、东直门簋街

  B、王府井商业街

  C、大栅栏商业街

  D、西单商业街

  311.北京中轴线由钟鼓楼贯穿至永定门,约(   )公里。

  A.7.2

  B.7.8

  C.7.6

  D.6.6

  (二)多选题(16题)

  312.《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中指出构建“一线五片多点”的整体保护格局。以长城墙体遗存线为保护主体,打造(   ) (   ) (   ) (   ) (   )等五个文化精华展示核心组团,对长城沿线卫城、所城等指挥中枢及关口、城堡、堡寨延续至今的村镇进行系统保护。

  A.沿河城组团

  B.居庸路组团

  C.黄花路组团

  D.古北口路组团

  E.马兰路组团

  313. (   ) (   ) (   )三条文化带承载了北京“山水相依、刚柔并济”的自然文化资源和城市发展记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底蕴丰厚,是北京文化脉络乃至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度交融的空间载体和文化纽带。

  A.大运河

  B.长城

  C.西山永定河

  D.通惠河

  314.《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明确坚持(   ) (   ) (   ) (   )的原则。

  A.统一规划

  B.统筹管理

  C.整体保护

  D.合理利用

  315.《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战略定位为(   ) (   ) (   ) (   ) (   )。

  A.凝聚荟萃

  B.辐射带动

  C.创新引领

  D.传播交流

  E.服务保障

  316.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唱响主旋律、讴歌新时代,用正确的(   ) (   ) (   ) (   )引领文艺创作,把书写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灌注文艺实践。

  A.历史观

  B.民族观

  C.国家观

  D.文化观

  317.《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中提出,坚持(   ) (   ) (   ) (   )的工作理念,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覆盖身边化、服务内容品质化、供给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智能化,建成完备、便捷、高效、优质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需求。

  A.政府主导

  B.社会参与

  C.重心下移

  D.共建共享

  318.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将按照“四个文化”即(   ) (   ) (   ) (   )的基本格局。

  A.古都文化

  B.红色文化

  C.京味文化

  D.创新文化

  319.《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中提出,要建成供给丰富、便捷高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   )、(   )、 (   ) 、(   )。

  A.服务设施覆盖身边化

  B.服务内容品质化

  C.供给主体多元化

  D.服务方式智能化

  320.《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中提出,按照“一街一策”要求,北京将重点打造13片文化精华区。其中包括(   )、 (   ) 、(   ) 、(   )。

  A.什刹海-南锣鼓巷文化精华区

  B.雍和宫-国子监文化精华区

  C.东四南文化精华区

  D.东交民巷文化精华区

扫描或长按图中二维码开始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