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题库-03(第081-120题)

来源: 人文之光网  发布时间: 2024-08-29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共87题,其中:单选题15题、多选题72题)

  (二)多选题(72题)

  8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 ),(   ),(   ),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A.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B.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C.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8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  ),形成了(  ),确立了(  ),发展了(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83.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  )、(  )、(  )有机统一。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A.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8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  )、(  )、(  )。 

  A.十个明确

  B.十四个坚持

  C.十三个方面成就

  85.文化自信是(  )(  )(  )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A.更基础

  B.更广泛

  C.更深厚

  86.(  )、(  )、(  )、(  ),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A.伟大斗争

  C.伟大工程

  B.伟大事业

  D.伟大梦想

  8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 )和( )之间的矛盾。

  A.美好生活需要

  B.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88.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 )到(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 )年到( ),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2020年 2035年

  B.2035年本世纪中叶

  89.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社会治理问题,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打造( )、(  )、(  )的社会治理格局,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

  A.共建

  B.共治

  C.共享

  90.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 )、(  )、(  )、(  ),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A.教书和育人相统一

  B.言传和身教相统一

  C.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

  D.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

  91.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  )结合、(  )并重,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A.严管和厚爱

  B.激励和约束

  92.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 )、( )、( )、( ),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A.应对重大挑战

  B.抵御重大风险

  C.克服重大阻力

  D.解决重大矛盾

  93.中国梦是(  )、(  ),归根到底是( )。

  A.国家的梦

  B.民族的梦

  C.人民的梦

  94.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广开言路,建立健全(  )、(  )、( )、(  )、(  )的制度和程序。

  A.民主选举

  B.民主协商

  C.民主决策

  D.民主管理

  E.民主监督

  95.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要构建(  )、(  )、(  )的党和国家机构( )。

  A. 系统完备

  B. 科学规范

  C. 运行高效

  D. 职能体系

  9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推动经济发展( )( )( ),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A.质量变革

  B.效率变革

  C.动力变革

  97.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  )、(  )的基本方针。

  A.团结稳定鼓劲

  B.正面宣传为主

  98.中国共产党维护和发展( )、(  )、(  )、(  )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平等

  B.团结

  C.互助

  D.和谐

  9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 )、( )、( )、( ),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B.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C.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00.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大意义,理解正确的有( )、( )、( )、( )。

  A.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

  B.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中国的原创性贡献

  C.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

  D.为建设美好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1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 )、( )、( )、( )。

  A.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B.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成为现实

  102.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三句诗生动叙说了近100年来中国人寻梦、追梦、圆梦的历史进程,分别是( )、( )、( )。ABC

  A.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

  B.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

  C.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

  103.实现中国梦,必须( )、( )、( )。

  A.走中国道路

  B.弘扬中国精神

  C.凝聚中国力量

  104.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引导各族群众增强“5个认同”,具体是指( )、( )、( )、( )、( )。

  A.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B.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C.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D.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E.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105.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 )、( )、( ),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A.同呼吸

  B.共命运

  C.心连心

  10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扬钉钉子精神,( )、( )、( )、( ),切实把工作落在实处。

  A.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

  B.坚持“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C.建立规范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D.形成激励求真务实的有效机制

  107.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 )、( )、( )、( )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

  A.集体领导

  B.民主集中

  C.个别酝酿

  D.会议决定

  108.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 )、( )、( )、( ),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A.脚力

  B.眼力

  C.脑力

  D.笔力

  109.全面深化改革,要重点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几个重大关系( )、( )、( )、( )、( )、( )。

  A.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B.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

  C.全局和局部的关系

  D.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

  E.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

  F.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10.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必须( )、( )、( )、( ),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A.政治建军

  B.改革强军

  C.科技兴军

  D.依法治军

  111.要提高我国参与全球治理能力,就要着力增强(  )、(  )、(  )、(  )。

  A.制定规则能力

  B.议程设置能力

  C.舆论宣传能力

  D.统筹协调能力

  11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弘扬(  )、(  )、(  )、(  )等价值观,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A.忠诚老实

  B.公道正派

  C.实事求是

  D.清正廉洁

  11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要求,以(  )、(  )、(  )、(  )、(  ),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

  A.识才的慧眼

  B.爱才的诚意

  C.用才的胆识

  D.容才的雅量

  E.聚才的良方

  114.我们要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  )、(  )、(  )、(  )、(  )的关系。

  A.全局和局部

  B.宏观和微观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D.当前和长远

  E.特殊和一般

  115.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 ),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A.高质量发展阶段

  B.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16.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 )、( )、( )、( )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A.实体经济

  B.科技创新

  C.现代金融

  D.人力资源

  117.我们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以适应( )、( ),形成优质高效多样化的供给体系,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

  A.科技新变化

  B.人民新需要

  118.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 )成为第一动力、( )成为内生特点、( )成为普遍形态、( )成为必由之路、( )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A.创新

  B.协调

  C.绿色

  D.开放

  E.共享

  119.从需求看,高质量发展应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 )、( )、( )的需求,这种需求又引领供给体系和结构的变化,供给变革又不断催生新的需求。

  A.个性化

  B.多样化

  C.不断升级

  120.从分配看,高质量发展应该实现( )、( )、( )、( ),并且充分反映各自按市场评价的贡献。

  A.投资有回报

  B.企业有利润

  C.员工有收入

  D.政府有税收

扫描或长按图中二维码开始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