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西山文化功能拓展

来源:人文之光网  发布时间:2021-09-17

  近代以来,西山地区的历史命运同清朝的国势兴衰密切相关。清代嘉庆时期,王朝日益衰落,国家财政困难,京西皇家园林虽然保持着乾隆年间的基本面貌,但已不复昔日气势。由于无力进行全面经营与维护,部分建筑坍塌, 很多园林被闲置。咸丰十年(1860 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占据、抢劫并焚毁了海淀镇和圆明园,西山一代的皇家赐园与私家园林许多被掠劫、焚烧, 成为座座废墟,那些劫后未完全毁掉的园和私家园林也被长久地闲置起来并且处于自然损毁状态。昔日绵延数十里亭台楼榭、柳绿花红、车马喧闹的园林集群,变成了荒凉的、无人问津的废园。后来,除万寿山在光绪朝重修并更名为颐和园、香山、玉泉山仍存留部分景物之外,其余多已难觅旧观。

  1912 年之后,西山地区的政治属性基本消失,文化功能则得到进一步拓展与丰富。在官方与地方士绅的共同推动下,昔日封闭的帝王宫苑对大众开放,颐和园、香山、玉泉山等变成了现代公园,曾经的皇家禁地变成了平民可以观览的公共空间。

  由于静宜园位置绝佳,原有山水景观体系基本保留,许多社会名流、绅商大贾以及外国人纷纷在此修建私人居所,如眼镜湖北院(汪精卫)、双清别墅(熊希龄)、碧云寺水泉院(李石曾)、香山寺下院(张宗昌)、碧云寺南院(顾孟余)、雨香馆(中央银行总裁冯幼伟)、松林餐厅(北洋政府财政部长周学熙)、见心斋(英敛之)、洪光寺(袁克定)、玉华山庄(二十九军军长肖振溋)、重翠庵(庄乐峰)、梯云山馆(张謇)、栖月崖(德国医生狄伯尔)、松云别墅(美商中华平安公司外籍员工的避暑之所)、芙蓉馆(周作民)等。一些饭店、学校等也在此开设。此时的静宜园已经超越了单一的皇家园林的范畴。

  西山地区也是北京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地之一。1909 年 8 月,清廷内务部将西山清华园拨给游美学务处,并拨款修建一所留美预备学校,这就是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园为明代武清侯李伟(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外祖父) 所建,有“京国第一名园”之誉。此时清华园已经荒芜,仅保留部分建筑遗迹。清华学校依靠相对充分的资金保障,聘请美国著名建筑师墨菲,以清华园原有的地理环境为依托,采用 20 世纪初美国大学中常见的空间模式,最终确定了“大草坪 + 院落”的规划结构与建筑风格,形成了开放式的空间布局, 深刻影响了清华校园后来的发展。

  燕京大学的前身是三所教会学校:北京汇文大学、华北协和女子大学和通州协和大学。1919 年前后,三校陆续合并成燕京大学。美国人司徒雷登担任校长之后,积极扩充校园空间,买下西山“淑春园”旧址,并请墨菲担纲设计。1926 年,燕京大学正式迁至海淀燕园。新校区以未名湖、博雅塔为中心组织校园空间,并与玉泉山遥遥相对,形成一种“中西合璧”式的园林式校园,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环境最优美的校园之一。

燕京大学校园

  1912 年,天主教徒英敛之夫妇在香山静宜园创办一所女校,名“静宜女学”,学员大多来自附近京师外八旗营的满族子女。1913 年,英敛之又在静宜园创办了“辅仁社”。次年,又将见心斋、梯云山馆、韵琴斋三处陆续修葺, 以供办学之用。这是一座小型学校,首届招收 23 名学生,全部由各地天主教会选送。“辅仁”一词出自《论语·颜渊》中曾子所言:“君子以文会友, 以友辅仁。”1925 年由美国本笃会定名“北京公教大学”,1927 年定名“私立北京辅仁大学”,1929 年改名“私立北平辅仁大学”。辅仁大学以精英人才为培养目标,强调“动国际而垂久远”,虽仅存在 27 年,但在史学、国文、物理、化学、心理、教育、生物等学科荟萃了一批学有专长的中外学术名家, 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收归公有,更名为“国立辅仁大学”,1952 年并入北京师范大学。

  20 世纪 30 年代,在西山地区逐渐形成了一个由大批法国精英和曾赴法留学的文化名人组成的“朋友圈”。这个精英团体包括铎尔孟、圣 - 琼·佩斯等法国人,也有蔡元培、李石曾、吴稚晖、张静江、熊希龄等中国人。中法大学是中法文化交流史上一个重大成果,其经费主要来源于法国退还中国的庚子赔款。1920 年中法大学在香山碧云寺的法文预备学校为主的基础上加以扩充而成,即为中法大学西山学院。它是蔡元培、李石曾、吴稚晖等人发起组织的留法俭学会、法文预备学校和孔德学校的基础上组建的。由原有的法文预备学校扩充为文、理两科,改称中法大学西山学院,到 1925 年就已经成为规模宏大的综合性大学。1925 年将文科移至东黄城根北街,改称中法大学服尔德学院,理科改称居礼学院,生物研究所改称陆莫克学院。在 1920年创办至 1950 年停办的 30 年里,北京中法大学共有 569 名学生毕业,其中理学院 225 人,文学院 281 人,医学院 11 人,为我国培养了一批自然科学、医学、社会科学和文史等方面的人才。

  2013 年开始,北京正式启动修复中法文化交流史迹群,挖掘和保护更多带有情感价值的建筑遗产,包括修复西山地区的 22 处,如北京 47 中的部分院落、贝家花园、圣 - 琼·佩斯创作地和著诗处、中法大学建筑遗存、理想社会实验区,等等。

  现在香山公园松林餐厅一带,有一片灰砖砌就的建筑群,坐西朝东,背依香山香炉峰,前临平原,被蓊郁的林木所荫蔽,经过这里的人,如果不是驻足阅读建筑群门口的介绍牌,就不会知道这里就是著名的香山慈幼院的旧址。慈幼院前身是1917 年9 月设立的北京慈幼局。1917 年,顺直地区(今河北、北京地区)发生大水灾,熊希龄奉命督办水灾善后事宜,见到各地方的灾民, 因为乏食的缘故,有的甚至将儿女遗弃或标卖,所以在北京设立了两所慈幼局,一所专收男孩,一所专收女孩,前后收养近千人。水灾平息以后,这些儿童先后被他们的父母领回。可是到了后来还有 200 多名儿童没有人认领。

  1918 年 9 月,熊希龄上呈大总统徐世昌,请其出面与前清皇室内务府交涉, 内务府准予借用香山静宜园地块。1919 年 2 月,香山慈幼院建院工程正式开始,至年底男女两校舍竣工。1920 年 10 月,香山慈幼院正式开院。初建时的香山慈幼院分为男女两校。男校在静宜园的东北部,即今香山公园管理处和香山别墅所在地。女校位于静宜园的东南部,即香山饭店的位置。香山慈幼院总部镇芳楼尚存完好,在今香山公园管理处院内。香山慈幼院推行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三合一”教育体制,开创了中国现代慈善教育的新体制。

  西山以优美的山水景观与丰厚的文化景观成为文人墨客理想的隐居地。他们在游览之时,登临高处、遍览胜境、吟诗赋词、泼墨行文,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伟大的文学作品《红楼梦》就诞生于此。20 世纪 30 年代,徐志摩曾经感叹:“北京的灵性,全在西山那一抹晚霞。”法国文学家圣 - 琼·佩斯在西山管家岭村西桃峪观于 1920 年创作完成了长诗《阿纳巴斯》(又译《远征》)。该诗以含蓄的形式,叙述了一次深入亚洲沙漠的戎马倥偬般的神秘远征。圣 - 琼·佩斯 1916 年作为外交官来华工作,先后担任法驻上海领馆领事和驻北京大使馆秘书,正是这首诗使其获得 1960 年诺贝尔文学奖。

  (来源:北京社科普及读物《北京历史文化三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