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金元时期的北京坛庙

来源:人文之光网  发布时间:2021-08-27

  会同元年(938 年),辽太宗耶律德光从后晋石敬塘手中获得幽州(今北京),当即升为陪都,称“南京”,又称燕京。北京由此拉开迈向统一多民族国家首都的历史序幕,也开始了北京坛庙从地方向国家层面转变的步伐。作为辽代“五京”之一,燕京建有皇城及相应礼制建筑。史书记载,辽代南京皇城内,“有景宗、圣宗御容殿二”,此可视为国家祭祀建筑的滥觞。不过辽代燕京仅为陪都,不仅兴建的坛庙数量较少,祭祀礼仪也相对简陋,其重要性远不能与辽上京临潢府(今赤峰林东镇)相比。北京坛庙建筑的真正兴起,是在代辽而兴的金代。天德三年(1151 年),海陵王完颜亮迁都燕京, 金中都从此成为北方多民族国家的真正首都。金中都的城市设计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都城的规划思想,不仅仿照北宋汴京(今河南开封)的格局,在皇城左侧设置太庙,又大量增加符合儒家传统的其他礼制建筑,相继兴建南郊圜丘、北郊方丘,以及社稷坛、风雨雷师坛、高禖坛、宣圣庙(即孔庙) 等国家坛庙,在北京城市史上第一次形成了自成体系的都城坛庙建筑群。

  继金中都之后的元大都,是南北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都城,也使其坛庙文化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元大都的修筑,是以《考工记》的传统理念统一规划设计的,因此至元二十二年(1285 年)竣工的大都城,基本符合《考工记》所记“九经九轨”“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礼制规定。元代各帝一方面继续保持了部分蒙古风俗,同时采用中原儒家文化的祭祀礼仪,逐渐在大都内外修建了宏伟壮丽的太庙、郊坛、社坛、稷坛、先农坛等坛庙建筑,岁时奉祀。其中常祀者,有社稷、宣圣、三皇、岳镇海渎、风师雨师等。武成王、古帝王庙、周公庙、名山大川忠臣义士之祠、功臣之祠等虽列入“非通祀” 之列,但也成为大都坛庙文化的重要内容。可以说元代核心的国家奉祀,都在大都筑有相关祭台或坛庙。元明鼎革之际,大都原有坛庙被损毁,但其礼制思想基本延续下来。

  (来源:北京社科普及读物《北京历史文化三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