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景山到钟鼓楼

来源:《北京历史文化三千年》  发布时间:2021-08-25

  自景山至钟鼓楼,是北京中轴线的北段。虽然分布在这条线上的建筑数百年来均隐藏于紫禁城的背后,但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建筑特色,使其能够俯瞰北京、记录历史,从而成为北京中轴线规划的基准点与定位点。

  在金、元时期,北京即有万岁山,但与后来明清时期的万岁山(景山) 并非一处。金代在中都北部修建离宫、开凿西华潭(今北海)时,即于此堆积小丘。元大都建成后,因正处城内中心,遂辟为专供皇家赏乐的“后苑”, 名为“青山”,建有延春阁等建筑。永乐年间营建北京城时,将拆毁元代宫殿和挖掘护城河的渣土堆积其上,形成一座更高的土山。永乐十八年(1420 年) 与紫禁城同时落成,成为整个北京城的最高点。

20 世纪 20 年代的景山万春亭

  万岁山作为皇家御园,其北半部寿皇殿区域是元大都中轴线上的一部分, 将其置于皇城后半部,则与紫禁城前面的金水河构成了依山傍水的格局,体现了传统文化对建筑的最高理想和审美诉求。

  明代的万岁山上五峰并峙,奇峰突起,主峰恰好位于北京内城南北两城垣的中间,成为全城对角线的中心点。到明代中后期,经过上百年的经营, 万岁山下遍植果树,通称“百果园”,又称“北果园”,其山上放养麋鹿仙鹤, 山下以石砌墙,是宫中登高望远的又一去处。山下种植果木,山上则循着土坡栽种松、柏、槐等树,又饲养了鹤、鹿等寓意长寿的珍稀动物。园内苍松翠柏、繁花丛草,极其清幽怡人。初夏四五月之间,明帝来山前插柳,为踏春赏花之所。山北多牡丹、芍药,是供帝后赏花、饮宴之地,重阳则多来此登髙,吃迎霜麻辣兔、菊花酒,以应节祈寿。山顶建有玩芳亭,后改玩景亭、毓秀亭。又有长春亭、万福阁、集芳亭、会景亭、集仙室等建筑。明人文徵明曾作《万岁山》:“日出灵山花雾消,分明员峤戴金鳌。东来复道浮云迥, 北极觚棱王气高”。

紫禁城内望景山

  崇祯十七年(1644 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长驱直入攻破北京城, 崇祯皇帝朱由检见大势已去,于是杀死皇后,砍伤十五岁的公主,杀死妃子,仓皇出紫禁城,在万岁山老槐树自缢身亡,明朝就此灭亡。

  明清鼎革,再次将都城定于北京。顺治十二年(1655 年),万岁山改称“景山”,典出《诗经·都风·定之方中》:“望楚与堂,景山与京”。乾隆帝曾在《御制白塔山总记》中说,“宫殿屏扆则曰景山”,将景山喻为皇宫之屏障。景山入门为绮望楼,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 年),分上下两层。有两个小门,中南向者为寿皇殿,门内九间,供康熙皇帝神御,有御制碑文。殿后东北是集祥阁,西北是兴庆阁。殿东为永思门,内为永思殿,又东为观德殿。乾隆十六年(1751 年),在景山的五座山峰各建一座佛亭,自东向西依次命名为周赏、观妙、万春、辑芳、富览,以中峰的万春亭规模最大。

  景山后为寿皇殿,乾隆十四年(1749 年)移建,第二年五月工成。大殿九室,规制仿太庙,左右山殿各三楹,东西配殿各五楹,碑亭、井亭各二,神厨、神库各五,殿内敬奉康熙帝和雍正帝御容,供后世祭拜。自乾隆时期修建后,嘉庆二十五年(1820 年)对东、西三座神龛进行油饰,光绪十八年(1892 年)再次大加修葺。此外,在景山前门还设有景山官学,左右连房四十五间, 为康熙二十四年(1685 年)建立,专以教授内务三旗子弟。

  康熙及雍正皇帝对于景山的优美景色多有御笔题咏之作,如康熙所题《初秋景山》中载:“新凉树色向金天,御辇遥停蔓草边。盛暑已过销夏日,清风才到有秋年。高临三殿九重阔,下看千家万户连。薄暮山亭观射毕,回宫复道起苍烟。”其另一首《九日幸景山登高》中则言“秋色净楼台,登高紫禁隈。千门鸣雁度,万井霁烟开。翠拂銮舆上,云随豹尾来。佳辰欣宴赏,满泛菊花杯”。

  明清两代,每年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皇帝由亲信大臣陪同,到景山御园山顶上饮酒赋诗,登高为乐,有时在园中“视射较士”及赏花等。清代,自雍正、乾隆以后,寿皇殿逐渐成为存放死去帝后的影像、祭祀祖先及停放梓宫的地方。

  1912 年清灭之后,按照《优待清室条件》,景山仍由居住在紫禁城内廷的逊清皇室管理使用。由于清皇室此时无力顾及,景山一度荒废。1924 年11 月, 溥仪被驱出宫之后,景山作为清室财产,由清室善后委员会接管。1925 年10 月, 故宫博物院成立,景山由其收归管理。1928 年稍加修葺整理,以公园形式对外开放。但寿皇殿、观德殿等殿宇未做开放景点,仍由故宫博物院管理使用。

  此后,故宫博物院筹措一定数量的工程经费,对景山进行了大规模修缮, 包括景山门外的马路、四周的围墙,园内的绮望楼、山峰上的五座亭子和寿皇殿、观德殿等建筑,先后进行了路面修筑,内外墙修砌,楼阁殿亭瓦顶拔草、揭瓮,木架油漆彩画以及修整上下山的道路等工程数十项,同时还进行了补种松柏树、栽植花草等绿化工程。1930 年,在景山东边山脚下明朝末代皇帝崇祯自缢的地方立了“思宗殉国碑”,以志追念。

  中国自古就有“晨钟暮鼓”之说,北京的钟、鼓二楼常合成“钟鼓楼”, 始建于元代至元年间,是元、明、清三朝的报时中心。钟鼓楼是北京城中轴线北端的两大单体建筑,也是中轴线结尾的标志性建筑。

  鼓楼初建于元至元九年(1272 年),名“齐政楼”。鼓楼曾因雷击、大火等原因数次焚毁。明永乐十八年(1420 年),向东移后再次重建,却再遭火焚。清嘉庆五年(1800 年)、光绪二十年(1894 年)两次进行修缮后, 基本成为今天的模样。

  1912 年后,鼓楼勉强继续发挥其为京城报时的作用。1924 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等人驱逐出宫,才废止了鼓楼的报时功能。同年,京兆尹薛笃弼将鼓楼改名为“明耻楼”,刻匾挂于楼门之上,并在鼓楼里面陈列八国联军烧杀抢掠照片、实物等,以警示民众。次年,继任京兆尹李谦六恢复“齐政楼”之名,并在鼓楼开办“京兆通俗教育馆”,进行公共卫生及改良风俗方面的宣传。馆内设立图书部、游艺部、博物馆、平民学校等,陈列历代帝王像、著名文臣武将像以及北京名胜古迹照片,供人参观。又在鼓楼西侧、楼后兴建儿童和成人体育场。

钟  楼

  钟楼同样为元代至元时初建,高约 38 米,全为砖石结构,精致而坚固, 灰筒瓦绿剪边歇山顶,四面开券门,楼内悬挂大铁钟一口(后改为悬铜钟), 位于鼓楼向北约 100 米,是传统意义中轴线北端的顶点。

  元代的钟楼毁于大火,明永乐十八年(1420 年)进行了重建,位置与元时略向东移动,但后来再次被火焚毁。清乾隆十年(1745 年)在前明钟楼基础上又一次重建,两年后竣工。此后一直承担为京城人民报时的功能。其间, 用新铸的大铜钟替换掉了原有的铁钟,换下来的铁钟原被放置在钟裤胡同东口,后于 1925 年被移至鼓楼北面的空地之上。日据时期,日本侵略者曾想将闲置的铁钟拉去冶炼,制作枪炮,无奈铁钟体积十分庞大,无法顺利搬运, 只得留在原地。1983 年,铁钟被安置在大钟寺古钟博物馆。

  替换铁钟的铜钟每日用两米长的撞钟木撞击报时。至 1924 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钟楼与鼓楼一起停止了报时。次年,荒废掉的钟楼被改造为京兆通俗教育馆附设的电影院,放映无声电影。1926 年开设“民众电影院”, 成为京城百姓的一个娱乐场所。

      (来源:北京社科普及读物《北京历史文化三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