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明北京——承上启下

来源:人文之光网  发布时间:2021-07-14

  在北京建都史上,明代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凭借“靖难之役”的成功,明成祖朱棣将都城北迁,彻底改变了北京的历史走向。此后他又举全国之力营建北京城,使元代一统南北的都城文化得以延续,奠定了明、清两代帝都的繁盛风貌。

  洪武元年(1368 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即皇帝位”。登基前后,明太祖提出“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 因“北平土旷,利于骑战,不可无备”,命大将徐达率军北伐。明军一路北上,逼近大都,七月二十八日,大军到达通州,元惠宗携后妃、太子、公主自健德门出城北逃,前往上都避难。八月初二日,明军攻陷大都齐化门,八月十四日,元大都改名北平府。为保证北平的安全,明朝先后驻扎了大量兵力在此,朱元璋更派遣自己最为信任的大将徐达承担了镇守北平的重任,“每岁春出,冬暮召还”。自此,北京自辽、金以来逐渐形成的政治、文化中心, 在明初又恢复为经略北方的军事重镇。

  (来源:北京社科普及读物《 北京历史文化三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