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古城 漕运天下 | 大光楼
来源:《图说北京大运河文化带》 发布时间:2024-06-28
大光楼位于通州旧城北门外迤东、石坝码头旁,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同治年间重修,南北添建平台各三间。面河两层,下层为高阔的券洞,是通道,上层为单檐歇山脊筒瓦顶,面阔进深均三间,四带廊有护栏。
通州大光楼
明清官员,在此验收漕粮,故也叫验粮楼。“大光楼”中的“光”字读作“广”音,不能读成“光明”的“光”。因位于石坝码头处又称“坝楼”,又因临大运河而建,还称“河楼”。
京杭大运河岸边有许多楼阁,诸如天津天后宫中的钟鼓楼、山东聊城的光岳楼、济宁的太白楼、江苏淮安的镇淮楼、扬州的平远楼、常州的飞霞楼、无锡的云起楼、苏州的枫江楼、浙江嘉兴的烟雨楼等,都是当今旅游者喜欢观赏登临的古代楼阁,而大运河边第一楼就是建在北端通州的大光楼。它是京杭大运河的最北端,既是终点也是起点,是南北货物集散地。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凶残暴虐的八国联军攻陷通州,疯狂烧杀淫掠,这座大运河上第一楼也未逃劫难。
大光楼同燃灯塔一样,都是京杭大运河北端的标志性建筑。2005年通州区政府疏通大运河,用三年时间复修验粮楼,2008年在大光楼遗址附近的今日大运河西岸,一座崭新的仿古歇山筒瓦顶二层验粮楼(大光楼)重新伫立在大运河畔,体积大增。使楼影(大光楼)、塔影(燃灯舍利塔)、桥影(石拱桥)交相辉映,为大运河增添了风韵。
(来源:北京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图说北京大运河文化带》;作者:李建平、杨文利;图片来源:原文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