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穿京城 古都风韵丨什刹海

来源:《图说北京大运河文化带》  发布时间:2024-04-15

  京城有水,源于白浮之泉,流于瓮山之泊,经高梁故道,积水成潭,是为什刹海。

  什刹海在京杭大运河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是京杭大运河的终点码头,也是通惠河的起点。世界遗产大运河北京地区的四个遗产点,在什刹海周边就有三个。

  什刹海水域的名称最早见于《金史·河渠志》,称之为“白莲潭”,包括今日什刹海三海和今北海、中海水域。金世宗时,在金中都东北郊野的白莲潭修筑离宫-太宁宫(也称万宁宫)和太液池。金世宗帝每年来此设朝达四个月之久。自此,白莲潭一截为二:南半部即今北海、中海水域成御园,北半部即今什刹三海仍属郊外,有散布的村落。南北两部分水域开始朝不同方向发展。元朝修筑元大都时,将太液池包入皇城之中,元朝的太液池范围相当于今日的北海和中海。明成祖定都北京后,从1406年起营建新的皇宫,明朝宫城在元朝宫殿的位置基础上向南移动,因此皇城城墙也随之南移,为丰富皇城园林景观,开挖了南海,挖出的土方和开凿筒子河的土方堆成万岁山(即景山)。元大都城与金中都相比,城中心北移,将白莲潭全部圈入城中,南半部水域成为皇家内苑,北半部水域改称积水潭,也叫海子。

进入什刹西海水道

  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由郭守敬设计并主持施工,成功修筑了通惠河。通惠河导引昌平白浮泉等诸泉水,经瓮山泊(今昆明湖前身),自和义门北水关入大都城,汇于积水潭。

  大都至通州的漕运,使积水潭一带水面成了大运河漕运的北方终点码头,因此从元代起,三海地区岸边逐渐成为交通要津和繁华的商业区。当时的积水潭,湖内是商船蔽水,岸上是车水马龙,酒肆茶棚、商贾戏班云集热闹非凡。那时站在银锭桥上向西望可看到西山的连绵山峰,留下燕山八景之一“银锭观山”的佳话。古人常用“舶蔽水”来形容元代时积水潭码头的盛景。

什刹西海码头

什刹西海望海楼

  漕运推动了什刹海地区的发展。开阔的水面与城市景观和人民生活非常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是古都城区唯一具有开阔水面的开放型景区。什刹海两岸垂柳依依,掩映其中的王府、贝勒府、名人故居、寺庙道庵以及传统民居折射着深邃的中华人文精神,承载着恢宏大气的东方建筑美学使得什刹海极具历史和文化价值。什刹海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有40余处文物保护单位。有位于北京旧城中轴线北端的钟楼、鼓楼,有北城仅存的德胜门箭楼,有著名的恭王府、宋庆龄故居、郭沫若纪念馆等众多古建筑在北京城市建设发展史与政治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今日什刹后海人行步道景观

  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如今什刹海和京杭大运河已经很难连接了,不过水脉虽不通但文脉可传承。京杭大运河已经于2014年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我国一笔丰厚的人类文化遗产,是与长城比肩的中华民族文化身份象征。大运河“漂”来了一个偌大北京城,也繁盛了运河沿线一座座城市,哺育了沿岸的运河儿女。沿着运河行走,你能发现太多包括地名。建筑、诗歌、戏曲、工艺、美食、传说等运河留下的文化印记。曾经作为北方总码头的什刹海地区,同样留下了丰富的运河文化遗迹。

  近年来,北京市在什刹海地区已经做了不少与大运河文脉重新连接的努力。在前海火神庙广场可以看到京杭运河积水潭港碑,在万宁桥畔也可以看到大运河临时邮局、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区界桩。跨过万宁桥,在玉河故道北段可以看到通惠河玉河遗址碑。过了东不压桥,在玉河故道南段还建了一排古色古香的大运河沿途风光木雕。同时,北京市还制订了醇亲王府、庆王府、会贤堂等什刹海周边文物建筑群腾退项目清单、腾退进度计划及腾退后的文物修缮计划,加快推进什刹海周边历史风貌整治,现在什刹海西海湿地公园已开门迎客,北京内城又多一个充满自然野趣的湿地公园,北京市民也多了一个休闲好去处。

  (来源:北京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图说北京大运河文化带》;作者:李建平、杨文利;图片来源:原文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