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泊风光 水城共融 丨 长河

来源:《图说北京大运河文化带》  发布时间:2024-01-30

长河上游景观

  北京西郊一带,山明水秀,河渠纵横。在这块宝地上,有一条逶迤东流的长河,是明清时期皇都北京城外的御用河道。

  当时皇家的帝后王妃,赴西郊各行宫御苑,若乘舟行船,都必须通过这条著名的河道。长河全长30多里,原是历代京城的引水河道,它从西山山麓通过昆明湖,至海淀麦庄桥,折向东南,遇西直门注入北护城河,再东流至德胜门入“水关”,进积水潭。元代郭守敬引白浮泉及西山诸泉水通过这条河道入大都城,再连接通惠河,以兴漕运。

长河也俗称“慈禧水道”

 长河中游景观

  长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名字。辽代称“高梁河”,金代称“皂河”,元代称“金水河”,明代称“玉河”,清代始称“长河”。

  长河在明代晚期,由于年久失修,逐渐淤塞。到了清代,乾隆帝兴修水利,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完成了对长河河底的清挖,并局部拓宽、整理泊岸。疏浚后的长河,既是皇家由大内通往西郊的御用水路,也是一条可以灌溉普通农田的河道。乾隆为此还曾赋诗一首:“长河雨后波增涨,趁爽平明好进船。柳岸忽闻嫩簧响,始知复育化成蝉。”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破坏了西郊的皇家园林,长河沿岸的树木也都被烧光。昔日翠柳成荫,清波荡漾的皇家御河,呈现出破败不堪的凄凉景象。光绪十二年(1886年),慈禧乘龙船途经长河时,见到破败之景,即命醇亲王整理长河两岸。然而庚子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经过治理的长河沿岸的树木再次被烧光。自此之后,清室已无力进行治理。这条御河也再没能恢复昔日的繁荣。

长河广源闸遗址上的镇水兽

长河广源闸遗址

  长河在历史上系古都重要的水利命脉,它是古都北京几百年建设中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一项水利科技成果。伴随长河的发展建设,在长河流域形成了一种地域性的文化,主要表征是聚宗教、园林建筑于河道沿线的水域风景线,融郊游、庙会等都市民俗文化于一堂的民情热线,举皇家水上御道和行官并存的宫廷文化专线。这些特征和文化现象使长河沿线在元明清时期构成具有独特古都风貌的文化“走廊”。长河地域文化是古都历史文化的特殊产物,是一种依赖水系生存和发展、由特殊地理环境产生的文化,从多个方面反映了古都北京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象。

长河岸边万寿寺

      (来源:北京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图说北京大运河文化带》;作者:李建平、杨文利;图片来源:原文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