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丽娟:自主知识体系——助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布时间:2022-05-20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从当前的知识发展水平来看,知识文化“软实力”之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硬实力”间存在一定差距,自主的知识体系仍需要进一步重组和凝练。

  导致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缺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发展与解释社会实践的理论之间存在不适配性以及国内外话语体系的差异性。长期以来,以西方知识体系为基石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无法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合理解释,而建构同时具有真理性和民族性的知识体系是长期的历史任务,难以一蹴而就。

  长期“引进来”造成了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对外来理论的依附性。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具备各个阶段的实践经验,但知识体系的不完备性导致外来理论和思想解释中国实践过程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式。近现代科学知识体系的核心内容主要由西方国家建立,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对中国产生了长期的影响,对西方理论的学习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在经济学中,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学派和马克思主义流派乃至现代经济学几乎全部来自西方,国外哲学思想也在中国哲学理论体系建设中举足轻重。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发展的不确定性使现有知识体系对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解释能力也不断下降,寻求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也是“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国际话语体系的差异是影响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走出去”的主要因素。“话语体系”作为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之一,在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在国际话语场域中,对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的建设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与话语体系的“塌陷”形成了鲜明对比,中国崛起与中华民族话语崛起的“剪刀差”是中国话语权提升缓慢的真实写照。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和宣传的“工具性”导致原创性知识存量不足,没有形成既具备普遍价值,又符合中国实践的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体系,学术话语权与中国国际地位不相适应。另一方面在于西方世界主导的国际话语场域在互动与博弈中对中国的干预和封锁,造成了中国国际形象与实际形象的严重“错位”。调查显示,国际社会受众借助西方主流媒介对中国的信息获取率高达68%,而经由中国媒体了解中国的仅占22%,中国在世界话语体系中的影响远低于西方主流媒体,加快形成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是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重要任务。

  形成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根本上要破除对外来理论的依附,全面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从思想体系的角度出发,中国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创新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也为全世界的发展提供了诸多经验。因此,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立足中国现实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理论前沿,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回答好新的“时代之题”,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

  扎根传统文化,充分体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继承性。首先,对中国长期发展的合理解释必须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长期生产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分宝贵、不可多得的资源。中华文明历时5000年而延绵不绝,具有以人为本和关注时代发展的独特气质。孟子的“民本论”和管仲的早期经济思想等都是中国哲学的历史体现,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宝贵资源。其次,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经验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最大增量,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道路选择,走出了一条与西方世界不同的发展模式。要利用好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经验这两座“宝库”,注重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的理论解释,尊重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在解决中国问题的基础上升华为解决世界性问题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立足马克思主义,以党的创新理论指导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党的创新理论为支撑是破除知识依附的关键。首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只有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才能充分体现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的中国特色。其次,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理化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勇于回答时代之问,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思想成果。最后,“坚持理论创新”是党百年奋斗的十大历史经验之一,同时党的创新理论也在推动形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坚持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破除对西方理论的长期依附,是近代以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发扬中国智慧,形成中国特色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快速发展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部分“中国经验”逐渐上升为一般的发展规律和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但也存在话语体系建设与经济发展“硬实力”不匹配等问题。因此,依托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构建符合中国自身实际话语体系,是中华民族的必然选择。要充分总结长期以来我国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军事、党建的发展特征,加强对中国实践的理论总结和经验升华,阐明中国道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独特贡献,在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上下大气力和苦功夫,不简单延续中国历史文化母版、不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构建与国外现代化发展相对独立的中国智慧和话语体系,提高文化“软实力”,让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为展示中国物质成就和文化魅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坚定学术自信,树立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宏伟目标。首先,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要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对中国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的自信。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解决中国问题,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其次,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首先要增强紧迫意识。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对文化软实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和责任,着力提升中国学术的国际话语权。再次,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要把科研做在中国大地上。扎根祖国大地的科研才有方向,才有生命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把科学研究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的标识性学术成果,让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作者:斯丽娟,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图片:原文配图)

 

社科普及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理论知识,人文之光网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扫一扫关注

京社科微信公众号

//51tongji //51tongji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