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北京
全部 党建 历史 经济 教育 科技 建筑 交通 体育 旅游 地理 文艺 民俗 伦理
北京的牌楼

来源:“北京市档案馆”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3-05-23

  牌楼是我国古建筑的一种类型,它集雕刻、绘画等建筑技术和审美艺术之大成,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在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集中了中国古建筑的主要构件,如屋顶、梁枋、斗拱、雀替、柱子、须弥座等,堪称是古典建筑的模型和标本。北京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牌楼也是其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之一。

牌楼的起源

  牌楼的起源,与中国古代的城市管理制度有关。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都城大部分以“里”为居住和管理单位。据《管子》记载,齐国都城以50户为一里。到了汉代,长安城内的居住地称为“闾里”,多在城内各宫殿之间,四面设有围墙,每墙有门,“闾”即为里之门。三国至唐宋时期,城市格局变为里坊制,坊墙和坊门构成了封闭式的区域管理模式。坊门也叫“衡门”,唐代盛行“乌头门”的样式,即用黑色瓦罐扣在两侧的柱头上,两柱之上部以横木相贯。“乌头门”流传到宋代,也叫“棂[líng]星门”。由于政治经济发展和市民文化活动的繁荣,里坊制在宋代逐渐被打破,坊门脱离作为“门”来封闭街区的功能,而成为独立存在的牌坊。牌坊模仿木构建筑,形式日趋华丽,加了屋顶和各种装饰,又称为“牌楼”。

《营造法式》中的乌头门图例

  “牌坊”和“牌楼”两个名称在日常语汇中经常被混用。通常情况下,大家称牌坊为牌楼,并不把两者加以严格区分。有人认为“牌楼”是北方特有的称呼,南方一般称“牌坊”。这一说法也没有说出两者之间区分的关键处。从历史起源的角度看,牌楼和牌坊均起源于古老的横门,经历后来的乌头门、棂星门、里坊门,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标志性建筑。自此之后,牌坊并无太大变化,而牌楼则是在牌坊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演变,形制、规模和意义越来越丰富多彩。从造型上看,牌坊仅在单排立柱上加额枋等构件,没有屋顶,结构比较简单,而牌楼则在单排立柱上加额枋、斗拱、屋檐等构件,结构相对复杂多变,有了一间二柱三楼、两间四柱六楼等不同规模。因此,有无楼檐是牌楼和牌坊最直观的区分标志。再从二者的社会功能来看,牌楼还有标示、纪念、装饰、渲染气氛等作用,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比牌坊更为复杂。

牌楼的分类

  牌楼可按形式结构或材料加以分类。

  按照形式可分为两类:一类叫“冲天式”,也叫“柱出头”式,顾名思义,这类牌楼的间柱是高出明楼楼顶的;另一类是“不出头”式,这类牌楼的最高峰是明楼的正脊。宫苑之内的牌楼大都是不出头式,而街道上的牌楼则大都是冲天式。

  如果分得再细一些,可以每座牌楼的间数和楼数的多少为依据。无论柱出头或不出头,均有“一间二柱”“三间四柱”“五间六柱”等样式;顶上的楼数,则有一楼、三楼、五楼、七楼、九楼等。因此按结构又可以细分为:“一间二柱一楼”“一间二柱二楼”“三间四柱三楼”“三间四柱七楼”“三间四柱九楼”“五间六柱五楼”“五间六柱十一楼”等。间是指柱与柱之间的通道。

  依据材料可分为五类。第一类是木牌楼,这类牌楼数量最多。木牌楼是所有牌楼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形式,其装饰集中在屋顶和檐下的梁枋斗拱上。虽然木牌楼加工制作方便,但一经风吹雨淋,极易受到腐蚀。第二类是石牌楼。石牌楼多为单色的石料筑成,所以它的装饰艺术主要通过雕刻手段加以体现。这类牌楼以景园、街道、陵墓前为多。第三类是琉璃牌楼。这类牌楼多用于佛寺建筑群内。它的结构在石基础上筑砌六到八尺的砖壁,壁内安喇叭柱、万年枋为骨架,砖壁上辟圆券门三个,壁下为青、白石须弥座,座上雕刻着各种风格的艺术图案。第四类是彩牌楼。这是一种临时性的装饰物,多用于大会、庙市、集市的入口处,会期结束即拆除,一般用杉杆、竹竿、木板搭成。第五类是水泥牌楼。这是近现代建筑技术的产物,大多数是用于古牌楼的搬迁、加固工程和新建牌坊牌楼。

  另外,依据其设置环境不同,可分为街巷道路牌楼、庙宇衙署牌楼、陵墓祠堂牌楼、桥梁津渡牌楼、风景园林牌楼等。

北京牌楼概况

  北京的牌楼起自元代,明、清都有发展。元朝定都北京后,前后修建了不少牌楼,具体数字已无史料可考。但从元代都城图中可以看出,当时元大都每个门外皆有一座牌楼,起到标志和装饰作用。其他地区亦建有牌楼牌坊。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在原有基础上增建了不少街道牌楼,如东单牌楼、西单牌楼、东四牌楼和西四牌楼就是此例。清代,在原有基础上增建了不少园林牌楼和陵园牌楼,如北海公园、颐和园等皇家园林里的牌楼皆是此时所建。无论从数量还是材质上看,北京牌楼的兴建在清代都达到了顶峰。

  在经历清末的社会动荡后,至民国初年,北京尚有300多座牌楼幸存下来。其后经历军阀混战,一直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几经战乱破坏,很多牌楼遭到毁弃,数量急剧减少。20世纪20年代,北京城为改善交通,大幅度拓宽马路,开始在市内安设电车、铺设路轨。跨街牌楼的存在,影响到电车路线的架设和路轨的铺设,而且牌楼的净跨度仅容一辆电车通过,有些明间净跨度过窄,根本无法通行电车。市政当局因此将东单牌楼、西单牌楼和东四南北两座牌楼拆除。市政府30年代又将部分牌楼加以重建,但总体来看,民国时期北京牌楼的数量依然呈减少趋势。

1923年7月12日北京电车公司关于从速卸改西单牌楼致内务部的函(北京市档案馆藏)

  另一方面,民国时期对牌楼的改建和重建,开始运用水泥这一现代材料,牌楼原有的形制也随之出现了一些变化。20世纪30年代,北京地区的很多牌楼在历经数百年的风吹日晒后,木柱大多朽坏,而寻找到与原木柱材质、尺寸相同的木柱实属不易,于是钢筋水泥开始被用于牌楼的改建上,既能使改造部分的颜色和外观与原有的保持一致,又使牌楼坚固结实,减少了维修方面的庞大开支,可谓一举两得。

1923年北京电车公司拟修东单牌楼图纸(北京市档案馆藏)

  牌楼材质改善的同时,外形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为适应改善交通的需要,1936年5月,北平市工务局在改建东四牌楼时,作出扩大牌楼净跨度、加大牌楼高度、取消戗[qiāng]杆的决定,原有牌楼四座全部拆下,将各间面阔照图放宽,柱子及底角大小额枋等改用洋灰混凝土制成,戗木取消不用。改建后的东四牌楼,无论是宽度还是高度,平均都比原牌楼增加一米,外观更为壮观气派。其它牌楼如前门五牌楼、西四牌楼、东西长安街牌楼,按照东四牌楼的规格和样式,也先后进行扩建,原有的戗杆取消,改为钢筋混凝土抱柱石,外形变得简约生动。这样既可便利电车通行,又能保护牌楼,暂时缓解了交通建设与牌楼之间的冲突。

  新中国成立后,牌楼的存在与城市交通发展的冲突再次显现。1950年9月初,在天安门道路拓宽工程中,北京市建设局拆除了东公安街和司法部街牌楼。1953年,有关部门经研究决定,对牌楼做出保、迁、拆三种处理方式,即在公园、坛庙之内的可以保下来,大街上的除了成贤街和国子监的4座外,全部迁移或拆除。“文革”期间,大量的牌坊牌楼年久失修而毁,又有很多被认定为“封建”文化而遭到破坏。改革开放后,牌楼作为一种文化景观又受到了重视,除原有的古建牌楼得到相应的修复和保护外,又兴起了大量各式各样的新建牌楼。

有代表性的古建牌楼

  东单、西单和东四、西四牌楼:这组牌楼群都是四柱三间三楼冲天式的跨街木牌楼,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上世纪50年代拆除。北京沿用至今的地名东单、西单、东四、西四,就是因建有东单牌楼、西单牌楼和东四牌楼、西四牌楼,省略“牌楼”二字而得名。所谓“单”,是有一座牌楼,所谓“四”,是有四座牌楼。

  东四牌楼位于朝阳门内东四大街上,分立东西南北四个街口。初建时,东牌楼叫“思诚坊”,西牌楼叫“明照坊”,南北两面分别叫“仁寿坊”和“保大坊”。后来东面牌楼改为“庆云”,西面为“瞻月”,南北两面为“大市街”。至清末,四座牌楼尚有八根戗柱支撑。20年代改善交通时,对牌楼进行整修,将戗柱去掉不用,使四座牌楼看上去相对简约生动。

  西四牌楼的建制与东四牌楼一样,分立西四大街的四个街口,初建时,分别叫“金成坊”“鸣玉坊”“保大坊”和“明照坊”,清朝时,名称随着朝代的更替发生改变,“东曰履仁,西曰行义,南北曰大市街”。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因火灾焚毁,后又照原样重建。上世纪20年代,市政当局决定将南座牌楼的木柱添换成钢筋混凝土梁柱以求坚固永久,至于色彩样式完全遵照原式,不做任何改动。1927年7月,在东四牌楼修缮工程竣工后,由公兴顺木厂对西四牌楼进行油饰修缮见新,并将牌楼原有的戗杆去掉不用以利交通。

  东单牌楼和西单牌楼建制与东西四牌楼大致相同,都是四柱三间三楼冲天式木牌楼。东单牌楼位于当时内一区东单大街上(今东单体育场东侧),名为“就日坊”,清代改称“景星坊”。西单牌楼位于内二区西单大街上(今西单图书大厦西侧路口处),匾额书“瞻云”二字,与东单牌楼的“就日”相对。上世纪20年代因与铺设电车轨道相冲突,两座牌楼一度被拆除,30年代又被重建。重建时,为了美观也将原有的戗柱去掉不用,梁柱改为钢筋混凝土,外饰朱红油漆,在外观上遵循原有的建筑特色。

  朝外东岳庙琉璃牌楼:这是北京唯一留存的琉璃过街牌楼,位于朝外神路街北口,也称神路街琉璃牌楼,是在飞速发展建设的北京,能保持位置和形制不变而留存至今的极少数牌楼之一。该牌楼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是一座三间四柱七楼(单层夹楼式,一正楼,两次楼,两夹楼,两边楼)黄绿彩琉璃牌楼。正楼次楼的大小额枋间分饰11块花板;次楼匾饰卷草琉璃图案;正楼南北两面各有一石匾,北面石匾撰“永延帝祚[zuò]”,南面刻“秩祀[sì]岱宗”。南面石匾,上款为“万历丁未孟秋吉日”,下属“内官监总理太监马谦、陈永寿、卢升立。”由此可知,琉璃牌楼是皇宫里的太监们捐资添建的。

神路街琉璃牌楼

  帝王庙牌楼:首都博物馆大厅内竖有一座古牌楼,原为历代帝王庙门外的古牌楼,于 20世纪 50 年代拆除,暂时收藏在文物研究所内,新建首都博物馆时,就把它竖立起来供公众观赏。该座牌楼是一座三间四柱的木质彩绘牌楼,原有两座,分别设置在历代帝王庙庙门外的两侧,牌楼旁各置一通石碑,上书“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牌楼上的题额是“景德街”三字。此街就是现在的阜内大街。

位于首都博物馆内的原帝王庙牌楼

  金鳌玉蝀[dōng]牌楼:位于北海大桥东西两端,俗称北海大桥牌楼,始建于明弘治二年(1489),原是一对三间四柱三楼带戗柱式的木制牌楼,民国二十三年(1934)改建为无戗[qiàng]柱混凝土式牌楼。这对牌楼的形式与结构完全相同,四根主柱为埋头柱无抱框,正楼的楼顶是四坡式,偏楼的楼顶为三坡式,均覆以绿色琉璃瓦件。楼顶下为斗拱,正楼下为十二攒五踩斗拱,偏楼下为八攒五踩斗拱。西侧牌楼两枋之间的白色石匾上刻有“金鳌”,东侧牌楼刻有“玉蝀”,石匾周围环有木雕小花板,下面的每组夹杆石上都有一立一卧的小石兽。1955年加宽北海大桥时,将两座牌楼拆除。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也越来越强,北京的部分古建牌楼得到了恢复和重建。北京作为我国历史上牌坊牌楼设置最多的城市,研究其历史变迁及保护、恢复、增建问题,不仅涉及北京城市的牌坊牌楼景观文化保护、恢复及发展问题,同样也是一座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城市如何发展现代化需要研究的问题。

  (作者:“北京市档案馆”微信公众号;图片来源:原文配图;作者:王海燕,作者单位:北京市档案馆编研处)

扫一扫关注

人文之光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