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山贤:南浔——大地有名不难寻(上)

来源:“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集发布活动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09-21

       粉墙黛瓦,小桥流水,青石小弄,木栅花窗,廊棚傍溪,人家枕河,一幅幅江南水乡的经典画面,在阳光抑或灯光下被演绎得清丽而雅致。

  踏着南浔那平整光滑的青石板路,几乎可以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此时河水般流逝的岁月和梦里的记忆被真实地唤醒……

  在南浔,一切都是静悄悄的。很多人,不曾相识就已擦肩而过;很多事,不曾经历就已尘埃落定;很多风景,不曾知晓就已守候千年……

(一)

运河两岸是故乡

  上善若水。水是江南水乡的命脉,也是南浔古镇之魂。南浔因水得名,因水而居,因水而兴,自然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

  南浔是江南水乡中的一朵季节花。水一般的恬静悠然,水一般的清新温润,水一般的柔情万种。

  她是心跳与历史的沉吟,她是厚重与沧桑的叠加;她是风情万种的旖旎,她是流动生命的别致。

  “这里有水晶晶的水,水晶晶的天空,水晶晶的日月,水晶晶的星辰,水晶晶的朝云,水晶晶的暮雨……”著名作家徐迟先生用了66个“水晶晶”来描写他的家乡—南浔。

  “一条运河千里长,运河两岸是故乡。杨柳桥头依古塔,千村万落耕织忙……”浩浩荡荡的大运河,穿过南浔全境。在其恢宏浩瀚的千里长卷里,南浔书写着一段独步华夏、瑰玮奇绝的传奇。

  2014年6月22日,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主席敲下木槌,中国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南浔段荣膺世界文化遗产。

  南浔段具体包括“一点一段”,一点指南浔镇历史文化街区,即南浔古镇;一段指江南运河南浔段,即頔塘故道。南浔因此成为中国首个整体列入世界遗产的江南古镇和运河重镇。

  开凿于西晋太康年间的頔塘,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历史上江南运河的“西线”,系大运河的重要支线。时吴兴太守殷康筑堤岸,“障西来诸水之横流,导往来之通道,旁溉田千顷。”

(頔塘故道,图片来源于中国宁波网)

  頔塘自湖州东门迎春桥经南浔至江苏平望莺脰湖,全长约60多公里,南浔区境内约22.16公里,是江南重要的交通航道、漕运通道和水利设施。頔塘最早因此地多芦荻,故称“荻塘”,又名“吴兴塘”、“东塘”。

  唐贞元年间,湖州刺史于頔动员民工大规模修筑,人民怀念其德,把“荻”字改为“頔”字(两字同音)。此后历朝历代,頔塘经过多次重修、增修,一直保持着通航功能。

  700多年前,元代著名诗人戴表元乘船从湖州到南浔,被頔塘古运河如诗如画的风光所陶醉,于是他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东离湖州泊南浔》:“张帆出东郭,沽酒问南浔。画屋芦花净,红桥柳树深。鱼艘寒满港,橘市书成林。吾道真迂阔,浮家尚越吟。”

  明代韩奕《湖州道中》诗云:“百里溪流见底清,苕花苹叶雨新晴。南浔贾客舟中市,四塞人家水上耕。岸转青山红树近,湖摇碧浪白鸥明。棹歌谁唱湾湾月,彷佛吴侬子夜声。”这些诗歌都是对当时頔塘古运河的生动写照。

  昔日的“荻塘帆影”为吴兴(湖州)十景之一。上世纪六十年代影片《大李、小李和老李》曾在此拍摄外景。

  如今,頔塘依然是南浔通往湖州、上海的黄金水道,被誉为“东方小莱茵河”。

 

(二)

回首向来踏行处

  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南浔的先民就在这块土地上耕种、渔猎、生息、繁衍。

  据镇南马腰洪城村新石器时代的“洪城遗址”考证,该遗址是公元前2100年至公元前1600年奴隶主洪氏的土城遗址,面积达10万平方米,属于马家浜文化。吴、越两国之争时,南浔镇成了兵家眼中的“门户”。

  北宋时,頔塘边已形成村落,因滨頔塘的支流浔溪(现为南浔市河),遂称浔溪。

  南宋时,由于浔溪之南商贾云集,屋宇林立,遂称南林。至南宋淳祐季年(1252)设官建镇,取南林、浔溪之首字,改名南浔。

  此事在文园的镇史亭内,有块石碑上有详尽记载。此时,南浔镇已是“水陆要冲之地”、“耕桑之富,甲于浙右”。明清以降,南浔以其经济之强、文化之盛称雄江浙。

  南浔镇历史上首次筑城是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攻陷苏州后,在此驻军囤粮,筑石城,称“太尉城”。因而位于南浔东大街的广惠宫,又称张王庙。

  明朝朱元璋登基以后,才拆南浔城,修建苏州城。第二次是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天国军南浔守将在此筑土城,自称“小天京”,但不久兵败城拆。

 

(三)

中国近代第一镇

  1851年,产于南浔的辑里丝(又名辑里湖丝)荣获伦敦首届世博会金奖,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世界大奖的民族品牌,从此辑里丝更销行海外。

  近代,南浔人抓住上海开埠的契机,贩丝沪上,大力发展生丝外贸,从而形成了以“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为代表的中国近代最大的丝商群体(史称“浔商”)。

  南浔民间说法,财产达千万两白银以上者称之曰“象”。五百万两以上不过千万者,称之曰“牛”,其在一百万两白银以上不达五百万者则譬之曰“狗”。他们的财产总额相当于晚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可谓富可敌国。

  当时俗语有云:“湖州一个城,不如南浔半个镇”。古镇因此号称“中国近代第一镇”。

  明清时,通津桥畔是“辑里丝”的集散中心。桥南有一条小街,名曰“丝行埭”,当初街上开满了大大小小的丝经行,素有“丝市”之称。“丝行埭”之名沿用至今。

  早在清道光年间,辑里村温丰在《南浔丝市行》中写道:“蚕丝乍罢丝市起,乡人卖丝争赴市。市中人塞不得行,千言万语聋人耳。纸牌高扬丝市廛,沿门挨户相接连……”

  清朝刑典诗:“万户周遭见,千艘百夜通。”曹仁虎《浔溪竹枝》诗里也有“听道今年丝价好,通津桥口贩船多”的描述。这就是当时通津桥头“丝市”之盛况。

  南浔辑里丝之名即以村名命名。

  辑里,亦名七里。据周庆云《南浔志》载:“辑里村居民数百家,市廛栉比,农人栽桑育蚕,产丝最著,名甲天下,海禁既开,逐行销欧美各国,曰辑里湖丝。”

  浔溪世家明相国朱国祯(当朝史部尚书兼建极殿大学士)在他的《涌幢小品》中写道:“湖丝唯七里尤佳,较常价每两必多一分。……其地去余镇(南宋)仅七里故以名。”

  辑里丝生产系农家手工操作,是由千百户小农户生产出来的,具有“细、圆、匀、坚”和“白、净、柔、韧”的特点。

  南浔辑里丝之质量,其所以能明显优越于他地,这与当地自然条件之优良,农人缫丝技术之高超,培育蚕种之精心,选择制丝用水之讲究诸因素密切相关。

  “绿榆低映水边门,菱叶莲花数涨痕。苕霅风光夸四月,缫车声递一村村。做丝花落做丝忙,尽日南风麦弄黄。村里剪刀声乍断,又看二叶绿墙桑。”读此诗句,一片蚕乡兴旺景象尽收眼底。

      (未完待续……)

 

      作者:湖州市南浔区文联 王山贤

  本文为“大运河沿线八省市社科联+北京市网信办”联合主办的“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集发布活动(浙江段)来稿。

社科普及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理论知识,人文之光网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扫一扫关注

京社科微信公众号

//51tongji //51tongji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