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萍:冷月曾照运河水

来源:“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集发布活动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06-01

(编者配图;图片来源于中国江苏网)

      运河,她总会告诉我点什么。我常常这样想。

  熹微的晨光中,昏蒙的暮色里,凝视她谦卑的身影匍匐于江淮大地,顿生敬意。多年来,依运河而居,枕运河而眠,留存于心的,更多的是一种亲情般熨帖。看着它,总感觉它在对我倾诉,清潮拍岸的微响,便是她的絮语。

  运河,你到底想告诉我点什么?

  披着夏夜的月色,再次走向运河。人们卸下一天辛劳,洗去满身汗味,趿拉着鞋,摇着蒲扇,聚拢来。在运河边坐坐,在卵石路上走走,三两个一簇,七八个一堆,你说我笑。经河面晚风一吹,说笑声濡湿绵软起来,散落了满河,在起皱的波光里微微漾着,被小鱼儿啄了去,被船桨俘了去,被葕藻掳了去,也有被水花溅到河堤上的,洇进草根里再也寻不着。

  这样的时刻,我把自己淹没在绰绰人影中,踩着前面行人的脚印,慢慢地踱,任由月光泼洒满身,流泻满地。月色淡淡,略显陈白,使人不禁沉湎于旧年往事的回忆。

  儿时饮运河水成长,追逐岸上花开蝴蝶飞,流连浅滩戏水捉鱼虾,嗅河水湿漉漉的气息,听岸边一阵阵蛙鸣,总有躺在母亲怀里的感觉。及至读书,也是在倚傍运河的校园里咿呀识字,走进历史。

  当年,一河之隔,北岸是城区,南岸是农村。我家就在南岸,为了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我努力读书,终于循着运河的方向走出农村,走向城市。谁知,多年后又顺着原路返回。这一去一归之间,运河已悄悄换了模样。当年,我常站在河堤北望,内心满是向往。那时何曾想到自己竟会厌倦城市生活,再次回到农村安居?

  如今,在运河岸边一住又是数年,也亲历了运河之变。极目两岸,曾经满堤蔓草荆棘,如今花坛整齐,草坪绵延。运河就如束在繁花上的一根丝绸,随风而舞。岸边花鸟草树,空中天光云影,皆给发带镶上了各色花边。偶尔风过,绸带飘忽,柔软而晶亮,如琴音与脆笛合奏,跳动的音符时而落在水草的脖颈,时而跃上岸滩,曲声随之跌宕起伏……

  看着运河的华美外衣,听着运河的时尚韵律,心有戚戚焉。曾经,运河一袭青衫,从东向西,轻盈飘忽。五月,槐花是饥瘪肠胃的安慰;秋日,蹦跳的蟋蟀蚂蚱是青衫灵动的点缀。春来,约几个小伙伴在浅滩趟河泥捡虾贝,或者折一片苇叶,卷芦笛叠小船,还有比这更开心的么?

  草树花木年年荣,旧时欢乐今何处?今晚,在这里,朗月之下,我无数次开口问它,运河,可否记得曾经?回答我的,是风的呜声,蛙的鸣叫,汽车的长嘶,还有桥头路灯漫不经心的一瞥。运河,它静默无语,流淌了千年。它承受世纪的更替,风云的变幻,却一直固守着一河月色,清澈如昨。看两壁石堤,铿锵远去。岁痕斑斑的片石提醒我:世事无常,心坚如磐。

  莫道世事无常,实乃世人常怀无常之欲。幸而,运河无欲,冷月长照。

  一个人会老,一座城市会老,而运河一直澄澈明净。在浪花拍岸的声响里,我久久地站立,看着它从时光深处走来,又远去,缓慢而沉静。我不知道千年的光阴够不够深,也不知道前方够不够远。我只能以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农人身份,站在高高的运河桥上,目送它向着远方,默祝它一世清澈。

  作者:余萍,本文由“清江浦人家”公众号投稿。

  (本文为“大运河沿线八省市社科联+北京市网信办”联合主办的“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集发布活动办公室来稿。)

社科普及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聚焦理论研究成果,普及理论知识,人文之光网特开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

扫一扫关注

京社科微信公众号

//51tongji //51tongji new